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1篇
林业   10篇
农学   9篇
  4篇
综合类   33篇
农作物   12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8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配方施肥对核桃果实性状和营养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香玲"核桃品种为试验材料,采用"3414"最优回归设计的方法,研究了配方施肥对核桃果实营养和性状的影响,以期促进香玲核桃的高产和高优。结果表明:磷肥是影响核种仁发育的关键因素,并且氮、磷、钾对核桃平均单果质量的影响较为微弱。各施肥处理与对照相比,N、P2O5、K2O的不同配比对核桃果实和叶片的部分指标有很大的影响,综合考虑营养配比在提高坚果三径大小、核仁营养和叶片中氮磷钾的含量的关系,认为单株施纯N、P2O2、K2O分别为0.990 2、0.660 1、0.990 2kg的施肥方案有助于核桃果实品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2.
以香玲和西林3号核桃为材料,采用LI-COR6400XT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系统在不同品种相同株行距及相同品种不相同株行距情况下,测定西林3号和香玲核桃的光合参数,并利用LAI2200c冠层分析仪测定叶面积指数等指标。结果表明:1)相同株行距下,西林3号的净光合速率(P_n)和蒸腾速率(T_r)均高于香玲;同一品种株行距越大,P_n及T_r越大。2)同一株行距下,西林3号的水分利用效率(WUE)均高于香玲;同一品种,水分利用效率(WUE)和光能利用效率(LUE)随株行距的增大而升高。3)在5 m×6 m株行距下,西林3号和香玲的叶面积指数(LAI)均明显低于2.5 m×6 m、4 m×4 m、5 m×3 m株行距下的叶面积指数(LAI),过高的叶面积指数会降低核桃树的光合作用。4)胞间CO_2浓度(C_i)和气孔限制值(L_s)在不同株行距,不同品种的变化趋势基本相同,表明品种和株行距不会影响由气孔因素和非气孔因素造成的光合速率下降。5)随着株行距的增加,核桃的单株产量和单果重以及亩产量和亩产值均有提升,说明株行距对核桃的品质及产量产值会产生明显的影响。通过测定数据得出不同株行距对核桃的生长发育状况影响较大,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水分利用效率和光能利用效率等指标随株行距的增加均有所上升,叶面积指数明显下降,核桃单株产量及质量随株行距的增加均有提高,其中在5 m×6 m株行距条件下,核桃光合作用最强烈,叶面积指数最小,单株产量和单果重量最高,亩产量和亩产值最大。因此在相同立地条件下,核桃栽植的适宜株行距为5 m×6 m。  相似文献   
3.
早实核桃不同品种抗旱性综合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12 个早实核桃品种苗木为试材,采用自然干旱胁迫及复水的方法,测定了复水后各品种 与抗旱性有关的生长指标、生理生化指标、光合指标及叶绿素荧光指标。对复水后各指标进行主成分分 析,筛选出影响抗旱性的5 个主要指标,利用隶属函数对早实核桃品种的抗旱性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 表明:12 个早实核桃品种抗旱性强弱依次为:辽核1 号 > 中林5 号 > 新早丰 > 温185 > 鲁光 > 中林 1 号 > 辽核4 号 > 扎343 > 强特勒 > 香玲 > 西林2 号 > 西扶1 号。此评价结果与大田试验结果基本 一致。  相似文献   
4.
为测定陕西、川北地区核桃主栽品种对溃疡病的抗性差异,本文通过和针刺接种法,对11个核桃良种栽培品种1年生枝条进行了抗Botryosphaeria的初步评估;在此基础上,对其中抗性较强的5个品种,采用打孔法接种2年生枝条进一步进行了抗性测定和评估。结果表明“清香”和“香玲”对溃疡病的抗病性强,“鲁光”、“西林3号”和“西洛”对溃疡病的抗病性弱。核桃品种抗病性差异与接种方式和时间有关,但抗病品种清香和香玲抗性表现稳定。该研究结果为核桃引种栽培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植物组织培养技术与应用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调整理论教学体系,加强实践环节,灵活运用多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完善考核方法等改革措施,加强了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有效地提高了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6.
针对北方地区核桃受晚霜危害制约生产效益的问题,在渭河平原中部选择避晚霜品种及适宜的授粉品种,对12个早实核桃品种物候期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不同早实核桃品种物候期各异.早实核桃各物候期(除展叶期)均与有效积温呈极显著正相关.“辽核3号”、“辽核4号”、“香玲”、“鲁光”、“扎343”、“维纳”、“吐来尔”、“强特勒”为雄先型品种;“西林2号”、“西扶2号”、“温185”、“中林5号”为雌先型品种.“西林2号”、“西扶2号”、“中林5号”、“维纳”、“吐来尔”和“强特勒”雌雄花期部分相遇;“香玲”、“鲁光”、“辽核3号”、“辽核4号”、“温185”、“扎343”雌雄花期不相遇;“西林2号”、“西扶2号”、“香玲”、“鲁光”、“扎343”可为“辽核3号”、“辽核4号”、“温185”授粉;“扎343”和“温185”可以相互授粉.“香玲”、“鲁光”、“扎343”的雌花期基本能避开晚霜危害;“维纳”、“吐来尔”、“强特勒”能避开晚霜危害,是渭北栽培核桃的首选品种.  相似文献   
7.
四翅滨藜(Atriplexcanescens)为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典型植物,具有耐干旱、贫瘠、耐盐碱、速生、牲口适口性好的优良特性,引入到延安以后成活率和保存率均较高,而且生长良好,基本适应当地环境。  相似文献   
8.
超级杂交稻干物质生产特点与产量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44,自引:6,他引:38  
 【目的】探明超级杂交稻在不同种植地点和不同施肥量条件下的产量表现及干物质生产特点。【方法】于2004~2005年在湖南省桂东、长沙、衡阳、南县和永州5个地点进行大田试验,按照N﹕P2O5﹕K2O为1﹕0.5﹕1的比例,设置3种施肥量处理(135、180、225 kg N•ha-1),田间采用随机区组排列,4次重复,以超级杂交稻组合准两优527和两优293为试验材料。【结果】超级杂交稻收获产量以桂东点产量最高,地点间差异显著,其中准两优527平均为7 492.3~12 209.2 kg•ha-1,两优293为6 984.0~11 679.5 kg•ha-1。产量构成因子和干物质生产量的地点间变化与收获产量一致,但在同一地点的不同施肥量处理间收获产量和干物质生产量差异均不显著。收获产量与单位面积穗数、结实率和千粒重表现为正相关,而与每穗粒数表现为负相关。【结论】超级杂交稻存在适宜的种植区域,且在施肥量为135~225 kg N•ha-1的范围内,施肥量不是超高产栽培的限制因子。超级杂交稻的库容量大,提高结实率和粒重是获得超高产的可能途径。  相似文献   
9.
于20022~005年,在湖南长沙采用连续定位试验,研究了早稻施氮对连作晚稻产量、氮肥利用率、土壤有效氮含量的影响。试验设早稻施氮/晚稻不施氮、早稻施氮/晚稻施氮、早稻不施氮/晚稻不施氮、早稻不施氮/晚稻施氮4个处理。结果表明,在连续4年早季施氮的条件下,连作晚稻施氮处理的平均产量为6.45.t/hm2,地上部干物质重12.13.t/hm2,氮素吸收量183.6.kg/hm2,分别比连作晚稻不施氮处理增加28.4%、35.1%和103.5%,均达到显著水平;在连续4年早季不施氮的条件下,连作晚稻施氮处理的平均产量为6.61.t/hm2,地上部干物质重12.14.t/hm2,氮素吸收量165.6.kg/hm2,分别比不施氮处理增加33.4%、37.6%和95.6%,均亦达到显著水平。连作晚稻在早季不施氮和早季施氮两种情况下氮肥利用率不同,前者的氮肥生理利用率显著高于后者,增幅为37.8%,两者的氮肥农学利用效率、吸收利用率差异不显著,但前者4年氮肥农学利用效率平均值比后者高18.1%,吸收利用率低6.8个百分点。早晚两季均不施氮小区土壤碱解氮含量均明显低于其他施氮小区,但没有出现随试验年度加长而连续下降的趋势;当早稻或晚稻其中有一季施用了氮肥,或者两季均施用了氮肥的小区,土壤碱解氮含量差异不显著。说明连作晚稻产量主要受当季施氮量的影响,而受早季施氮量的影响较小;早季不施氮小区的连作晚稻氮肥的农学利用效率、生理利用率比早季施氮小区高;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稻田氮肥用量不会导致土壤背景氮含量的下降。  相似文献   
10.
水稻群体成穗率与干物质积累动态关系的模拟研究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应用两个水稻茎数动态模型(TIL和RGR模型),分析了成穗率与群体干物质积累动态的关系。结果表明:(1)成穗率与最高茎数呈极显著负相关,支持了“降低苗峰是提高成穗率的关键”的结论;(2)最高茎数与穗分化始期干重呈极显著正相关,前期干物质积累过快是苗峰过高的原因之一;(3)成穗率与群体干物质积累动态密切相关。同样的干物质积累量,干物质积累动态不同,其茎数动态相差很大。在抽穗期干物质积累量相近的情况下,穗分化以前干物质积累所占的比例越大,成穗率越低。采用一组独立的实测资料进行分析,也得到了相似的结果。由此可见,优化干物质积累动态是提高成穗率,从而实现高产更高产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