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7 毫秒
1.
植物源杀虫剂的开发研究综述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综述了植物源杀虫剂概念、发展简史、开发研究意义 ,对害虫的作用方式以及国内外开发应用现状、前景。 相似文献
2.
3.
4.
水稻稻曲病的药效试验和防治适期的选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于水稻破口前3 d施用8种药剂防治稻曲病,结果表明,爱苗、万兴、好力克、井冈霉素、HB20-1、纹曲宁、三唑酮对稻曲病的防效分别达67.53%、62.15%、61.75%、57.52%、52.11%、48.35%和29.68%,其每公顷理论和实际增产幅度分别达1.71%-19.62%和3.85%-15.03%。于水稻孕穗期、破口前3 d、齐穗期、扬花期施用爱苗和井冈霉素防治稻曲病,结果表明,随着生育期推迟,对稻曲病的防治效果及产量均呈下降趋势,且以孕穗期施药防效最佳,增产最高。爱苗、井冈霉素孕穗期施药防效分别达到67.03%、58.54%,每公顷理论产量分别比不施药处理增产11.89%和10.68%,每公顷实际产量分别比不施药处理增产了11.31%和9.34%。 相似文献
5.
杂交中稻培两优3076产量性状相关性及通径分析 总被引:5,自引:5,他引:1
对湖北省随州市曾都区种植的杂交中稻培两优3076产量性状的相关性及其通径分析结果表明,每公顷穴数和穗数与实际产量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7820和0.7406;每公顷穴数与每公顷有效穗数、每穗实粒数与每穗颖花数和每穗实粒数与结实率间呈极显著正相关,而每公顷穴数与每穴有效穗数、每穴有效穗数与每穗实粒数和每穴有效穗数与每穗颖花数间呈极显著负相关.在制定相应的水稻高产栽培措施时,应在早期适当增加每公顷穴数,在中、后期主攻大穗,提高结实率,协调好每公顷穴数、每穗颖花数和结实率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7.
稻曲病病原菌毒素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水稻稻曲病是由稻曲病病原菌(Ustilaginoidea virens (Cooke)Tak.)引起的水稻穗部真菌病害.稻曲病病原菌次生代谢产生稻曲病病原菌毒素(Ustiloxins),该毒素是一类具有阻断真核细胞有丝分裂活性的环肽毒素,有较强的细胞毒活性,对人畜和植物有毒害作用,也是一种具有潜在应用前景的抗肿瘤药物.对稻曲病病原菌毒素的理化性质、毒性特点、获取方式、检测手段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简要综述,并初步展望了稻曲病病原菌毒素的研究前景. 相似文献
8.
自然诱发条件下湖北省水稻主栽品种对稻瘟病、纹枯病的抗性鉴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选用湖北省主栽水稻品种88份,分别在崇阳、远安、武汉三地进行田间自然诱发稻瘟病和纹枯病。抗性鉴定试验结果表明,武汉地区未发生稻瘟病,崇阳、远安两地88个品种除武运粳7号外几乎全部发病,发病率达98.86%。抗稻瘟病的早、中晚稻品种数分别为14份和23份,分别占参试品种的45.16%和40.35%。崇阳、远安、武汉三地综合分析显示,88份水稻品种中抗纹枯病品种13份,占参试品种的14.77%。 相似文献
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