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采用NCⅡ设计,对选自国外玉米杂交种的5个不同株系(同一二环系)在不同密度环境条件下的杂种优势和配合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4.5、6.0和7.5万株·hm-2密度下玉米单株产量的杂种优势均较高,为116.4%、77.2%和48.7%,其杂种优势随密度增加而减小;这5个自选系与塘四平头、旅大红骨系统杂交,单株产量具有较强的杂种优势,在4.5、6.0和7.5万株·hm-2密度下选出的高杂种优势组合中,其所配组合分别占4/6、7/8和6/8;自选系和骨干系的一般配合力在不同密度下表现不同,同一自选系的特殊配合力在不同密度下表现亦不同;单株产量的一般配合力在6.0和7.5万株·hm-2时变化趋势相近,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明确苹果鲜切后品质和褐变的变化规律;探讨外源抗坏血酸(AsA)与氯化钙(CaCl2)处理的生理作用,筛选理想的保鲜剂。【方法】取成熟期富士苹果果实为试材,经去皮、去核后,切分成厚度约为1 mm的果片,分别于蒸馏水、1.0% AsA、1.0% CaCl2水溶液中浸泡5 min,吸干水分后,用培养皿盛装,置于室温(25℃)条件下于0、0.25、0.5、1、2、4、6、8、10、12 h后进行褐变指数、失重率调查和可溶性总糖、可滴定总酸、抗坏血酸(AsA)、总酚、丙二醛(MDA)含量测定及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测定。【结果】苹果切分后,蒸馏水浸泡的果片褐化迅速、褐变严重,水分及其它易挥发性物质大量散失,可溶性总糖、可滴定总酸、抗坏血酸和总酚含量下降,糖酸比值上升,PPO、POD活性迅速升高,MDA含量先升高后下降。1.0% AsA和1.0% CaCl2处理均能有效延迟果肉褐化进程,降低褐变程度,抑制水分及其它易挥发性物质、可溶性总糖、可滴定总酸、抗坏血酸和总酚含量的下降,延迟糖酸比值上升以及PPO、POD活性高峰的到来,MDA含量升高。两者相比,1.0% CaCl2的处理效果更好。初步建立了鲜切苹果产品质量评价体系,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总糖、可滴定总酸、酚类物质含量高,易挥发性物质散失速率低,不易褐变的品种属于良好的鲜切苹果加工品种。【结论】1.0% CaCl2是鲜切苹果理想的保鲜剂及褐变抑制剂。 相似文献
3.
4.
为了充分了解泸沽湖流域近年来的生态系统状况及变化趋势, 本研究根据泸沽湖流域特点、结合以往诸多学者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生态价值的界定, 构建了泸沽湖流域产品提供、调节功能、支持功能及文化功能4大类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指标体系, 在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的基础上, 利用市场价值法、替代成本法、支付意愿法等方法对其生态系统服务经济价值进行定量评估.结果显示:从2000-2013年, 泸沽湖流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呈现增加趋势, 总价值从2000年的3.95亿元增加到2013年的5.75亿元, 其中产品提供价值增加了0.16亿元, 调节功能价值增加了1.17亿元, 支持功能增加了0.3亿元, 文化功能增加了0.17亿元.泸沽湖流域生态服务功能价值从大到小依次为调节功能、文化功能、支持功能、产品提供. 相似文献
5.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N基因的克隆及原核表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患猪流行性腹泻的病猪粪便中分离了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命名为HLJBY,将病毒在Vero细胞上传代,使之适应生长。将扩增的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的N基因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ET30a上,构建了重组表达质粒PET-30a-PEDV-N,并在37℃的条件下诱导表达,通过不同时间取样,经SDS-PAGE分析结果表明,该蛋白获得了高效的表达。将PEDV在Vero细胞上大量繁殖后经超离纯化,作为免疫原制备兔抗PEDV的多克隆抗体血清。Western-blot结果表明蛋白与多抗血清具有良好的免疫反应性。 相似文献
6.
高产优质抗旱玉米新品种“吉农玉898”选育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吉农玉898”是吉林农业大学于2007年组配而成的玉米杂交种.在吉林省2009-2010年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11219.1kg/hm2,比对照品种“郑单958”增产9.4%.2010年生产试验中平均产量10294.2 kg/hm2,比对照品种“郑单958”增产6.4%.该品种具有产量高、品质好、熟期适宜、抗旱性强等特点,于2011年2月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正式定名为“吉农玉898”.该品种适宜吉林省晚熟、中晚熟区域种植. 相似文献
7.
构建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农技服务体系研究——基于对河南省农户的问卷调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农业科技成果快速增加,2013年较2000年增加了935.12%,影响着中国农业的科学生产水平,而农业生产者对先进技术的接受和应用程度也是决定农业科学生产水平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在对河南342户农作物种植户的调查中发现,被调查农户普遍认同科学生产和农技培训,对田间管理和农机技术需求旺盛,但是对某些常规技术的认识水平不高。提出应构建政府与市场互补的农技推广格局,制定和完善农业技术应用补贴政策,大力培育和发展专业化技术服务组织,实施基于产业发展的农业技术培训计划,推进农业技术的轻简化、物化和人性化改造,以进一步提升中国农业的科学生产水平。 相似文献
8.
美国生态农业建设对绥化市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农业建设是提高农业生态环境良性循环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措施.在阐释美国生态农业建设状况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美国生态农业建设对绥化市生态农业建设的启示作用,旨在为绥化市生态农业建设提供可行的思路与做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玉米单倍体的诱导及加倍.【方法】以北方春玉米区高抗丝黑穗病自交系K88和高感丝黑穗病自交系G115的杂交F1代作为母本,以5个诱导系(JS6-11~JS6-15)作为父本,进行单倍体杂交诱导试验;以秋水仙素作为玉米单倍体人工染色体加倍药剂,采取4种(浸根法、浸芽法、滴心叶法、针刺生长点法)处理方法,每种方法设置3个浓度梯度(0.2、0.4和0.6 mg·m L-1),并分别以体积分数2%DMSO+5%甘油溶液作为辅助药剂,进行单倍体加倍试验.【结果和结论】花丝长短和授粉时间对单倍体诱导率有重要影响.延迟授粉(长花丝≥7cm)的平均单倍体诱导率为17.0%,约为正常授粉(短花丝≤4 cm)条件下的3.3倍;伏后授粉的诱导率平均为18.4%,约为伏期授粉的3.4倍,证明延迟授粉时间和较低的温度有利于提高单倍体诱导率.秋水仙素加倍试验表明,浸根法对植株伤害较严重,存活率低于50%;针刺生长点法(0.6 mg·m L-1)和滴心叶法(0.4 mg·m L-1)的散粉率较高(45.9%,28.9%),相应的结实率也较高(15.2%,11.1%),说明针刺生长点法处理效果最好,滴心叶法次之. 相似文献
10.
【目的】针对大豆产量提升过程中随种植密度增加而引发的倒伏问题,开展不同群体结构下,大豆植株抗倒性状的综合比较研究.【方法】以大豆新品种吉农30和吉农40为材料,通过设定5个种植密度,研究茎秆及根系的抗倒机制.【结果和结论】种植密度改变了群体的内部结构,随着密度的增加,倒伏逐渐加重且与低密度差异显著.高密度群体结构下,节间长度增长趋势较低密度明显、低节位单位茎长鲜质量小于高节位,而低密度下则表现相反;随密度增加,低节位茎粗、节间鲜质量降低幅度较高节位明显.可见,茎秆1~5节的物质分配发生了变化,这些性状的改变削弱了植株的抗倒能力.茎秆抗倒性状表现为:茎秆压碎强度、抗倒指数、单位茎长鲜质量随密度增加显著降低,与倒伏呈极显著负相关;而株高/茎粗、重心高度、节间长度显著增加,与倒伏呈极显著正相关.地下部根系的根瘤数、根干质量和伤流量等随密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与倒伏呈负相关,其中倒伏级数与伤流量、根干质量相关系数最高,达极显著水平.本试验得出地上部茎秆压碎强度、抗倒指数和地下部根系伤流量、根干质量与倒伏关系最为密切,用其判断大豆植株的综合抗倒伏能力是可行的;大豆群体在轻、中度茎倒伏的情况下,植株具备一定的自我恢复能力.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