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林业   10篇
  2篇
综合类   3篇
畜牧兽医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土高原砒砂岩区的立地条件恶劣,种植沙棘对于改善当地生态环境具有理论和现实的意义。总结几年来在该地营造与管护沙棘林的研究成果与实践经验,能够更好地为实施植被措施改善恶劣地区的生态环境奠定理论和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2.
沙棘木蠹蛾潜在分布区预测与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CLIMEX生态气候模型对沙棘木蠹蛾在中国的适生区进行了预测.结果显示,甘肃省的南部和中部、宁夏回族自治区南部、陕西省和山西省的北部、河北省北部、北京市北部、辽宁省西部和东部部分地区、内蒙古自治区的南部、四川省的西部部分地区、青海省的东部部分地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北部部分地区是该害虫的适生区,这一地区正是中国沙棘人工林分布面积比较大的区域.在综合分析沙棘灌丛林自然分布、沙棘人工林栽培状况、沙棘木蠹蛾危害状况以及生态气候指数EI的基础上,作者认为沙棘木蠹蛾是中国“三北”地区的本地害虫,沙棘木蠹蛾的种群爆发是本地害虫危害引入树种的典型例子.   相似文献   
3.
沙棘木蠹蛾成虫行为学特征及性诱效果研究   总被引:18,自引:6,他引:18  
为沙棘木蠹蛾性引诱剂的开发和利用作准备 ,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地区 ,就与沙棘木蠹蛾性引诱有关的几个生物生态学特性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沙棘木蠹蛾 7月中旬进入羽化高峰期 ,1 5 :0 0— 1 8:0 0羽化量占日羽化总量的 90 % .雌蛾的求偶行为主要发生在 2 0 :0 0— 0 :0 0 .未观察到雌蛾多次交尾现象 ,偶尔可见雌蛾未交尾即产卵 .雌蛾寿命一般 2~ 7d ,平均 4d ;雄蛾寿命 3~ 8d ,平均 6d .处女雌蛾在林缘上风方向 30~ 1 0 0 0m都能诱到一定数量的雄蛾 .雌蛾的求偶行为表现出很强的时间节律 ,通过悬挂 7个处女雌蛾诱捕器连续观察发现 ,2 0 :0 0— 0 :0 0诱蛾量占日诱总量的 94 2 % ,1日龄处女雌蛾诱蛾量最多 ,随着处女雌蛾日龄的增加 ,诱蛾数量下降 .雌蛾腹部性腺体粗提物具有引诱雄蛾活力 ,交配雌蛾不再具有引诱雄蛾能力 .雌蛾的求偶暗期为 1~ 2h .沙棘木蠹蛾性诱特性符合蛾类的一般规律  相似文献   
4.
1996年是全国沙棘事业全面发展的一年.在国内,全国上下按照全国水利“九五”规划的总体部署和钮茂生部长对“关于我国发展沙棘事业的战略设想”的批示精神进行了本地区、本部门的沙棘工作,在总结“八五”沙棘工作的基础上,制定了“九五”规划;在国际上,1996年是国际沙棘研究培训中心成立的第一年,各项工作开展得扎实出色,为今后各项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基础.沙棘事业的前景很好,成就喜人,形势逼人.  相似文献   
5.
当前沙棘林组成存在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超德  宋日升 《沙棘》2000,13(3):18-21
林分组成是林分生长发育和发挥效益的基础,对于成林成材和资源的开发利用具有重要作用。过去营造的大面积集中连片的沙棘纯林,对尽快恢复植被,控制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起到了其它措施难以取代的作用。但纯林也存在一些问题和弊端,现对纯林和混交林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营造混交林的优势,探讨了对现有林分改造以及新造沙棘林需要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沙棘木蠹蛾AFLP引物筛选及反应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该文以沙棘木蠹蛾幼虫为材料,用改进的SDS-蛋白酶K法获得了高质量的符合AFLP分析要求的基因组DNA。通过对AFLP试验过程中的酶切 连接、预扩增、选择性扩增等各关键因素的比较研究,建立了一套优化的沙棘木蠹蛾AFLP分子标记体系,获得了清晰的指纹图谱。研究结果表明:利用EcoRⅠ/MseⅠ双酶切系统以酶切 连接2~4 h, 预扩增产物稀释20倍、Mg 2+浓度为1.5 mol/mL的选择性扩增效果最好。进一步利用该反应体系从80对E+3 /M+3选择性引物中筛选出10对多态性丰富、分辨率高、谱带清晰的引物组合。该研究结果为利用AFLP标记技术开展沙棘木蠹蛾的种群遗传结构、遗传分化等方面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为了有效地治理砒砂岩区的水土流失,1998年水利部批准实施沙棘治理砒砂岩生态工程。在实践中总结出“盖顶、束腰、锁边、护坡、固沟”的工程建设模式和从合同管理、技术培训、种苗准备、技术管理、自查初验、复查验收、经费兑现到产品开发一条龙的“八流程”管理模式,取得了较好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8.
把好“三关”确保沙棘造林质量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马超德 《沙棘》1999,12(3):25-27
随着国家对生态环境建设的日益重视,全国上下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再造秀美山川”的植被建设高潮,各地都投入了巨大的人、财、物开展植树造林.但是,由于在造林的整个过程中对很多重要的环节没有把好关,从而造成了种植成活率低、保存率少、造林质量差的结果,导致了“年年造林不见林”的劳民伤财现象的发生.黄土高原是我国水土流失十分严重的地区之一,其重中之重是砒砂岩区,是入黄泥沙的主要来源地,植被覆盖度多在5%以下,治理难度大.十多年的实践证明,沙棘是治理黄土高原的一个重要的突破口,更是治理砒砂岩水土流失的有效措施.经有关专家论证,1998年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开始立项,由水利部在砒砂岩区实施沙棘生态减沙工程,项目区各地投入了很大积极性进行了以沙棘为主的植被建设.但是,由于在种植过程中没有很好地把好关键环节,在有些地区也出现了成活率较低、造林质量不高的现象,影响工程的质量和进度.  相似文献   
9.
黄土高原砒砂岩区河岸带沙棘林营造与管护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黄土高原砒砂岩区立地条件恶劣,河岸带是该地区具有特殊生态功能的组成部分,在河岸带种植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对于改善当地生态环境具有理论和现实的意义。总结几年来在该地营造与管护沙棘林的研究成果与实践经验,能够更好地为实施植被措施改善恶劣地区的生态环境奠定理论和实践基础。具体总结为:因地制宜,科学布设;选择良种壮苗,确保成活率;选择合理季节,抢墒保墒种植;保持苗木活力,搞好假植和保护;认真整地种植,确保造林质量;搞好抚育管理,保证可持续发展。同时对存在的生物多样性、林分抚育管理、病虫害防治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1999年5月27日下午,在团中央会议室召开了由团中央、全国政协资源与环境委员会、水利部、中国林科院等单位主办的“中国青年志愿者绿色行动营计划新闻发布会”.主办单位的领导以及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30余家新闻单位的记者参加了新闻发布会.共青团中央青年志愿者行动指导中心副主任卢雍政同志介绍了行动营计划的情况,指出计划的目的是“集中组织青年植树造林、沙漠治理、环境保护等生态环境建设领域的志愿服务”,主题是“劳动、交流与学习”.河北省丰宁县委书记付荣阁同志代表河北省丰宁县委、县政府介绍了筹备情况,水利部沙棘开发管理中心常务副主任邰源临同志介绍了沙棘的特性及其在水土保持、改善生态、脱贫致富方面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