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26篇
水产渔业   74篇
畜牧兽医   2篇
  2025年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6篇
  2016年   7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杂交太阳鱼的池塘养殖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太阳鱼,属鲈形目,太阳鱼属,是一种小型鱼类,生长速度较慢,繁殖习性类似罗非鱼,在池塘中能自行繁殖,造成养殖中期密度和数量的失控,影响生长和商品率。为改变这一状况,2005年,我们采用蓝鳃太阳鱼和绿鳃太阳鱼为亲本进行杂交育种,池塘养殖结果表明,杂交子一代具有明显的生长优势,现将有关杂交太阳鱼的养殖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长吻鮠网箱养殖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年网箱培育长吻鮠冬片鱼种,应用5 m×5 m×3.5 m的网箱,放养规格为3~4 cm/尾的长吻鮠夏花鱼种,放养密度56~790尾/m2,投喂粗蛋白为42%~46%的配合饲料,经7个月养殖,长吻鮠鱼种平均规格达165g/尾,成活率82.5%,单产9 kg/m2,饲料系数1.26,投入产出比1∶2.04;2006年网箱养殖长吻鮠商品鱼,应用5 m×5 m×4.5 m的网箱,放养规格为133 g/尾左右的长吻鮠冬片鱼种,放养密度32~50尾/m2,投喂粗蛋白为42%~43%的配合饲料,经6个半月时间的养殖期,养成个体规格在0.5kg/尾以上的长吻鮠商品鱼比例达86%以上,成活率82.6%~87.0%,饲料系数1.38,单产22.83~26.24 kg/m2,投入产出比1∶1.59。  相似文献   
3.
正为进一步推动水产优良品种和配合饲料替代冰鲜鱼养殖技术的示范与推广,结合浙江省水产重大技术协同推广计划项目的实施,我们开展了配合饲料池塘生态精养加州鲈优鲈1号的应用研究,以期为今后养殖推广提供参考。一、材料与方法1.池塘条件  相似文献   
4.
~~翘嘴红鮊大规格冬片鱼种培育试验@郭水荣$湖州南太湖农业生物工程技术研究所!浙江湖州313000@孙利荣$湖州南太湖农业生物工程技术研究所!浙江湖州313000@张伟燕$湖州南太湖农业生物工程技术研究所!浙江湖州313000~~~~~~  相似文献   
5.
设置了对照(清园)、秸秆覆盖、自然生草和人工种草4个处理,比较了不同覆盖方式对丘陵红壤区柑橘土壤有机质、养分、水分、地表径流量、地表径流中泥沙和养分流失量以及柑橘产量和品质等的影响,以期为南方果园科学管理提供依据.结果表明:3种不同处理方式促进了表土不同形态的有机质积累,提高了水稳定性团聚体含量和土壤水分贮量并降低了表层的土壤容重.3种覆盖方式的综合效果以秸秆覆盖最佳,秸秆覆盖后的土壤碳库管理指数较对照提高了55.00%,年累计径流量、泥沙流失量、全氮和全磷流失量较对照分别降低了61.27%、89.31%、79.24%和87.50%.秸秆覆盖处理可小幅提高柑橘产量,显著提高柑橘的糖度,降低其可滴定酸含量.综上所述,低丘果园行间覆盖农作物秸秆具有良好的生态效应,能够有效减少养分流失,改善土壤理化性质和生态环境,可作为南方丘陵果园生态优化的水保措施.  相似文献   
6.
通过试验研究了蒙古红鲌亲鱼培育、人工催产、受精卵孵化和鱼苗培育等系列技术。试验结果表明:2~3龄的蒙古红鲌在池塘条件下经人工驯养可达性成熟,其雌性的成熟系数为15.5%~26.2%,绝对怀卵量为23万~42万粒,相对怀卵量160~243.5粒/g。人工催产时水温在25.0~27.0℃,亲鱼经一次性注射混合催产剂,其效应时间为9~10h,平均催产率为81.2%,共产卵663万粒,平均受精率83.0%。受精卵的孵化时间为22~35h,孵化积温600~900℃·h,平均孵化率为75.0%,共得鱼苗361.2万尾,平均出苗率为86.0%。采用“豆浆法”培育鱼苗,经30~40d培育,共得全长达3.6~3.8cm的夏花鱼种80.4万尾,平均成活率69.0%。  相似文献   
7.
杂交鳢池塘养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池塘专养模式研究杂交鳢的养殖技术。杂交鳢鱼种放养密度为7000尾/667m^2、5000尾/667m^2;采用膨化颗粒饲料投喂,结合水质调控和病害防治等技术,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平均饲料系数为1.367,平均单产3447.5kg/667m^2。杂交鳢售价13元/kg,除去养殖成本,平均每667m^2利润达7327.8元,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8.
河川沙塘鳢线粒体细胞色素b(Cytb)基因序列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特异性引物PCR扩增获得了河川沙塘鳢细胞色素b基因序列,并与塘鳢科其余22种细胞色素b基因序列进行比对,运用Mega 3.1软件通过NJ法构建了塘鳢科鱼类系统发育树。结果显示:2尾试验鱼构成1支;Eleotris、Hypseleotri 2个属构成1支;Odontobutis、Perccottus glehni 2个属构成1支;Bostrychus、Butis、Oxyeleotris、Ophiocara 4个属构成1支;Ptereleotris heteroptera单独构成1支。该研究结果可为深入探讨沙塘鳢属及塘鳢科鱼类的系统分类与重新整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黄颡鱼是我国重要土著经济鱼类,其已成为国内水产界普遍推荐的名优水产养殖品种,已被浙江省海洋与渔业局推荐为"十二五"期间浙江省渔业主推品种,有极大的市场潜力。近年来,国内在黄颡鱼主养池塘养殖模式与技术方面也有报道,本文进行了不同放养模式的黄颡鱼高产高效池塘健康养殖试验,以期为今后开展示范推广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三角鲂(Megalobrama terminalis)是我国著名的淡水鱼类,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黄河、黑龙江及东部沿海诸水系,而以产自钱塘江的最为著名。三角鲂体型美观,头小背高,略呈三角形。现将其养殖试验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