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安徽休宁倭竹光合生理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25,自引:3,他引:22
对休宁倭竹的光合生理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休宁倭竹的光补偿点约为14.4 μmol·m-2·s-1,光饱和点约为1 450 μmol·m-2·s-1,补偿点低、饱和点高,属于阳性竹种,但具有一定的耐阴能力,对光具有较宽的适应性;多因子回归分析表明,气孔导度对净光合速率影响最为明显,其次为相对湿度和蒸腾速率.叶片的光能利用率与相对湿度呈正相关,在夏季为了提高光能利用率应增加空气的相对湿度.该竹种适宜作为城市园林中全光照或乔木林下栽植应用的地被竹种. 相似文献
2.
皖南歙县石灰岩山地天然次生林群落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研究歙县典型石灰岩山地天然次生林群落特征,旨在为皖南山区石灰岩山地更新树种选择及造林树种多样性提供依据.结果表明,歙县石灰岩山地由于土壤发育程度、土层厚度和岩石裸露率的不同,形成了不同类型的森林群落,主要是麻栎-化香林、枫香-麻栎-黄檀林和枫香-短柄枹林;稳定的优势树种为麻栎、枫香等. 相似文献
3.
研究结果表明,独蒜兰组织培养最好选用种子萌发的幼芽体进行.激素的种类和浓度影响愈伤组织的形成,在2,4-D 2 mg*L-1 6-BA 0.25 mg*L-1和2,4-D 2 mg*L-1 KT 0.25 mg*L-1的MS培养基中,外植体的死亡率较低;高浓度的2,4-D有利于快速形成大量的愈伤组织,但愈伤组织褐变死亡率较高;无论是种子萌发的芽还是从假鳞茎上剥下的芽,在6-BA 2 mg*L-1的MS上其长势都是最好;6-BA 2 mg*L-1最适合外植体为种子萌发的芽的增殖,当6-BA浓度为4 mg*L-1时,则抑制了外植体的芽的增殖与生长;NAA对外植体的芽的增殖和生长都有抑制作用;MS 6-BA 3.0 mg*L-1 NAA 0.5 mg*L-1培养基对不同外植体芽的增殖倍数有显著性差异;添加了IBA的培养基有利于根系的诱导. 相似文献
4.
徽州古村落水口园林树木景观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挖掘了徽州古村落水口园林形成的主要要素,阐述了水口林树木配置的种类和形式,概括了水口林景观与环境的相融性、造景树种的乡土性和群落景观的朴素性等特点,总结出水口园林树木造景树种选择的地方文化渊源,旨在通过徽州古村落水口林树木造景特点的研究,使读者更好地认识徽州文化,对现代园林造园和徽州地区新农村建设中的园林绿化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5.
安徽宿州石灰岩山地次生林群落类型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安徽宿州地区石灰岩山地天然次生林进行了群落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宿州地区石灰岩山地植被可划分为2个植被型,11个群系, 16个群丛;石灰岩山地植物群落中主要优势种为壳斗科的栓皮栎、板栗和麻栎及榆科的青檀等树种. 相似文献
6.
7.
黄山山顶面区主要植物群落类型及黄山松群落演替规律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5
在对黄山风景区海拔1600m以上山顶面区植物群落调查的基础上,对具有代表性的黄山松群落、黄山松与落叶阔叶混交林群落以及落叶阔吾林群落进行物种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群落系数的计算和分析,揭示了黄山松群落演替的规律;在裸岩、陡坡、峰岭或梁 等迫不等生境中,黄山松种群可以形成稳定的群落;在立地较优势的地段,黄山松种群在森林群落演替中起着先锋树种的作用;然而随着耐荫阔叶树种的侵入,黄山松群落会逐渐演变成 相似文献
8.
退耕还林工程在建设和保护生态环境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安徽省自退耕还林工程实施以来,共有17市84个县均不同程度的参与到退耕还林工程建设中,截止到2009年,安徽省已完成退耕地造林面积330.86万亩,其中生态林建设面积305.6万亩,经济林建设面积25.26万亩;主要造林树种包括16类,淮北平原区造林树种为4类,江淮丘陵区为10类,沿江丘陵区为13类,皖南山区16类,大别山区为10类;杨树在造林中所占的比例为最大,达到145.66万亩;造林保存率均达到97.7%。 相似文献
9.
四季秋海棠无土栽培营养液配方的筛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4种营养液配方,对其叶片数、株高、冠幅、花序数、小花数、雄花径和生长量进行比较研究,以筛选出最适宜四季秋海棠生长的营养液配方.结果表明,与铁十字秋海棠配方(T1)比较,Hoagland和Snyde(1938)(T4)通用配方对四季秋海棠的叶片数、株高、冠幅、生长量、花序数、小花数增加影响显著,但对雄花径的影响不显著;日本园试通用配方(T7)对四季秋海棠的花序数、小花数、雄花径、株高、冠幅增加影响显著,而对叶片数影响不显著.银星秋海棠配方(T2)对四季秋海棠的生长影响与T1差异不显著.因此,在进行四季秋海棠无土栽培时,营养生长时期可选用T4营养液配方,生殖生长时期可选用T7营养液配方. 相似文献
10.
天目山清凉峰自然保护区植物区系地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天目山清凉峰共有维管束植物181科,601属,1228种(包括种下等级)。蕨类植物属的地理成分以热带—亚热带分布的属占显著优势(占蕨类植物属总数的71.10%),但本区蕨类区系不属于熟带蕨类区系,而应划归耳蕨—鳞毛蕨类植物区系。种子植物属以温带性成分占优势(占种子植物属总数的63.03%),也兼有热带性成分(33.54%),呈现亚热带特性。通过维管束植物区系地理分析,揭示了本区植物区系作为华夏植物区系的一部分,具有地理成分复杂的特征。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