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011篇 |
国内免费 | 25篇 |
完全免费 | 620篇 |
专业分类
综合类 | 6656篇 |
出版年
2020年 | 44篇 |
2019年 | 278篇 |
2018年 | 321篇 |
2017年 | 178篇 |
2016年 | 263篇 |
2015年 | 261篇 |
2014年 | 400篇 |
2013年 | 388篇 |
2012年 | 507篇 |
2011年 | 560篇 |
2010年 | 507篇 |
2009年 | 515篇 |
2008年 | 503篇 |
2007年 | 420篇 |
2006年 | 364篇 |
2005年 | 123篇 |
2004年 | 118篇 |
2003年 | 71篇 |
2002年 | 79篇 |
2001年 | 65篇 |
2000年 | 41篇 |
1999年 | 31篇 |
1998年 | 29篇 |
1997年 | 77篇 |
1996年 | 59篇 |
1995年 | 46篇 |
1994年 | 47篇 |
1993年 | 63篇 |
1992年 | 40篇 |
1991年 | 61篇 |
1990年 | 40篇 |
1989年 | 41篇 |
1988年 | 17篇 |
1987年 | 20篇 |
1986年 | 13篇 |
1985年 | 12篇 |
1984年 | 11篇 |
1983年 | 10篇 |
1982年 | 6篇 |
1981年 | 7篇 |
1980年 | 4篇 |
1979年 | 3篇 |
1975年 | 1篇 |
1965年 | 1篇 |
1964年 | 1篇 |
1963年 | 1篇 |
1962年 | 2篇 |
1961年 | 2篇 |
1957年 | 5篇 |
排序方式: 共有66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硅提高水稻抗镉毒害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33,自引:13,他引:20
通过水培试验,主要从硅对镉的分布、镉的化学形态和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影响以及与硅结合蛋白的关系等方面研究了硅减轻镉毒害的机制。结果表明,施硅能显著抑制镉向地上部的运输,使质外体运输途径的运输量减少了36%;加硅也降低了质外体中不同形态镉的含量.特别是结合态的镉:施硅显著降低了镉毒害所诱导的过氧化物酶活性,这说明加硅缓解了高浓度镉对水稻的毒害作用;免疫细胞化学定位显示硅结合蛋白主要分布在水稻根系表皮下的纤维层细胞及内皮层细胞附近,此部位是硅积累的主要部位.也是离子在质外体运输的关键入口,这从分子水平上解释了加硅可降低质外体途径的运输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实时实地氮肥管理对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方法】试验于2004和2005年在大田条件下,以两优培九、汕优63为材料研究了不同叶绿素仪(SPAD)预设阈值指导下的实时实地氮肥管理方式的产量与产量形成以及相应的稻米品质特性。【结果】在实时氮肥管理(RTNM)模式下,两优培九和汕优63各施氮处理比不施氮处理增产幅度分别达21.12%~57.65%和15.00%~31.18%。在实地氮肥管理(SSNM)模式下,两优培九和汕优63 SSNM处理比不施氮小区增产幅度分别达45.44%~50.71%和28.53%~32.40%。两优培九SPAD阈值分别由34~45的RTNM模式下,当SPAD阈值介于38~41之间时(氮肥用量120~165 kgN•ha-1)可以改善稻米的外观品质和加工品质;汕优63则以SPAD阈值36~39(氮肥用量:120~165 kgN•ha-1)范围内有利于改善米质。SSNM模式下以SPAD施肥阈值为37-39(氮肥用量130 kgN•ha-1)进行氮肥运筹能显著改善两优培九的加工品质、外观品质和营养品质;SSNM模式下汕优63以SPAD阈值为35~37时稻米品质相对较好,同时产量也比较高。【结论】实时实地氮肥管理能较好地协调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关系,关键措施是依据品种特性确定适宜的预设SPAD阈值。在本试验条件下,实时实地氮肥管理模式两优培九以SPAD 38~39、汕优63以SPAD 35~37左右时能获得较高的产量和部分地改善米质,可以作为生产上应用实时实地氮肥管理时的推荐阈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明水稻功能叶在高温胁迫下的生理反应及适应机理。【方法】在人工气候室对两个耐热性不同的水稻品系进行高温处理(8:00~17:00,37℃,17:00~8:00,30℃),研究高温胁迫对水稻剑叶叶绿素含量、光合特性、热稳定蛋白和膜透性等理化特性的影响。【结果】高温胁迫下,水稻剑叶叶绿素含量和叶绿素a/b值下降,胁迫后恢复期间稍有回升,耐热品系996叶绿素含量高于热敏感品系4628。高温使剑叶净光合速率和气孔导度下降,细胞间CO2浓度上升,与热敏感品系4628相比,耐热品系996在高温胁迫下能保持较高的光合特性;高温使水稻剑叶中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和游离脯氨酸含量下降,热稳定蛋白含量上升;热敏感品系4628剑叶中丙二醛含量和膜透性在高温胁迫下增幅大于耐热品系996。【结论】高温胁迫下水稻剑叶中能保持较高的光合特性及叶绿素含量、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游离脯氨酸和热稳定蛋白含量以及较低的膜透性和MDA含量,是耐高温品种的生理基础。 相似文献
4.
【目的】应用高光谱技术阐释土壤有机质光谱规律及对有机质在土壤中的含量进行定量分析,为土壤肥力测定和评价提供指导。【方法】利用ASD FieldSpec Pro地物光谱仪在自然环境条件下对不同有机质含量的土壤样本进行光谱测量。通过对获取的土壤样品高光谱反射率进行倒数、导数、对数和标准化比值变换,运用统计单相关方法进行分析。【结果】确定了511 nm波长为诊断土壤有机质含量的敏感波段,采用450~750 nm可见光波段反射率均值对507~516 nm敏感范围反射率均值进行标准化比值处理后获得的有机质诊断指数(OII)对土壤有机质含量的估算精度较高,它们存在着简单的线性相关关系。【结论】土壤有机质诊断指数(OII)反演模型为土壤肥力的快速测定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国外农村信息化投资发展模式对中国的启示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一、国外农村信息化投资发展模式(一)美国投资发展模式美国农村信息化发展由国家投入大量资金支持信息资源的长期积累和低成本共享。政府投入资金建设国家级农业和农村科技信息中心群,实现了公益性农村信息资源的长期积累、高效管理与广泛应用。如美国国家农业数据库(AGIUCO-LA)、国家海洋与大气管理局数据库(NO-AA)、地质调查局数据库(USGS)等,都是在政策支持和政府大资金投入下建成的规模化、影响度高的涉农信息数据中心(库),对美国农业发展产生了很好的推动作用。其中,稳定、足额的投入是美国农村科技信息高效共享的重要保障条件… 相似文献
6.
不同填料在高负荷垂直流人工湿地系统中净化能力的研究 总被引:21,自引:3,他引:18
选取砾石、沸石、无烟煤、页岩、蛭石、陶瓷滤料、高炉钢渣、圆陶粒8种填料,在较高水力负荷(1000~2500mm·d^-1)的条件下,进行垂直流人工湿地模拟柱净化污水实验。结果表明,无烟煤、圆陶粒、砾石具有较好去除有机物的能力,对COD的去除率达到50%以上;钢渣和无烟煤对BOD的去除率达到70%以上。沸石和陶瓷滤料对总氮和氨氮的去除率达到70%以上,其他几种填料对总氮和氨氮的去除率仅为20%左右。高炉钢渣和无烟煤具有较好去除磷的能力,高炉钢渣对总磷和总溶解性磷的去除率达到90%以上,无烟煤对总磷和总溶解性磷的去除率达到60%~70%。孔隙率的变化对垂直流人工湿地的净化能力有显著影响。在垂直流人工湿地处理系统中,通过选择合适的填料,如无烟煤、圆陶粒、沸石,在较高的水力负荷条件下可获得较好的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7.
8.
9.
世界农产品物流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完善的农产品物流体系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环节和基本保障,以美国、日本等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和地区在农产品物流体系方面有着各自不同的经验和教训,总结他们的经验和教训对于构建完善、健全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产品物流体系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10.
中国岩溶山地石漠化问题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中国岩溶地貌主要分布在云南、贵州和广西等省区,总面积约为30多万km2,占国土面积的3%以上,其中石漠化面积已占1/2(17.6万km2),平均每年以2500km2的速度在扩展,严重威胁着当地人民的生存、生产和生活,是中国南方地区的心腹之患.该文概述了石漠化之成因与危害,提出了防治石漠化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