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2.
3.
在重离子研究装置(HIRFL)上采用46.6MeV/amuC~(6+)离子对四种不同作物种子进行遗传学效应研究,结果表明:重离子对种子的萌发能力和生长发育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根尖细胞中出现的染色体畸变具有多种类型,而且畸变频率均高于对照组,同时还观察到四种作物之间辐射敏感性的差异。本文还讨论了中能重离子(10—100MeV/amu)在诱变育种及其机理研究中的应用前景,介绍了植物样品辐照的装置。 相似文献
4.
5.
6.
7.
8.
对110keV56Fe1+离子注入麦胚中的射程进行了实验测量和理论计算,结果分别为2571和1178。分析认为,差别的原因主要是麦胚材料准晶结构的沟道效应造成的。根据测得的Fe1+相对浓度随深度的分布和注入的总离子面密度,求得了Fe1+绝对浓度随深度的分布。采用TRIM88程序,按相同原子组份、等效的低密度非晶材料,计算得到了不同深度上注入离子的阻止本领,从而求得了随深度的能量沉积分布。最这简略地讨论了细胞损伤的可能机理。 相似文献
9.
从核物理学原理出发,讨论了低能重离子注入麦胚造成深层细胞损伤的一种物理机制。主要是注入离子与小麦组成各元素发生相互作用后的次级过程,该过程产生了特征X射线,其中以能量较高(3.589keV),强度相对贡献较大的钾元素为例,当强度减弱为自己原来的2-10倍时,其穿越麦胚深度可达370um。这样的深度同文献[1]中讨论过的直接与间接作用范围相比可谓是“长射程”,小麦种子在深层能受到低能离子注入的影响,可能就是这种次级过程的“长射程效应”。 相似文献
10.
1999年对苎麻嫩梢扦插进行了初步试验,成活率65%-85%.2004-2006年又连续3 a进行了苎麻嫩梢扦插技术的探索,通过不断地改进技术,成活率达到80%-95.3%.并且初步了解不同月份的温度对扦插成活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