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43篇 |
国内免费 | 6篇 |
完全免费 | 5篇 |
专业分类
综合类 | 154篇 |
出版年
2019年 | 2篇 |
2018年 | 8篇 |
2017年 | 2篇 |
2016年 | 6篇 |
2015年 | 9篇 |
2014年 | 8篇 |
2013年 | 6篇 |
2012年 | 12篇 |
2011年 | 13篇 |
2010年 | 15篇 |
2009年 | 6篇 |
2008年 | 8篇 |
2007年 | 3篇 |
2006年 | 12篇 |
2005年 | 7篇 |
2004年 | 2篇 |
2003年 | 1篇 |
2002年 | 3篇 |
2001年 | 1篇 |
1999年 | 3篇 |
1998年 | 1篇 |
1997年 | 2篇 |
1996年 | 4篇 |
1995年 | 4篇 |
1994年 | 3篇 |
1993年 | 4篇 |
1991年 | 1篇 |
1990年 | 2篇 |
1984年 | 1篇 |
1983年 | 1篇 |
1982年 | 1篇 |
1978年 | 2篇 |
1958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绿洲灌区土壤盐分平衡分析及其调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土壤次生盐碱化是威胁新疆绿洲灌区持续灌溉农业的关键因子.以水盐平衡原理为指导,以渭干河灌区多年实际监测数据为基础,深入分析了灌区不同尺度的土壤盐分分布特点与平衡措施,重点探讨了维持耕地根系层尺度上的盐分平衡的淋洗需水量的计算问题.针对水土资源开发水平的高低与土壤盐碱化的实际状况,提出了防控土壤次生盐碱化的不同对策:在塔里木河流域灌区,以加强渠道防渗和提高田间水利用率为主;对石河子地区,重点在于以冬灌方式实现作物根系层的盐分平衡. 相似文献
2.
【目的】阐明黄河三角洲地区土壤盐渍化空间变异特征,探讨利用电磁感应仪定量评估田间土壤盐渍化的空间分布。【方法】运用电磁感应仪(EM38和EM31)及其移动测定系统,结合GIS和地统计学方法, 研究了该地区典型地块土壤盐分与磁感表观电导率间的响应关系,分析了表观电导率的空间变异特征,并对土壤盐分空间分布进行了定量评价。【结果】土壤表观电导率与盐分含量具有良好的相关性,采用EM38h+EM31h的优化测定组合可以提高土壤盐分的解译精度;表观电导率EM38h、EM31h的空间变异结构都表现出复合的尺度效应,较好地符合球状套合模型;EM31h的空间自相关程度强于EM38h,短程变异是构成EM38h、EM31h空间异质性的最主要部分;结构性因素是主导土壤盐分空间分布格局的最直接因素,随机性因素是加快盐分分布格局形成的重要因素。由盐渍化分级可知:研究区总体属于重度盐化土类型,且呈现一定的盐分表聚趋势;各土层中几乎不存在非盐化土,盐土与重度盐化土是最主要的土壤类型。【结论】该研究结果为不同尺度(从农田到区域)土壤属性调查与质量评价提供参考依据,并为农业水土资源的高效利用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3.
4.
5.
将具有木质纤维素降解能力的菌剂,接种到以牛粪和水稻秸秆为材料的堆肥中,通过测定温度、p H、C/N、种子发芽率、NH+4-N、NO-3-N相关指标,考察了接种菌剂堆肥和自然堆肥的腐熟情况;采用传统培养与PCR-DGGE技术相结合的方法 ,研究了接种菌剂对牛粪堆肥中反硝化细菌数量及nos Z-反硝化细菌群落结构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堆肥都已完全腐熟,达到无害化标准,且接种菌剂堆肥更利于有机质分解,腐熟度更好;接种菌剂使可培养的反硝化细菌数量减少,nos Z-反硝化细菌多样性增加;自然堆肥中样品间相似性在50%~75%之间,接种菌剂堆肥样品间相似性在27%~76%之间,接种菌剂加快了反硝化细菌群落的演替。堆肥中nos Z-反硝化细菌包括γ-变形菌纲(γ-proteobacteria)、β-变形菌纲(β-proteobacteria)、未培养细菌(Uncultured bacteria)和α-变形菌纲(α-proteobacteria);接种菌剂堆肥中检测到自然堆肥不存在的反硝化细菌类群,这些类群分别属于盐单胞菌属(Halomonas)、固氮螺菌属(Azospirillum)、副球菌属(Paracoccus)、草螺菌属(Herbaspirillum)和产碱菌属(Alcaligenes),其中,产碱菌属、副球菌属中某些菌株的反硝化终产物为N2,减少了温室气体N2O的排放。 相似文献
6.
针对内陆灌区次生盐碱化扩张和河流盐化等问题,本文以塔里木盆地土地开发为例,首先,阐述了阿拉尔段河流水质的演化过程和特点,通过对新老绿洲灌区土壤盐分状况和盐分运移特征的比较,初步揭示了垦荒导致次生盐碱化扩张和河流矿化度的机制;其次,通过对荒地冲洗盐分定额的计算与比较,初步评估了垦荒可能对塔里木河水质造成的影响;最后,基于灌区次生盐碱化控制和河流水质改善的目的,提出以水定地和多途径排水是达到上述目的的关键措施.此外,对干排盐的作用也做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7.
阜阳市夏玉米大面积高产创建及配套栽培技术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围绕安徽省"玉米振兴计划"这一主线开展高产创建,旨在为我省阜阳玉米主产区打造"百亿江淮粮仓"奠定基础。该文从高产创建起因、基本思路和核心技术、生态气候、生产条件和技术基础等方面进行了阐述;通过对2 a来的高产创建资料分析和实践研究,初步提出了阜阳市夏玉米大面积高产群体结构指标:收获株数为平展型52500株/hm^2左右,紧凑型67500-75000株/hm^2;每穗500-650粒,单穗粒重160-220g;株高220-250 cm;穗位高90-105 cm;中大穗大粒型,穗长16-18 cm,千粒重320-360g。其高产配套栽培技术体系是以选用紧凑耐密型品种为主、适当加大种植密度、提高群体整齐度和播种质量、增加和调控水肥投入及加强田间管理为核心。 相似文献
8.
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