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1篇
  1篇
综合类   3篇
畜牧兽医   4篇
  202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 毫秒
1
1.
选取长白猪×新淮猪瘦肉系(长淮组)、杜洛克猪×新淮猪瘦肉系(杜淮组)和新淮猪瘦肉系(新淮组)3个组合的试验猪进行育肥和屠宰测定。试验结果表明,长淮组、杜淮组和新淮组的平均日增重分别为(629.25±84.39)g、(677.72±58.06)g和(617.35±20.41)g,料重比分别为2.79、2.60和2.85,杜淮组最高。在胴体性状方面,长淮组屠宰率、瘦肉率最高,校正瘦肉率达64.83%;杜淮组眼肌面积最大,背膘最薄,校正瘦肉率为61.93%;新淮组眼肌面积最小,背膘最厚,校正瘦肉率为54.72%。在肉质性状方面,新淮组的肌内脂肪最低,为1.54%;长淮组最高,为2.14%;杜淮组次之,为1.98%。  相似文献   
2.
新淮猪瘦肉系生长与胴体性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5,他引:1  
新淮猪瘦肉系的培育自1998年10月开始实施,至2004年已获得二世代猪群,其肉猪日增重达617 g,比新淮猪增加了81 g;达100 kg体重日龄为194 d,比新淮猪缩短了34 d;料重比2.85,比0世代猪下降0.78,每头猪可节省饲料46.8 kg;在屠前体重83~90 kg情况下,屠宰率达70%~73%,接近新淮猪,平均背膘下降0.86 cm,胴体瘦肉率为58.24%,比新淮猪增加8.7个百分点,肌内脂肪含量为2.6%~2.7%。与长白猪杂交后的杂种猪日增重达716.5 g,比新淮猪提高86 g(+13%),料重比下降0.11,胴体瘦肉率达61%~64%,杜×新瘦系猪的杂交一代肉猪亦有相同趋势。  相似文献   
3.
色差仪和肉色板在猪肉肉色评定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色差仪将标准肉色板(日本制)的6个色级进行了测定,统计分析6个色级的L*、a*、b*、C和H0值的变化规律。以肉眼对照肉色板评定法和色差仪评定法对淮猪(HH)、苏淮白猪(75%大约克猪 25%新淮猪,SHB)、大约克猪×淮猪(YH)、长白猪×淮猪(LH)、杜×长.大(DLY)洋三元猪等5个品种(系)或杂交组合共计23头猪进行了宰后肉色评定,将两种测定方法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b*值在肉色的评定中参考意义较小;在个体肉色相差较小时(如在3.0~3.5分之间),色差仪评定法与肉眼对照评定法对猪肉肉色的评定结果不一致;当个体肉色相差较大时,这两种方法的评定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4.
霍修顺  吴建海 《山地研究》1989,7(4):219-224
本文分析了青海省贫困山区的现状、特点和原因,提出了尽快使贫困山区群众解决温饱,摆脱贫困,走向富裕的根本途径,就是立足青海实际,以自然条件为基础,科学技术为核心,大力发展商品经济。把脱贫致富建立在科学的、切实可行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5.
苏淮猪是通过选用大约克和新淮猪为原始亲本品种 ,在理想杂种的基础上 ,经多世代闭锁繁育培育的新型瘦肉品系。对苏淮猪育种过程中的毛色分离现象进行分析 ,结果表明 ,猪的毛色遗传相当复杂 ,不但受到很多基因控制 ,而且各座位间还可能存在互作。但是 ,通过同质选配与严格选择可以分别形成白毛与黑毛 2个类群 ,而要彻底清除杂色基因尚需结合其他手段  相似文献   
6.
苏淮猪选育过程中繁殖性能及早期生长性能分析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苏淮猪是在新淮猪基础上培育的各方面性能更优良的新淮猪瘦肉系。本文对江苏省淮安市淮阴种猪场的苏淮猪自 1 998年下半年以来的育种资料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 :苏淮猪在经过杂交和几个世代的选育后 ,所形成的新品系在其繁殖性能、仔猪早期生长性能上有了明显的变化 ;育种群中苏淮猪的繁殖性能和仔猪早期生长性能有其独特的遗传规律 ,这对以后的育种工作提供了启示  相似文献   
7.
以苏淮白猪为材料提取RNA,比较异硫氰酸胍-酚-氯仿一步法与TRIzol试剂法提取RNA的效果.结果表明这2种方法提取的RNA经纯化之后均能够满足mRNA差异显示技术的需要,差别仅在于前者提取的RNA浓度稍高于后者,而后者更简便易行.  相似文献   
8.
以两株自分离的野生平菇菌株为试验材料,主要从菌丝特性、拮抗关系、子实体特性等展开试验。结果表明:两个菌株长势均较佳,亲缘关系较远,两个平菇菌株抗杂菌能力、子实体商品性、生物转化率均表现佳,适宜本区域栽培的优良平菇新菌株。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