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本文研究了乙醇水溶液结合微波照射浸提荷叶黄酮及其抗氧化作用。试验结果表明:以乙醇体积比为50%、微波2m in、料液比1:30、微波功率420W,在此条件下黄酮的提取率为4.08%;另一方面,0.05%荷叶黄酮对猪油有显著的抗氧化作用,其抗氧化能力在相同条件下高于茶多酚和抗坏血酸(Vc)。 相似文献
2.
魔芋是我国的一种重要的资源植物。本文综述了魔芋生物学、栽培和改良、病害、葡甘聚糖及其药用价值的研究进展,并对魔芋产业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芒属植物是具有高光合效能的C4禾本科植物,被认为是优秀的生物质能源。该文对芒属植物在工业开发和生物学特性研究方面的相关内容进行了综述。研究表明芒属植物是一种兼具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植物资源,目前的研究重点是与其工业价值相关的开发研究。对于芒属植物的生物学研究也主要是在与其高光合效能机理相关的研究上,对于其他领域的研究则相对较少,特别是在与遗传育种工作紧密相关的种质资源研究和遗传多样性方面的研究十分缺乏。笔者针对目前芒属植物的研究现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对鄂莲1号、鄂莲2号、鄂莲3号、鄂莲4号、鄂莲5号5个不同品种莲藕进行同一生长期,同一品种不同部位酶的活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荷叶和莲藕(地下茎)藕节中PPO的活性最高,藕节的果胶酶活性最高,中截部分的过氧化氢酶活性明显高于其他部位。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以PCR技术为基础的RAPD、AFLP、ISSR、S-SAP和SRAP等DNA分子标记技术已经逐步应用于甘薯的遗传育种研究中。本文对DNA分子标记的应用原理做一简单分析,并主要介绍了DNA分子标记技术在甘薯的起源、进化、分类、遗传多样性分析、品种鉴定、连锁图谱构建和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方面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6.
基因组选择能够在全基因组范围内同时估计出所有标记的效应,对表型未知的群体做出合理的预测,进而实现对品种更加全面、可靠的选择。该方法能够降低动植物育种的时间和人工成本,具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概述GBLUP、贝叶斯和机器学习等目前主流基因组选择方法的原理和特点、影响预测精度的主要因素以及基因组选择方法在动植物育种应用中的研究进展,并指出当前基因组选择方法研究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相似文献
7.
对鄂莲1号、鄂莲2号、鄂莲3号、鄂莲4号、鄂莲5号5个不同品种的莲藕进行了采后生理生化特性分析。结果表明:在不同的生长期,莲藕的PPO活性先迅速上升,后来呈下降趋势;果胶酶活性先下降后上升;过氧化氢酶活性先上升后下降;总酚含量和水分含量都呈下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8.
以克氏原螯虾DNA为材料,对AFLP分析中的基因组酶切时间、选择性扩增中预扩增产物稀释倍数、Mg~(2+)浓度等3个因素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基因组用EcoR I和MseI双酶切5h,选择性扩增的PCR反应体系中Mg~(2+)1.5 mmol/L是进行克氏原螯虾AFLP分析的最佳反应条件,能够得到丰富稳定的带纹.而预扩增产物稀释倍数对选择性扩增没有明显影响.该体系的构建为AFLP技术在克氏原螯虾相关研究中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根据已报道的DsMV中的衣壳蛋白(cp)基因序列.首先合成1对扩增DsMV的cp基因中间部分核心序列的寡核苷酸引物;然后将提取的魔芋植株的总RNA反转成cDNA,再以cDNA为模板,用上述引物进行常规PCR反应,结果扩增得到了与预期大小一致的0.35kb片段,健康魔芋植株接种DsMV后也扩增得到同样大小的片段,而健康植株则未扩增到任何片段.从而建立了魔芋中DsMV经济简便的RT-PCR检测体系,为魔芋DsMV的防治和脱毒苗的检测提供了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魔芋白绢病病原菌rDNA的ITS序列分析和生物学特性研究,证实魔芋白绢病病原菌为半知菌亚门、丝孢纲、无孢目、小核菌属的罗氏小核菌(Sclerotium rolfsii Sacc.).菌丝生长的致死条件为50℃处理15min,pH值4~5时生长较好,最适碳源为可溶性淀粉,最适氮源为硝酸铵. 相似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