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三裂叶豚草的风险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根据三裂叶豚草的生长特性和我国气候特点,对三裂叶豚草在我国的适生区进行划分;采用风险性评估量化指标体系,建立了一、二级评判标准的计算模型,分析了三裂叶豚草传入我国的风险.结果表明,三裂叶豚草的危险性综合评价的风险值R为2.18,属于高风险外来有害生物.确定了三裂叶豚草的适生区,同时,提出了对三裂叶豚草的风险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2.
采用现场采样及室内分析测试方法,观测了1989年开始的红壤、黑土和灰漠土17 a不同施肥(不施肥、施用化肥、化肥与有机肥配施和单施有机肥)下重金属元素Cu、Cd、Zn、Pb和Cr含量随时间序列的变化,阐明长期施肥下3种土壤中重金属元素的累积变化过程和富集特征.结果表明,灰漠土各处理的重金属含量在17 a间持平;红壤和黑土中Zn、Pb和Cr含量17 a间没有显著变化,各个处理间也没有显著差异,但施用有机肥处理的Cu和Cd含量则显著增加,其快速增加期起始于试验开始的5~6 a后.其中红壤Cu含量在1996年之后的3 a中由41 mg·kg-1左右快速增加到64 mg·kg-1左右,之后在高浓度持平;Cd含量则在最近的10a中从0.20~0.30 mg·kg-1直线上升到1.30~1.50 mg·kg-1.黑土Cd在6 a中快速增加了2.4倍和1.4倍,2000年后在高浓度基本持平.红壤的Cu和Cd、黑土的Zn和Cd之间存在极显著正相关关系,表明其可能来源一致.长期施用有机肥是红壤和黑土中重金属显著富集的重要原因,有机肥的质量对土壤重金属的累积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长期施肥下黑土重金属的演变特征,为该地区科学施肥和土壤环境保护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设计长期定位施肥试验:CK(对照,不施肥)、N(氮)、NP(氮磷)、NPK(氮磷钾)、NPKM(氮磷钾+有机肥)和1.5NPKM(1.5倍的NPKM),共6个处理。试验采集起始(1989年)和各施肥年限(1994、2000、2006、2010、2012年)的耕层(0—20 cm)土壤样品,测定Cu、Zn、Pb、Cd总量和有效态含量,并计算其活化度。【结果】长期施用化肥不影响黑土重金属总量、有效态含量。Pb不受施肥影响,Cu、Zn、Cd受粪肥影响,其总量和有效态都显著增加,Cu和Zn活化度增加,但Cd活化度显著降低(维持在8%—9%,明显低于化肥处理的35%)。长期施用有机肥,重金属演变呈现阶段性。1989—2000年缓慢增加,2000—2010年快速增加,2010年后稳定或缓慢下降。1.5NPKM 3个阶段Cd总量变化分别为0.03 mg·kg-1·a-1、0.07 mg·kg-1·a-1、-0.13 mg·kg-1·a-1;NPKM处理的Cu有效态变化分别为0.11 mg·kg-1·a-1、0.53 mg·kg-1·a-1、-1.25 mg·kg-1·a-1。重金属演变的阶段性是源于粪肥重金属含量的阶段性变化,即养殖方式的变化。金属活化度相关性分析表明:Cu与Olsen-P、Zn与SOM皆显著正相关,而Pb与pH显著负相关;Cd与Olsen-P和SOM显著负相关,与pH显著正相关,意味着Cd对土壤性质的响应更加复杂。【结论】长期施用化肥对重金属演变没有明显影响,长期施用有机肥显著改变了其演变特征,重金属演变呈现出先缓慢增加、然后快速增加、最后稳定或缓慢下降的阶段性变化,而且阶段性演变特征源于粪肥金属含量的阶段性变化。在农业生产中,既要适度增施有机肥又要关注其潜在风险,现有施肥量(30 t·hm-2)和玉米种植体系下,当地牛粪长期施用仍存在很大风险。 相似文献
4.
美洲大蠊粉对腹泻小鼠肠道修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2
将120只体重相近的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1.35g·kg-1虫粉处理组、2.70g·kg-1虫粉处理组和5.40g·kg-1虫粉处理组。以盐酸林可霉素造腹泻小鼠模型,测定美洲大蠊粉对小鼠体内抗氧化能力、肠道大肠杆菌的数量,观察肠黏膜及绒毛结构的影响。结果显示,5.40g·kg-1虫粉处理组和空白对照组之间的SOD值差异不显著(P>0.05),而二者与模型对照组的差异显著(P<0.05);5.40g·kg-1虫粉处理组的T-AOC比自然恢复组和空白对照组分别高15.47%和13.94%,差异显著(P<0.05);3个虫粉处理组的MDA含量与模型对照组的差异显著(P<0.05)。光镜与电镜下,3个虫粉处理组受损的肠绒毛和微绒毛均有恢复,以5.40g·kg-1虫粉处理组恢复最好。3个虫粉处理组的肠道大肠杆菌的数量与模型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与空白对照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结果表明美洲大蠊粉能降低腹泻小鼠血清的MDA含量,提高SOD、GSH-PX和T-AOC的活力,从而有效拮抗自由基对机体的损伤;美洲大蠊粉不仅能降低肠道大肠杆菌的数量,而且能使发生病理变化的肠黏膜及绒毛修复完好。 相似文献
5.
互花米草的饲用价值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不同收割时期闽江口湿地互花米草的营养成分,确定最佳收获期,并探讨互花米草的饲用价值。结果表明,互花米草的最佳收获期是6~9月的营养生长期,在此期间的互花米草粗蛋白13.57%、粗脂肪3.04%、钙0.34%、磷0.18%、天冬氨酸1.37%、谷氨酸0.75%、中性洗涤纤维58.78%、酸性洗涤纤维34.47%、NaCl含量3.51%。互花米草不仅氨基酸组成成分齐全、含量丰富,饲料相对价值(RFV)达98.17%,与杂交狼尾草相近,具有一定的饲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网目缩结对盘锦海域桁杆虾拖网网囊的选择性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盘锦海域桁杆虾拖网网囊结构的调整,掌握网囊网目在不同缩结系数0.99、0.95、0.91时对桁杆虾拖网捕获葛氏长臂虾Palaemon gravieri和脊尾白虾Palaemon carinicauda的选择性影响,采用套网法对不同缩结系数的网囊网目进行了选择性试验。结果表明:随着网囊网目缩结系数的减小,两种虾的选择性曲线向右偏移,较小体长范围内虾的选择率变小,说明可以释放一定数量的幼虾;但当所捕获的葛氏长臂虾和脊尾白虾体长达到某一值时,缩结系数的减小对两种虾的选择性已无明显影响,当缩结系数为0.95、0.91时,对应葛氏长臂虾体长分别为42.5、52.5 mm,对应脊尾白虾体长均为47.5 mm。研究表明,缩结系数降低后,两种虾的选择范围均变小,选择性尖锐度变强,本研究结果可为桁杆拖网过渡期的合理利用和保护渤海海域幼虾类资源提供科学依据,也可为过渡期后的桁杆虾拖网归属问题提供一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7.
不同日粮赖氨酸水平对后备母猪生长性能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等消化能、等氨基酸平衡模式下,不同日粮可消化赖氨酸(DLys)水平对40~70 kg 后备母猪生长性能、血清指标的影响,选用120头体况相似、平均体重约为40.00 kg 的长大二元母猪,随机分成4组,每个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猪,分别饲喂 DLys 水平为0.68%(试验1组)、0.73%(试验2组)、0.78%(试验3组)、0.83%(试验4组)的玉米豆粕型日粮,试验期38 d。结果表明,试验3组平均日增重(ADG)最大(787.43 g),料重比(F/G)最低(2.55);试验3组血清尿素氮(BUN)含量显著低于其他试验组(P <0.05);血清 IGF-Ⅰ、T3和 T4含量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 >0.05);试验3组血清游离赖氨酸、苏氨酸含量显著低于或明显低于1组、2组和4组。由此可见,在本试验条件下,长大后备母猪40~70 kg 阶段适宜日粮 DLys水平为0.78%,以消化能浓度表示为0.57 g·MJ -1。 相似文献
8.
采用水蒸气蒸馏-分光光度法测定了发酵乳中影响风味的主要羰基化合物:乙醛和双乙酰.试验确定了最佳水蒸气蒸馏馏出液体积;使用酚试剂分光光度法测定发酵乳中乙醛含量,邻苯二胺分光光度法测定发酵乳中的双乙酰含量;并建立标准工作曲线及计算公式.试验表明,水蒸气蒸馏-分光光度法具有高回收率和高精密度,对乙醛和双乙酰的回收率分别为91.16%和92.24%;6次重复的变异系数分别为4.69%和4.51%.该方法具有准确稳定、简便高效的特点,可应用于实验室或生产中发酵乳中乙醛和双乙酰含量的检测. 相似文献
9.
通过每周测定河田鸡肉鸡(母鸡1~16周、公鸡1~14周)的体脂指标(腹脂率、皮下脂肪厚度、肌间脂肪宽度)及血脂指标[血清甘油三脂(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研究河田鸡脂肪沉积规律.结果表明:①河田鸡腹脂率呈波浪变化,母鸡腹脂率10周后呈逐渐上升趋势(P>0.05).②公母鸡1周龄的皮下脂肪显著低于其他周龄(P<0.05),母鸡2~9周(公鸡2~8周)皮下脂肪差异不显著(P>0.05),母鸡10周后(公鸡9周后)皮下脂肪呈逐渐显著上升趋势(P<0.05).③公母鸡1周龄的肌间脂肪显著低于其他周龄(P<0.05),母鸡2~9周肌间脂肪差异不显著(P>0.05),10周后呈逐渐显著上升趋势(P<0.05);公鸡肌间脂肪随周龄阶段呈显著阶梯上升趋势(P<0.05).④母鸡皮下脂肪与腹脂率、肌间脂肪均呈极显著相关(P<0.01);公鸡肌间脂肪与腹脂率、皮下脂肪均呈显著相关(P<0.05).⑤不论性别,河田鸡各周龄的血脂指标差异均不显著(P>0.05),血脂指标间相关极显著(P<0.01),但与周龄、体重及体脂指标均无显著相关(P>0.05).⑥河田鸡体脂与周龄或体重呈显著相关(P<0.05),可利用二次曲线回归方程估测河田鸡体脂含量. 相似文献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