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林业   7篇
  2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以女儿寨小流域为研究对象,着重研究了植被恢复与重建过程中小流域系统的降雨和水沙变化特征,并对植被恢复过程中的总体减沙水平做了分析。结果表明:①受大气环流的影响,小流域年际降雨量差异较大;小流域降雨年内时间分布极为不均,集中性很大,主要集中在汛期(4-8月),但年内降雨量的月间分布趋势基本一致。②小流域迳流年际变化很大,迳流年内分配不均。迳流集中是该小流域迳流变化的一个显著特征:小流域的植被恢复与重建对洪峰的出现和洪峰流量具有明显的延缓和削减作用。③径流(Qi)主要来源于降水(Pi),二者呈明显的一元线型关系:Pi=115.7678+2.7386Qi。④小流域的年输沙模数与年迳流量的变化规律基本一致,小流域年内产沙也高度集中,且与降水、迳流关系密切,小流域的土壤侵蚀主要由汛期的强降水引起。⑤随着小流域大面积、高标准的生态环境建设,1990年至2004年间小流域的输沙模数呈锐减之势,植被恢复与重建起到了显著的减沙效应。  相似文献   
2.
以女儿寨小流域为研究对象,着重研究了植被恢复重建过程中小流域系统的小气候变化特征。随着小流域内的植被恢复与重建,小流域内最高气温约降低了1~4℃,尤其以夏、秋季更为突出,约降低了3~4℃;最低气温提高了1~2℃,夏季较其它季节更为显著一些;森林不能降低小流域的日平均气温,但能略微增加秋冬季的平均气温0.1~0.5℃;平均地面温度降低了0.9~1.3℃,秋冬季的地面平均温度略微增加0.1~0.5℃;年降水量增加了77~115mm;年蒸发量降低105~175mm。小流域小气候环境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小气候质量在不断的提高。  相似文献   
3.
从土壤水分平衡原理出发,以降水量、温度和小流域水文因子等为基础,建立了土壤干旱指数模型,利用女儿寨小流域气象站的资料,计算小流域内土壤干旱指数,划分了干旱等级,并分析了土壤干旱的时空分配特征。  相似文献   
4.
小流域森林生态系统林地土壤渗透性能研究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通过对女儿寨森林小流域11块标准地土壤渗透性能的研究表明,不同标准地的贮水能力受土壤的厚度和非毛管孔隙度的影响较大,在112~598.5 t/hm2之间;土壤的初渗速度在18.62~38.94 mm/min之间;土壤的稳渗速度在1.42~7.61 mm/min之间;次生林比人工林具有更强的渗透性能;土壤入渗过程的回归方程表现为乘幂函数形式,回归系数R在0.88~0.99之间,方程拟合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5.
女儿寨小流域林地土壤渗透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女儿寨森林小流域11块标准地土壤渗透性能的研究表明,不同标准地的贮水能力受土壤的厚度和非毛管孔隙度的影响较大,在112~598.5 t/hm2之间;土壤的初渗速度在18.62~38.94 mm/min之间;土壤的稳渗速度在1.42~7.61 mm/min之间;次生林比人工林具有更强的渗透性能;土壤入渗过程的回归方程表现为乘幂函数形式,回归系数R在0.88~0.99之间,方程拟合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6.
湖南低丘区不同植被类型组成、结构及碳贮量评价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湖南省低山丘陵区典型人工植被、天然次生林、荒草地群落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不同类型生态系统地上部分的组成、结构,并从生态系统尺度上,估算了不同植被覆盖类型的碳贮量。结果表明:天然次生林物种多样性恢复最快、垂直结构复杂、系统的碳贮能力最强,人工林群落的结构相对比较简单、物种多样性相对较低、碳贮能力一般,而荒草地群落的结构最简单、物种多样性最低、碳贮能力也最差。研究结果对于评价湖南省森林生态系统的生态服务功能有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以五雷山生态公益林区女儿寨小流域为研究对象,采用长期定位监测的方法,研究了生态公益林对小流域洪水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小流域洪水年的森林覆盖率Fi(%)与洪水滞后时间差Hi始(min)、洪峰滞后时间差Hi峰(min)、洪峰流量Wi峰(m3/s)均以一元线性关系藕合最为密切,Fi=a+bHi(始、峰)(Wi峰),a、b为...  相似文献   
8.
通过调查研究发现:①营林生产经济效益差,营林生产收入低是影响农民造林积极性的根本原因;②营林生产技术含量低,林业技术普及不够,参加林业生产劳动者大部分是一些老年人和妇女,把林业生产看成了一项极为简单的农事活动;③绝大部分群众认为生态林是国家的,与自己关系不大,村民对生态林认识不高;④湖南湘西地区山高坡陡,不少山地土层瘠薄,抗旱保水能力差,恶劣的自然条件是影响造林成活率的重要原因;⑤行政干预过多,农民参与意识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  相似文献   
9.
总结了慈利县退耕还林取得的主要经验,分析了工程建设中的主要困难和问题。在此基础上,对退耕还林建设质量和成效的长效机制进行了相关探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