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2篇
农学   5篇
综合类   11篇
农作物   12篇
畜牧兽医   1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为研究芥菜型油菜的耐旱性,对150份云南芥菜型油菜地方品种的品质及苗期不同干旱程度下植株地上 及地下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参试芥菜型油菜耐旱性总体表现较好,品质变异丰富,其中油酸、芥酸变异系数大 于1,依据品质性状参试品种大致聚为三类;中度及重度干旱均能显著影响油菜地上部及根系的生长,其中对根系 影响更大;各品质性状与耐旱性相关分析表明,中度干旱条件下,耐旱性与含油量及芥酸、花生烯酸2种极长链脂肪 酸呈显著正相关,与5种长链脂肪酸硬脂酸、棕榈酸、油酸、亚油酸、亚麻酸为显著负相关,而重度干旱条件下均不相 关,同一品种在不同程度干旱下其耐旱性有差别;含油量与极长链脂肪酸呈显著正相关,与长链脂肪酸及蛋白含量 呈显著负相关,极长链脂肪酸与长链脂肪酸间呈极显著负相关。共筛出8个综合耐旱性强的材料。  相似文献   
2.
[目的]为筛选适宜旱地油菜生产的耐旱油菜新品种。[方法]本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的方法,选择有代表性的云南省冬春季半干旱地区罗平县进行耐旱品种筛选试验。选用11份参试材料,包括甘蓝型油菜、芥菜型油菜及甘芥杂交后代,分别从产量、耐旱性、生育期、经济性状以及抗逆性等方面进行考察。[结果]表现好的有4个品种,分别为云油杂15号亩产量294kg、云油杂12号亩产量274kg、12XS214-2亩产量225.6kg、云油杂J180X亩产量219.6Kg。且耐旱性强,生育期适中,抗逆性强,综合农艺性状较好。[结论]云油杂15号、云油杂12号、12XS214-2、云油杂J180X,适合在罗平旱地及相似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3.
云花生5号系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2004年以桂花17为母本,豫花9327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选育而成的高产油用型大果花生新品种.该品种具有株型紧凑、高产、适应性广、产油量高、果大、耐贮藏等优良性状,适宜在云南省各主要花生区推广种植.在2008年品系鉴定试验、2009~2010年连续2年品系比较试验中,均比对照增产10%以上,在2012年云南省5个试点联合多点试验中干荚果产量、花生仁产量和产油量分别为4012.9、2 891.7 kg/hm2和1 379.1 kg/hm2,均列参试品种第1位,适宜云南省花生产区种植.2013年通过云南省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  相似文献   
4.
为筛选远缘杂交后代中的抗旱材料,连续4年于生殖生长关键时期(薹花期),设正常灌水及干旱胁迫处理,考察包括甘蓝型油菜、芥菜型油菜及甘芥杂交后代共计43份材料成熟期产量及12个产量相关性状,采用经典抗旱指数法结合连锁聚类分析,筛选优异抗旱资源,并分析干旱对产量相关因子,尤其是产量组成因子的影响,筛选关键的抗旱性鉴定指标。结果表明,3个产量构成因子中,角果数对薹花期干旱最敏感,千粒重及每角粒数变化不大,干旱使得一次分枝数、侧枝角果数显著减少,导致总角果数下降,成为影响产量下降的主要原因,相关分析表明,干旱条件下相对总角果数、相对侧枝角果数、相对株高与抗旱指数呈显著正相关,相对侧枝角果数、相对总角果数可作为油菜薹花期抗旱性筛选指标,相对一次分枝数、相对株高也可作为初筛指标;同一材料在不同程度干旱胁迫下,其抗旱性表现有差别,4年共筛选出17份抗旱材料,抗旱性比较稳定的有3份,其中1份甘芥杂交后代材料抗旱性稳定且干旱条件下产量较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筛选生姜地迟播油菜品种和播种方式,建立种植模式,为罗平县油菜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持。[方法]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进行正常播种和推迟播种下品种生育期、产量及其构成差异分析,通过推迟播种品种比较试验分析迟播油菜产量与产量构成要素间的相关性,开展迟播油菜移栽、点播、撒播比较试验研究适宜播种方式。[结果]生姜地迟播种植油菜,除每角粒数增加外,其余经济产量指标均呈下降趋势,生育期、有效分枝部位、一次有效分枝数、单株有效角果数、每角粒数和千粒重与产量密切相关,产量与花期、植株高度、有效分枝部位、一次有效分枝数、主序角果数、单株有效角果数和千粒重呈正向相关关系,与生育期和每角粒数呈负向相关关系;杂交油菜品种较常规优质油菜品种具有较高的植株高度、有效分枝高度、第一次有效分枝数和单株角果数,从而能获得更高的收获产量;采用撒播不定苗的方式播种生姜地迟播油菜,产量可达2346 kg/hm~2,纯收益5029.2元/hm~2。[结论]罗平生姜地于11月中旬迟播油菜,选用营养体健壮、生育期在150 d以内的云油杂15号等杂交油菜品种,控制用种量3kg/hm~2撒播,出苗后不间苗不定苗,收获密度约30万株/hm~2,产量2000~2500 kg/hm~2,最高纯收益可达5000元/hm~2,实现罗平坝子油菜连片规模化种植,对保持罗平油菜花旅游等油菜多功能开发利用,实现油菜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6.
云南杂交油菜适宜种植密度及化肥用法用量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为配合杂交油菜品种的推广应用,集成云南杂交油菜配套栽培技术,组织了云南省5个不同生态产区,开展杂交油菜种植密度、施肥量以及施肥方法对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生态地区、种植密度及磷肥用量3个因素极显著影响小区产量,同时各地区油菜产量与种植密度、氮肥用量之间存在交互作用.在一定范围内增加种植密度和磷肥用量有助于提高小区产量,但是过大的种植密度和磷肥用量有降低小区产量的趋势.通过极差和方差分析得出各地区的最优处理组合.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云花生3号(Arachis hypogaea L.)的生产潜力和推广价值,为其进一步大面积推广奠定基础。[方法]介绍云花生3号的选育经过、特征特性,并分析其产量表现及其稳定性。[结果]云花生3号是利用外国资源与云南地方品种、通过人工有性杂交和改良系谱法育成的早熟优质花生新品种。其粗脂肪含量50.32%,蛋白质含量26.50%,油酸含量38.93%,亚油酸含量38.88%,油亚比1.00,属典型的红皮小粒高含油量高蛋白质花生品种,也是我国至今唯一通过品种审定(登记)的红皮小粒花生品种。多点试验中,荚果产量3 615.9 kg/hm2,仁产量2 570.1 kg/hm2,产油量1 293.3 kg/hm2,大面积生产一般荚果产量3 000 kg/hm2左右,鲜食产值达2.5万元/hm2左右,最高鲜花生单产1.6万余kg/hm2,产值6.4万元/hm2,并表现抗旱、耐瘠、适宜套作等优良特性,于2012年通过云南省品种认定。已在云南各主要花生产区推广应用2万hm2以上,并引进贵州、海南等省种植,显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结论]云花生3号中早熟、高产、品质优,适宜云南全省种植,也可在我国南方条件类似花生产区种植。  相似文献   
8.
杂交油菜云油杂10号高产栽培因子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在云南省油菜生产中种植密度(X1)、氮肥(纯氮,X2)、磷肥(五氧化二磷,X3)、钾肥(氧化钾,X4)、硼肥(有效硼,X5)5个栽培因子对甘蓝型双低油菜云油杂10号产量的影响,并进一步优化各栽培因子,本文采用五元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建立了油菜产量优化数学模型:Y=246.15 +12.70X2 +7.00 X3-6.26X12-9.81 X22-5.07X32-10.56X1X2-6.37X3X4。结果表明各因素对云油杂10号产量的影响大小顺序依次为氮肥、磷肥、种植密度、硼肥、钾肥。其中种植密度、氮肥、磷肥与产量的关系均呈开口向下的抛物线,种植密度过大或过小,施氮、磷肥过多或过少都会对油菜产量造成影响。种植密度与氮肥、磷肥与钾肥交互作用对油菜产量有显著影响,在种植密度10.5~22.5万株/hm2、施纯氮0~207kg/hm2、施五氧化二磷0~96kg/hm2、施氧化钾0~120kg/hm2时,两因子之间均为正相互作用。频率分析结果表明,油菜产量大于3 900kg/hm2的优化栽培措施为种植密度15.48~17.94万株/hm2、纯N、五氧化二磷、氧化钾、有效硼施用量分别为360.2~387.1、170.0~181.4、15.0~30.0、1.46~1.84kg/hm2。  相似文献   
9.
甘蓝型油菜胚色素成分的QTL定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甘蓝型黄籽油菜GH06和甘蓝型黑籽油菜中油821为亲本杂交,后代通过“一粒传法”连续自交7代构建重组自交系, 2007年分别在重庆市北碚区和万州区两个试验基地种植重组自交系群体, 利用本实验室已构建的遗传连锁图谱和复合区间作图法(CIM), 分析种胚色素的4种主要成分的QTL。结果共检测到31个QTL, 分别位于14个不同的连锁群, 其中5个花色素含量有QTL, 分别位于第1、5、10、16和20连锁群,单个QTL解释表型变异的6.08%~11.67%;10个类黄酮含量有QTL, 分别位于第1、3、6、7、12、20和25连锁群,单个QTL解释表型变异的4.48%~11.10%;8个总酚含量有QTL, 分别位于第1、2、12、16和20连锁群,单个QTL解释表型变异的5.24%~10.37%;8个黑色素含量检测到QTL, 分别位于第5、8、10、12、14和22连锁群,单个QTL解释表型变异的5.44%~11.32%。解释表型变异大于10%的5个QTL, 包括2个类黄酮含量QTL, 花色素含量、总酚含量和黑色素含量QTL各1个,它们分别解释11.10%、10.20%、11.67%、10.37%和11.32%的表型变异。研究结果表明胚色素表现为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 基因表达受环境影响较大, 胚与种皮色素的QTL吻合度不高, 推测种皮和胚色素合成可能受不同遗传体系控制, 与这些QTL紧密相关的分子标记可以用于胚主要色素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相似文献   
10.
云花生4号系以盐津花生为母本、桂花17为父本,通过品种间有性杂交、单株选择育成的花生新品种。在2008年品系鉴定试验及2009~2010年连续两年品系比较试验中,均比对照增产11%以上;2012年云南全省5个试点联合多点试验中干荚果产量、花生仁产量和产油量分别为3 719.4、2 636.9和1 297.0 kg/hm2,均列参试品种第三位,适宜在云南全省花生产区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