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5篇
水产渔业   8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澳洲淡水龙虾是的大型名贵螯虾品种之一,其外观诱人、肉质鲜美,具有生长快、食性杂、抗病能力强、对不良环境有较强适应力、水体溶解氧要求不高等特点。2004年龙海市东泗乡与厦门育苗单位合作,在东泗乡西岭村利用改造后虾池,养殖澳洲淡水龙虾100多亩,当年5月上旬投放虾苗。11月中旬捕捞上市,上市龙虾规格85—120克之间,最大个体153克。除部分虾池因防逃设施出问题逃虾影响产量外。大部分虾池亩产都在200一250公斤之间。养殖期间未发生病害。养殖风险性小。若能解决规模化苗种生产技术关,该品种有一定养殖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2.
一、红体病 “红体”是南美白对虾疾病发生后的一种显著现象,有学者认为它属于“桃拉综合症”,实际上,白对虾在发生病毒性“桃拉病毒”(TSV),细菌性弧菌病以及环境突变情况下,外观上都会出现红体现象。  相似文献   
3.
卵形鲳鲹(Trachinotus bolchii),地方名金鲳、黄腊鲹,属鲈形目,鲹科,鲳鲹属.我国东南沿海均有分布,为广盐、暖水性中上层鱼类.  相似文献   
4.
寒流低温期冬棚白对虾养殖管理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冬季,若遇较强寒流袭击,突发性骤然大降温,再加上天气多为阴天.日照的时间和强度不足,对冬棚南美白对虾养殖十分不利.容易诱发虾病。其表现为,对虾应激性红体现象增加,虾池培水不易经常出现浑浊,造成亚硝酸盐过高。对虾软壳症中毒死亡,冬季寒流低温期闽,温棚养虾应注意以下技术环节。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南美自对虾种质退化,抗病力下降,养殖过程因异常气候、水环境突变或泼洒药物不当常引发对虾应激反应,严重时造成大量死亡。笔者结合基层指导养殖生产的体会.就兑淡养虾中病害综合防治谈几点观点,与广大虾农共同交流。  相似文献   
6.
一、芽孢杆菌 高浓度芽孢杆菌繁殖速度极快, 长期使用水质稳定,呈黄绿色,透明度高,水质氨 氮、亚硝酸盐不超标。特点:厌氧茵,使用不需增 氧,活菌作用时间长。 二、枯草芽孢杆菌(俗称净水菌) 能快速降解 富营养化水质,长期使用水质黄绿色。透明度高,水 质变瘦。特点:耗氧菌,使用时开增氧机数小时,活 菌作用时间长。  相似文献   
7.
南美白对虾是当今世界虾类产量最高的三大品种之一,具有生长快、盐度适应范围广、抗病力强等优点,进行低盐度兑淡养殖,可以避免因恶化了的海水环境可能带来暴发性疾病。南美白对虾低盐度生态养殖是采取以优化养殖生态环境条件等综合生态养殖技术措施,达到养殖生态环境相对平衡,实现稳定高效健康养殖。 一、养殖环境 1.养殖场所必须建在四周无任何污染源、水质符合水产养殖用水标准、水源充足、进排水方便的地段。 2.合理利用当地资源,有效控制生态环境,使之满足白对虾生  相似文献   
8.
养殖过程中当气候、水环境发生突变,或者由于人为操作不当造成虾池的理化因子发生巨大改变,南美白对虾处于应激状态,表现为虾体发红,触须、尾扇基部尤为明显,对虾空肠,摄食量急剧减少甚至不摄食,沿池边狂游,极易受惊跳塘,容易引起断须、黑鳃现象。这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南美白对虾应激反应。经验不足的虾农常误以为病原性的“红体病”,十分紧张,不当的用药常引发对虾应激死亡。下面是笔者近年来基层指导养虾户遇到的南美白对虾常见应激反应的几种原因及处理方法的介绍。  相似文献   
9.
严天鹏 《齐鲁渔业》2006,23(3):38-39
锯缘青蟹适应性强,生长快,经济价值高,是90年代末海水虾池经受了暴发性虾病危害后虾农普遍认同的较好替代养殖品种。我市(福建龙海)有海水虾池1667 hm~2(2.5万亩),其中近1333 hm~2(2万亩)混养青蟹。 2004年,我市青蟹养殖出现较严重的病害,纤毛虫寄生、白芒病、红芒病以及有柄蔓足类茗荷尔寄生青蟹鳃部造成呼吸不畅死亡,造成较大经济损失。分析原因,去年春、夏季气候异常,温差大,雨量集中、偏多;沿海水质条件降低以及养殖密度过高、养殖环境日益恶化等。青蟹疾病防治应采取“预防为主,防治结合,防重于治, 无病先防,有病早治”的原则进行,尽量排除致病因素, 从增强青蟹体质、提高自身免疫抗病力入手,合理控制养殖密度,创造优良养殖环境,减少减轻疾病发生,使  相似文献   
10.
锯缘青蟹蜕壳不遂是影响青蟹养殖最为严重病害之一,经过养殖生产观察分析及防治试验,认为该病主要由水环境突变(如:池水盐度突变)、病菌感染引发,蜕壳不遂也与青蟹特殊生理特性有关,采取综合措施防治,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