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4 毫秒
1.
不同激素配比对大豆子叶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不同激素配比对大豆子叶形成愈伤组织的影响。[方法]以高蛋白大豆东农42号子叶为供试外植体,以6-BA2.0mg/L+NAA0.2 mg/L和2,4-D2.0 mg/L+KT1.0 mg/L的激素对其进行诱导,研究不同激素对大豆子叶愈伤组织的诱导效果。[结果]以添加6-BA2.0 mg/L+NAA0.2 mg/L培养基培养的材料诱导率为71.4%;以添加2,4-D2.0 mg/L+KT1.0 mg/L培养基培养的材料诱导率为78.6%,诱导产生的愈伤组织大部分呈绿色、质密;未添加激素组诱导率为85.7%,但无生长迹象。所加激素均能诱导大豆子叶形成愈伤组织,但不同激素种类诱导愈伤组织能力有差异,以添加2,4-D2.0 mg/L+KT1.0 mg/L的效果最好。[结论]不同种类的外源激素对外植体的诱导作用不同,大豆子叶愈伤组织诱导的最佳培养基为MS+2,4-D2.0 mg/L+KT1.0 mg/L。 相似文献
2.
果实花青苷代谢机制及调控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3
综述了近几年来果实花青苷代谢研究进展,介绍了花青苷合成的机理与影响因素,并总结了果实花青苷的调控技术。 相似文献
3.
4.
【目的】筛选耐低磷苜蓿品种及与耐低磷密切相关的性状指标,进一步为紫花苜蓿耐低磷机制研究和生产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在溶液培养条件下,对20个紫花苜蓿品种的24 d龄的幼苗分别进行常磷(500 μmol·L﹣1 KH2PO4)和低磷(5 μmol·L﹣1 KH2PO4)处理,30 d后检测各品种的茎叶干重(SLW)、株高(PH)、根干重(RW)、根冠比(RS)、总根长(TRL)、根表面积(RSA)、全磷含量(TP)、磷利用率(PUE)、酸性磷酸酶活性(ACPA),并计算各指标的耐低磷系数。进一步对各指标的耐低磷系数进行相关性分析,并运用主成分分析、隶属函数分析、回归分析及聚类分析方法,综合评价不同品种耐低磷性及筛选与耐低磷密切相关的指标,同时建立耐低磷评价模型。【结果】低磷胁迫下,各品种紫花苜蓿的地上部分生长受到抑制,地下根系增大,全磷含量显著下降(P<0.01)。通过主成分分析可将9个单项指标转化为4个新的相互独立的综合指标。进一步利用隶属函数对4个新的综合指标进行耐低磷综合评价,结合聚类分析结果,可将20个紫花苜蓿品种可分为三类,其中耐低磷较强的品种包括敖汉、新牧1号、耐盐之星、皇冠;中度耐低磷品种包括骑士T、驯鹿、牧歌37CR、龙牧801等9个品种;耐低磷较弱的品种包括巨能Ⅱ、中苜2号、康赛等7个品种。进一步利用逐步回归分析方法建立了紫花苜蓿耐低磷性评价数学模型D=-0.7997+0.3856SLW+0.2025PH+0.3789RW+0.1051TRL+0.4188TP+0.1347ACPA,方程的决定系数R2=0.9982.【结论】通过分析紫花苜蓿不同品种的耐低磷能力,得出耐低磷较强的品种为敖汉、新牧1号、耐盐之星、皇冠,与耐低磷性最相关的指标有茎叶干重、株高、根干重、总根长、全磷含量和酸性磷酸酶活性,可用于紫花苜蓿耐低磷性的评价筛选。 相似文献
5.
编码通讯是依靠电动力学的变量的变化进行通讯的,手机的通讯是通过手机无线电基站以及手机信号的数码编码之间通讯的。由于实现了信号的多点化,由于实现了信号的多路化多方并行通讯,手机通讯实现了多方并行通讯,手机之间的通讯是数字编码之间的通讯。手机的入网容量为入网基站的容量,136号网的入网基站同时可以容纳下最大的入网手机为479 001 600部。 相似文献
6.
7.
选择河北省白洋淀自然保护区的水生植被为研究对象,使用ASD地物光谱仪测定白洋淀水生植物群落的优势物种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香蒲(Typha angustifolia)、莲(Nelumbo nucifera)和篦齿眼子菜(Potamogeton pectinatus)4类群落典型植物冠层反射光谱,并计算生成400~900 nm的反射率曲线,采用曼.惠特尼U检验方法和ANOVA分析进行判别不同物种可区分的波段和差异性的显著程度。曼-惠特尼U检验发现,760~900 nm范围内4种植物均有一个很强的吸收峰,且各自的不尽相同,成为区别他们的主要标志之一;在可见光区,莲在520~585 nm反映出与其他物种有差异,芦苇在520~571 nm处反映出与其他植物不同的光谱特征,香蒲则在450nm处有所差异。方差分析发现,篦齿眼子菜与其他物种的差异性较大,使其较易区分。这些可区分的光谱特征为遥感影像判读和用于植被制图的影像分类提供了一定的基础,可以提高对水生植物群落解译和分类的精度。 相似文献
8.
探讨小茴香种子最佳处理技术;以小茴香的茎段和叶片为外植体,诱导愈伤组织,为小茴香的细胞培养和再生体系建立奠定基础。将小茴香种子进行温水处理、GA处理等,比较发芽率。加入含有0.1mg/L赤霉素(GA)的温水中浸泡,放在摇床上摇1~2 h后,栽在花盆中获得栽培苗;将栽培苗的茎段和叶片作为组培材料,茎段和叶片的升汞最适消毒时间分别为4min、3min。然后放到合适的培养基上进行愈伤组织诱导。GA处理后的种子发芽率最高。由茎段和叶片诱导愈伤组织时,最佳培养基分别为MS+蔗糖+琼脂+2.0mg/L6-BA+0.5mg/L NAA、MS+蔗糖+琼脂+2.0mg/L6-BA+0.7 mg/L NAA。确定小茴香种子栽培时获得最高发芽率的条件,初步筛选出小茴香愈伤组织诱导最佳条件。 相似文献
9.
10.
设对照组(未染毒)、低剂量组(约2.5支烟,每天染毒10 min)、中剂量组(约5支烟,每天染毒20 min)及高剂量组(约10支烟,每天染毒40 min)4个处理,将雄性SD大鼠置于气体染毒箱内行被动吸烟,研究卷烟烟气暴露对大鼠学习记忆功能及海马病理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factor,BDNF)的影响。结果表明:染毒30 d,染毒组大鼠潜伏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BDNF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染毒60 d,中剂量组大鼠潜伏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BDNF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染毒180 d,染毒组大鼠潜伏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BDNF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不同剂量处理大鼠的海马HE染色均无明显变化,大鼠的海马组织均无器质性损伤;短期烟气暴露可提高大鼠学习记忆功能,随染毒时间的延长,大鼠学习记忆功能下降,该作用与海马BDNF的表达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