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40%苯苄乙草胺WP防除水稻抛秧田杂草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对40%苯苄乙草胺WP、10%苄嘧磺隆WP、50%苯噻酰草胺WP、20%乙草胺WP、60%苯噻苄WP防除水稻抛秧田杂草的效果进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40%苯苄乙草胺WP在水稻抛秧后5~7 d施药,可有效防除稗草、节节菜、矮慈菇、鸭舌草、异型莎草等各种稻田常见杂草,用药量600-750 g/hm~2,药后40 d对各类杂草总草株防效、鲜蕈防效分别达83.8%~88.6%、94.4%~96.4%,显著高于对照药剂60%苯噻苄WP 600 g/hm~2、10%苄嘧磺隆WP 300g/hm~2和50%苯嚷酰草胺WP750 g/hm~2防效. 相似文献
3.
4.
采用HPLC法测定混配剂中的苯噻酰草胺、苄嘧磺隆、乙草胺的含量,使用C18不锈钢柱(5 μm,250 min×4.6 mm),以甲醇+水(体积比70:3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30 nm.结果表明:该方法测得苯噻酰草胺、苄嘧磺隆、乙草胺标准偏差分别为0.268 8、0.064 2和0.059 4,变异系数分别为0.79%、1.77%和1.97%,线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 6,0.999 8和0.999 3,回收率在98.37%~102.30%之间.此方法简便,结果准确,重现性好. 相似文献
5.
6.
研究结果表明,野荸荠适宜生长在质地疏松、呈中性、有机质含量较高、长期湿润的连作稻田内.其地下球(块)茎分布较深,具休眠期,萌发最适温度为25~30℃,15 d左右地下茎开始形成,50 d左右为分株高峰期;移栽稻田移栽后7~10 d发生,15~25d为出草高峰;秧苗移栽后5~7 d发生,10~20 d为出草高峰.地下球茎形成时间较短,8月下旬至9月上旬开始形成,持续到10月中下旬;球茎不耐干旱、日晒和严寒;在土下,其寿命可保持5a以上;野荸荠在田间呈核心分布,由核心向四周扩展,远距离传播主要依靠种子.该杂草的防除策略主要为化学防除,以”阔叶亡”拌湿润细土或结合追肥拌化肥撒施,田间保持浅水3~5d,以后恢复正常管理,可以取得理想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窦性心率震荡(HRT)和心率变异性(HRV)时域指标的分析,探讨其对急性脑梗死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有室性期前收缩(PVS)的急性脑梗死患者22例(A组),有PVS的健康人24例(B组),均行24 h动态心电图(Holter)检查,记录HRV各时域指标,计算HRT两参数(TO、TS),比较两组间差异.结果 A组TO值高于B组,TS值低于B组,A组HRV各时域指标均明显小于B组.结论 HRV与HRT均可作为反映急性脑梗死患者自主神经受损指标,但HRT敏感性优于HRV.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水稻节水高效栽培技术,包括统一品种布局、培育旱育壮秧、合理灌溉、适当增施肥料、病虫害防治等内容,以期为水稻节水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1病例介绍
患者女,62岁,绝经后7年,外院体检B超结果提示右侧盆腔肿物,大小约6.2cm×7.5cm×8.6cm,为进一步诊治于2011-06-10日入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患者自述既往有腹胀症状,无腹痛及阴道不规则出血等症状.妇科检查:子宫小于正常,光滑,硬度正常,左附件区未扪及异常, 相似文献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