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13篇
  免费   47篇
  国内免费   56篇
林业   164篇
农学   105篇
基础科学   96篇
  97篇
综合类   590篇
农作物   71篇
水产渔业   89篇
畜牧兽医   252篇
园艺   123篇
植物保护   29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85篇
  2013年   83篇
  2012年   58篇
  2011年   82篇
  2010年   80篇
  2009年   89篇
  2008年   64篇
  2007年   76篇
  2006年   48篇
  2005年   83篇
  2004年   51篇
  2003年   44篇
  2002年   43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42篇
  1999年   35篇
  1998年   53篇
  1997年   48篇
  1996年   38篇
  1995年   44篇
  1994年   34篇
  1993年   34篇
  1992年   28篇
  1991年   24篇
  1990年   26篇
  1989年   24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5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3篇
  1966年   2篇
  1963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1.
正1柞蚕中毒的原因柞蚕中毒的主要原因有柞叶污染,在放养期间蚕场周围的农田、果园和林地等喷施农药时,农药雾点飘浮至蚕场。2柞蚕不同的中毒症状(1)卵期中毒症状。卵孵化早期中毒时胚胎发育停止,卵内容物逐渐液化而呈汁状,后期中毒时胚胎  相似文献   
2.
环境因子对中肋骨条藻生长及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解温度、光照和磷酸盐及其交互作用对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生长及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每个环境因子设置3个水平[温度:17、23、29℃;光照:80、120、160μmol photons/(m~2·s);磷酸盐:0.1、1、10μmol/L],考虑环境因子间的两两交互作用,采用L18(3~7)正交实验表安排室内培养实验,研究中肋骨条藻叶绿素a浓度和光合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3因素3水平的实验中,中肋骨条藻在10μmol/L磷酸盐浓度下叶绿素a峰值能达到较高水平,其中最优环境因子水平组合为23℃、120μmol photons/(m~2·s)、10μmol/L。在培养期间,磷酸盐浓度对中肋骨条藻叶绿素a峰值造成极其显著的影响(P0.01),温度、光照及两两间的交互作用未对叶绿素a峰值造成显著影响(P0.05)。中肋骨条藻在10μmol/L磷酸盐浓度下光合活性更高,但光能利用效率α并未随磷酸盐浓度表现出明显差异。当中肋骨条藻处于10μmol/L和1μmol/L磷酸盐浓度时,光照对最大量子产量F_v/F_m造成显著影响(P0.05);10μmol/L磷酸盐浓度下,F_v/F_m在80和120μmol photons/(m~2·s)光强下较高;在1μmol/L磷酸盐浓度下,F_v/F_m在120μmol photons/(m~2·s)光强下最低。  相似文献   
3.
喀斯特断陷盆地是我国石漠化综合治理8大喀斯特类型中治理成效最低、治理难度最大的区域,面临石漠化严重、干旱频发、植被恢复难等突出问题。文中针对水分是影响喀斯特断陷盆地石漠化治理与植被恢复成效最关键的限制因素,综合分析了国内外水分梯度差异与植物群落构建机制研究动态与发展趋势;提出利用日趋成熟的水分脆弱性评价方法,通过建立基于耦合暴露度、敏感性及适应性的水资源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以满足遥感影像分辨率和植物群落调查样地大小的评价单元进行水分脆弱性评估;在建立物种库—功能性状—生境特征数据库的基础上,提出基于功能性状差异进行喀斯特断陷盆地植物群落机制构建的研究方案。提出的研究方案有望解决喀斯特断陷盆地石漠化区水分梯度特征与分布格局、自然植物群落组配规律及其生境特征、水分梯度与生境要素对植物群落特征及功能性状组成的影响规律等关键科学问题,可为不同脆弱生态区植被恢复群落构建机制研究提供重要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4.
木薯(Manihot esculenta Crantz)是热带地区重要的粮食和能源植物,关于木薯的分子生物学研究对栽培品种的遗传改良和性状优化具有积极的理论指导意义。本研究以木薯基因组数据库为基础,Gateway誖技术为主要手段,克隆了木薯剪接因子SR蛋白(MeSRs)家族18个成员,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和亚细胞定位。通过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析将其分为6类;蛋白理化性质分析表明,由于富含带正电荷的Arg残基,SR蛋白均为亲水的碱性蛋白。通过在烟草叶表皮细胞中表达GFP融合蛋白,发现全部18个基因都具有位于细胞核中的荧光信号,表明木薯SR蛋白是核定位蛋白。本研究为后续深入探究木薯剪接因子SR蛋白家族基因功能及选择性剪接的调节机制提供科学帮助。  相似文献   
5.
从石河子136团喷洒农药采用的两种方式于成本、收益角度对其经济效益进行分析。经调查计算,无人机打药与传统机械打药在成本方面存在一定差异,从造成两者成本差异的原因出发,研究是否能够通过降低成本,提高收益,从而达到效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阐述河南县草原防火工作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入手,针对性的提出了今后草原防火的意见建议。  相似文献   
7.
为探明耕作方式对豫西旱地麦-豆轮作田不同土层土壤理化特性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设置免耕(NT)、旋耕(RT)和翻耕(PT)3种耕作方式,分析了定位试验9 a(2009—2019年)后小麦收获期的土壤容重、孔隙度和有机质、全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以及土壤脲酶、蛋白酶、转化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并运用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研究了土壤理化性质与土壤酶活性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理化特性和酶活性具有显著的调控作用,其调控效应与其作业深度相关。RT较PT有利于降低0~15 cm土层但增加15~35 cm土层容重,NT较RT和PT显著降低了0~5、15~35、35~60 cm土层的土壤容重,土壤孔隙度变化规律与容重相反。各处理间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磷含量以及土壤脲酶、蛋白酶、转化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在0~5 cm土层和15~35 cm土层规律一致,0~5 cm土层均以NT最优,分别较最低值处理(PT)显著提高16.7%、53.2%、15.9%、23.6%、18.0%、34.7%和29.0%;15~35 cm土层均以PT最优,分别较最低值处理(NT)显著提高18.3%、23.4%、53.4%、...  相似文献   
8.
指出了污水处理属于能源消耗密集型产业,当前我国城市发展速度不断增加,城市污水排放量也在不断地加剧,而国家对于污水处理厂的出水水质要求逐步提高,所以污水处理厂的运行成本也在相应地增加。基于此背景下分析研究了污水处理厂污水节能技术的具体应用,并提出了污水处理节能的对策,旨在促进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工作有效开展。  相似文献   
9.
10.
<正>大连是全国重要的桃产区,位于露地桃栽培北界,是著名的加工黄桃生产基地和全国果实成熟最早的设施桃生产基地。大连桃栽培起步早、技术先进、果实品质优良、产业技术支撑体系健全,从业人员众多。桃产业是大连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之一。1大连桃产业概况大连市桃的栽培面积、产量和效益均在苹果和樱桃之后,但却占有重要地位,因大连是辽宁省桃的主产区,主要分布在瓦房店、普湾新区、金州新区和庄河。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