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17篇
农学   5篇
  7篇
综合类   25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20篇
  2025年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广东优质籼稻抗稻瘟病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广东优质籼稻品种抗瘟性研究、抗病品种的系谱分析以及抗病育种实践的回顾,综述了广东优质稻抗性育种历史及现状,剖析了优质稻抗瘟育种存在的问题及相应对策。提出开发利用不同稻作系统的抗病资源,构建遗传多样性丰富的抗病优质种质,延长品种抗性寿命及解决品种优质与抗病的矛盾。  相似文献   
3.
烟草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病虫害防治是其种植过程中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目前烟草病虫害主要有斜纹夜蛾、烟青虫、烟蚜、小地老虎、黑胫病、病毒病、赤星病、炭疽病和青枯病等.在病虫害防治方面,部分烟区仍存在使用高毒化学药剂、农药品种单一、偏向传统剂型等现象,造成病虫害抗药性提高以及烟叶农药残留超标;另外,由于化学药剂使用不当使...  相似文献   
4.
如何营造良好的科研环境氛围,加强对青年科技人员的引导和培养,进而提高青年科技人员工作积极性,是科研单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文章从政策支持、项目申请、多元化培养等角度提出了解决的政策,以鼓励青年科技人员提高工作积极性,重视理论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为服务"三农"多作贡献。  相似文献   
5.
广东稻瘟病菌生理小种辅助鉴别寄主的筛选及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近年来研究发现,利用中国稻瘟病菌生理小种7个鉴别寄主划分的同一小种不同菌株间的致病性差异较大,这对如何合理筛选代表菌株应用于新品种(组合)的抗性鉴定造成一定困难。作者从广东目前生产上推广面积较大的品种或主要抗源中筛选出4个能较好区分菌株致病性差异的品种(抗源)作为稻瘟病菌生理小种鉴定的辅助鉴别寄主。 1 材料与方法每年在广东不同生态稻区的主栽品种上收集穗颈瘟标样,分离、培养和鉴定方法均按全国统一方法进行。供试水稻品种或资源为广东省的主栽品种以及各育种部门提供的新  相似文献   
6.
用散布性重复序列MGR586探针与EcoRI组合,分析广东省稻区的112个稻瘟病菌株(M.grisea)的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s),根据带型相似性大于80%为度划分为15个遗传宗谱(genetic lineage)。这些在分子水平上划分的宗谱与寄主品种的遗传背景关系密切。由于广东省(包括华南稻区)大多数育成的常规稻品种和杂交稻组合在遗传背景上与GDL1及GDL2两个优势病菌宗谱寄主具有相似的共进化同缘宗亲关系,致使品种的抗性水平不高,抗性周期短暂。从而提出了选择异源供体,开展多元化育种的方向及途径。  相似文献   
7.
空间诱变泰航68突变体稻瘟病抗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致病谱较广的稻瘟病代表菌株GD0193于水稻品种泰航68空间诱变当代(SP1代)群体中筛选抗病突变体,并对其作初步的抗性遗传分析、抗病基因定位及苗期抗谱、田间穗颈瘟抗性分析。结果表明:空间诱变可对泰航68的稻瘟病抗性进行有效诱变,研究获得的抗病突变体TH1及TH2于SP2代对菌株GD0193分别表现抗性不分离及抗性分离,且TH2的抗性分离比例符合显性单基因抗性遗传规律,并已将该抗病基因初步定位于第11染色体长臂上;TH1及TH2的抗性可稳定遗传至后代,其苗期抗谱及田间穗颈瘟抗性均较原种对照表现显著提高,且其抗性较华南稻区的部分主栽品种具不同程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8.
提高农药沉积率是实现农药减量增效的有效途径,在农药药液中添加喷雾助剂对于提高农药沉积率具有增效作用.本研究采用诱惑红示踪法,在氯虫苯甲酰胺药液中添加不同浓度的草本精油助剂,在水稻破口期进行田间小区实验测定农药沉积率,并且测定各处理药液的表面张力和黏度.研究结果表明:药液中添加助剂后,CK(0倍)、3000倍、1500倍...  相似文献   
9.
广东稻瘟病菌的遗传宗谱与致病性的关系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不同病圃同一套寄虫主的田间表现及其穗颈瘟分离菌株的遗传宗谱和致病性分析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生态稻区稻瘟病菌的小种分布类型不同,对品种的致病性也存在差异。将已经过RFLP和PCR技术进行DNA指纹分析,并划分为不同遗传宗谱的稻瘟病菌株进行致病性测定。结果表明,菌株的致病性与其遗传宗谱类型、生理小种类型、寄主及采集地点存在密切的关系:(1)同一遗传宗谱、分离自相同寄主、鉴定出来的生理小种类型又较接近的菌  相似文献   
10.
转基因水稻对稻瘟病的抗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苗期初筛、复筛、抗谱测定和田间自然诱发试验等不同鉴定方法,对经分子检测证明已整合有碱性几丁质酶基因和β-1,3-葡聚精酶基因的22个转化系的转基因水稻植株进行稻瘟病抗性鉴定研究,筛选出对稻瘟病的抗性比原种对照七丝软占有明显提高的一系列转基因水稻品系,其中表现高抗的有来自F4-9转化株系的7个品系。高抗材料的R7代品系,经室内抗谱测定及田间病圃试验结果,仍然表现高抗稻瘟病。本研究通过转基因技术,成功地将优质感病品种改良成高抗品系,研究结果证明了利用基因工程手段培育抗病水稻新品种是一个非常有希望的育种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