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3篇
农学   3篇
  2篇
综合类   10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7篇
园艺   2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肾型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分离株Ck/Jiangsu/DS10/2008株(DS10株)膜蛋白(M)基因进行扩增、克隆和序列测定,并与GenBank中的其它25株参考株的M基因进行比对分析并构建进化树,研究其遗传进化关系。另将M基因克隆至杆状病毒表达系统pFastBac1载体并转染Sf9昆虫细胞进行表达,经间接免疫荧光鉴定,用琼扩试验验证表达产物的反应性,以研究M基因表达产物的生物学活性。测序结果表明DS10的M基因全长为678bp,编码225个氨基酸。遗传进化分析表明,DS10病毒与其它不同致病型的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共属同一大分支。间接免疫荧光检测表明,M蛋白在Sf9细胞中得到表达,琼扩试验验证表达产物具有良好的反应性,以上结果表明所表达的M蛋白具有良好的生物学活性。本研究表达的M蛋白可为其生物学活性研究及其诊断抗原、新型疫苗开发提供基础材料。  相似文献   
2.
3.
对麻鸭不同致病力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的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禽流感病毒(avain influenza virus,AIV)根据其HA和NA蛋白分为不同亚型,目前16种HA亚型和9种NA亚型均已从水禽中分离到。2002年之前的研究表明,H5N1亚型AIV对水禽不致病,在宿主体内呈相对稳定的“静止”状态进化。自2002年香港首次出现大量野生水禽和家养水禽感染H5N1亚型AIV后,相关报道越来越多。以上均提示,高致病性H5N1亚型AIV对水禽的致病力已经明显增强。  相似文献   
4.
巴氏杆菌病主要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所引起的各种家畜、家禽和野生动物的一种传染病.在绵羊上主要表现为败血症和肺炎.2005年7月豫北某县,某小尾寒羊养殖场的育成羊出现体温升高、呼吸急促等症状,继而发生死亡.经流行病学调查,剖检变化,实验室检查,最后诊断为绵羊巴氏杆菌病.  相似文献   
5.
群策群力多措并举全力打造绿色生态宿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过多方努力,江苏省宿迁市宿豫区的城市绿化工作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成绩。1999年以来,累计投入绿化经费5583.5万元,栽植各类乔木79.1万株,灌木154.7万株,种植草坪150多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40.7%以上,人均公共绿地面积9.65平方米。有80%以上的机关事业单位庭院实现绿化达标。  相似文献   
6.
吴培培 《花卉》2020,(8):81-82
城市绿地系统中绿化植物是重要的组成基础,不仅充分体现出城市绿地系统的生态效益,还可以根据综合评价标准提高城市绿化植物生态效益。本文围绕城市绿化植物综合评价以及生态效益提高途径展开讨论,对提高城市绿化植物生态效益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岭南槭Acer tutcheri是珠江三角洲地区典型的乡土彩叶树种。研究它所在天然群落特征,可为该地区科学合理营建岭南槭风景林提供理论依据。以广东省南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黑石顶省级自然保护区和深圳大鹏半岛国家地质公园七娘山的岭南槭所在天然群落为对象,对比分析其物种组成、群落结构、物种多样性和主要种间关联性。结果表明:3地岭南槭所在天然群落物种丰富度表现为南岭黑石顶七娘山;黑石顶乔木层的岭南槭平均树高为15.1 m,红叶景观效果最好,4 cm径级以下岭南槭比例为57.14%,说明其小径级个体数量相对较多;比较岭南槭所在天然群落径级结构,3地均表现为单峰倒"J"表型趋势;3地主要木本植物种对的总体关联性呈显著正相关(P0.05)。研究结果显示:岭南槭所在天然群落物种多样性以南岭相对较高,岭南槭对群落生境适应能力和景观效果以黑石顶相对较好,而七娘山岭南槭幼苗储备量不足。因此,在珠江三角洲地区营建改造岭南槭风景林时应适量补植幼苗,并参考南岭和黑石顶岭南槭所在天然群落的植物搭配合理选择树种,提高岭南槭风景林的物种多样性和景观效果。  相似文献   
8.
通过鸡胚矮小试验、鸡胚气管环组织培养试验、干扰新城疫病毒复制试验和动物回归试验,将2006-2007年在江苏省分离的7株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鉴定为嗜肾型毒株。采用RT-PCR扩增IBV分离株的S1基因,并进行克隆和序列分析。结果显示7个IBV分离株S1基因的核苷酸同源性为94.6%-99.4%,处于同一个群,分别属于3个亚群。这些毒株与大多数国内近年分离株的同源性较高,而与Massachusetts、T、4/91和793B血清型毒株(包括H120和H52疫苗毒株)的同源性较低。IBV流行毒株和疫苗毒株的差异是造成免疫鸡群发生传染性支气管炎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采用分批式培养方法研究了Marc-145细胞微载体悬浮培养及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增殖工艺。结果表明,在3 g/L的微载体用量下,采用1 ml 3×105个细胞的初始接种密度及培养至第3 d进行换液操作工艺可以获得最佳的Marc-145细胞生长效能。采用感染复数为0.05的接毒比例及接毒后48 h收获毒液可获得最高的PRRSV增殖效价。在5 L反应器中重复验证上述工艺,获得较为稳定的试验结果,最大细胞密度均可高于1 ml 2×106个细胞,PRRSV的增殖效价均高于108.0TCID50/ml。为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疫苗的生物反应器规模化生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为了快速检测针对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抗体,本研究建立相应的间接ELISA(iELISA)检测方法。以本实验室分离的临床毒株DS10为检测抗原,经过差速离心纯化获得DS10病毒作为包被抗原,利用方阵试验,优化一系列条件,最终确定了最佳的ELISA反应条件。抗原最佳包被浓度为0.11mg/mL,血清最适稀释度为1:100,封闭液为含1%BSA的PBST,封闭时间为60min,一抗作用时间90min,HRP标记的兔抗鸡IgG稀释倍数为1:3500,作用时间为60min,显色时间为10min。用iELISA方法和血凝抑制试验(HI)同时检测145份血清样品的结果表明,建立的iELISA方法与常规的HI检测的符合率为92.41%,iELISA和HI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92.41%和90.34%,iELISA的敏感性略优于HI。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