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1篇
林业   24篇
  2篇
综合类   12篇
植物保护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对福建三明地区三个市(县)的病害损失量调查,获得杉木炭疽病Col-letotrichumgloeosporiofdes对杉木幼树(4-9年生)生长影响的初步量化指标。各感病级别对杉木胸径和树高的影响基本上呈等差递增,感病程度每增加一级,单株胸径和树高平均减少0.95cm和0.53cm,可见,该病对杉木单株的胸径生长和高生长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2.
对福建省三明地区(尤溪、建宁、永安)的杉木病害调查表明,杉木炭疽病是分布最广、危害最大的病害。而杉木细菌性叶枯病、杉木落针病、杉木煤污病、杉木黄化病、杉木丛枝病和杉木巨芽病除零星或局部地区发生较严重外,一般危害性均较小  相似文献   
3.
选取了11种豆科木本植物,比较了它们的根部外部形态和解剖结构特点,分析这些特点与结瘤的关系。结果表明,结瘤豆科植物的根系松软,颜色较浅,为白色或土黄色;不能结瘤的植物根系坚硬,颜色较深,为黑色或深褐色。石蜡切片观察,结瘤豆科植物和非结瘤豆科植物在根的表皮部分存在着明显差异,而在皮层和中柱部分差异不明显。非结瘤豆科植物的表皮细胞排列致密且整齐;而结瘤豆科植物表皮细胞较薄,切片时容易收缩破损。非结瘤豆科植物的根表皮细胞外切向壁的厚度比结瘤豆科植物的要厚,颜色也较深。豆科植物的表皮细胞外切向壁厚度似乎能够反映豆科植物从不结瘤到结瘤的进化过程。  相似文献   
4.
无菌松材线虫对10年生黑松致病性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2001年9月,用无菌的松材线虫对10年生黑松进行接种.2002年8月,检查黑松发病情况,并对接种的松树进行线虫和细菌的再分离.试验发现:接种的8株黑松11个月后仍有5株表现正常,没有出现任何症状,而从其木质部却能分离到数量较多的无菌松材线虫.结果说明:无菌的松材线虫虽然能侵入松树木质部,但在不携带细菌的情况下对松树是没有致病力的.  相似文献   
5.
为探索苔藓植物用于岩石覆绿的可能性,对南京地区苔藓植物进行了初步调查,观察其生长环境及其生长状况,拍照并采集后逐一鉴定。调查内容包括生长的基质状况、接受光照时间、湿度状况等。调查共发现苔藓植物49种,其中24种为优势种,分属于丛藓科、真藓科、羽藓科、提灯藓科和青藓科。最为常见的为尖叶青藓和狭叶小羽藓,其次为扭口藓、真藓和鳞叶藓。根据其生长耐旱性能、基质状况、生长茂盛程度和室内水分胁迫等试验结果多方面综合分析,认为柔叶真藓、狭叶麻羽藓、狭叶小羽藓、宽叶美喙藓、尖叶青藓和深绿绢藓有很强的耐旱性能,是在南京地区适用于岩石覆绿的耐干旱品种。  相似文献   
6.
收集并鉴定了43个胶孢炭疽菌菌株,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研究了胶胞炭疽菌种内的遗传分化。结果表明供试的43个菌株间遗传相似度变化较大。RAPD分子标记将43个胶胞炭疽菌菌株分为2个类群,其种内遗传分化与寄主没有相关性。因此认为根据寄主种类划分林木胶孢炭疽菌种内专化型不合适,用分子生物学方法更准确。  相似文献   
7.
杨盘二孢激发子的分离及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杨盘二孢的培养滤液和菌丝中获得2种激发子粗提物,分别测定其糖和蛋白质的含量,发现滤液激发子粗提物(CFE)糖和蛋白质的含量分别为41.07和40mg/mL,菌丝激发子粗提物(CME)糖和蛋白质含量分别为48.07和55mg/mL。滤液激发子粗提物对温度不敏感而对碱性条件敏感;菌丝激发子粗提物对酸碱不敏感而对温度敏感。用Sephadex G-100柱层析的方法初步纯化2种激发子,并且菌丝激发子粗提物过柱后得到2个活性组分J14和J25;滤液激发子粗提物过柱后获得2个活性组分L9和L16。将4个组分进行烟草叶片过敏反应和I-895杨酶活性的诱导,结果表明,菌丝激发子强活性物质集中在J14组分;而滤液激发子强活性物质集中在L9组分。  相似文献   
8.
用来自日本和中国的几个松材线虫虫株,分别对黑松、马尾松和雪松进行接种,接种后分离树体内的线虫,并观察树体的组织细胞变化。研究结果表明,2个日本虫株均能使黑松、马尾松和雪松发病并枯死,而中国线虫虫株仅能够使黑松和马尾松发病枯死,不能使雪松致病。接种后不同时间分离线虫,比较线虫在寄主体内的数量消长情况。发现凡接种发病死亡的,其体内线虫数量最多;发病但没有死亡的,其体内线虫数量也较多;中国虫株接种的雪松,一直没有表现任何症状,其体内也分离到了一定数量的线虫。接种后组织病理学变化表明,细胞和组织变化与线虫的移动和扩散有关。黑松和马尾松,接种日本和中国浙江松材线虫虫株后,72 h时皮层和韧皮部的薄壁细胞变形、死亡普遍存在,树脂道泌脂细胞和木射线细胞均遭到线虫破坏。144 h后,皮层、韧皮部、木质部和髓心大量细胞死亡,形成空洞,管胞中可见线虫活动。而对于雪松,接种日本松材线虫虫株后,皮层、韧皮部和形成层细胞死亡,树脂道泌脂细胞和木射线细胞死亡,有少量代谢物聚集。中国松材线虫虫株接种后,初期皮层、韧皮部细胞变形并破坏;但是,细胞的破坏只局限在小范围内。后期皮层、韧皮部细胞被破坏,但形成层完整,木射线和管胞基本完好。  相似文献   
9.
杀灭松材线虫的高效药物筛选与毒性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筛选出对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具有高效快速杀灭作用的药物,采用线虫悬浮液 + 农药的直接触杀法,选择了22种药物处理松材线虫1 h,测定了对松材线虫的半致死浓度(LC50)。结果表明:不同药物对松材线虫表现出不同的杀灭作用,供试的22种药物中,甲基阿维菌素(甲维盐)杀灭效果最好,1 h 半致死浓度仅为0.3 mg·L-1;杀螟丹效果最差,1 h 半致死浓度达21 053 mg·L-1。另外,苦参碱、抑太保、溴氰菊酯和阿维菌素等4种药物对松材线虫具有很强的毒杀作用,其1 h半致死浓度分别为1.2,2.5,4.2和4.5 mg·L-1。甲维盐和阿维菌素能高效快速杀灭松材线虫;这些对松材线虫高效敏感药物的筛选成功,为开发树干注射剂防治松材线虫病提供了基础。图1表3参25  相似文献   
10.
收集松材线虫5虫株与拟松材线虫1虫株进行生物学杂交,结果显示:松材线虫各虫株均能与拟松材线虫杂交且杂交率均较高,但杂交后代中普遍存在线虫死亡率较高的现象.用杂交后代线虫与未杂交亲本线虫分别接种2年生马尾松苗,结果表明杂交后代线虫对接种松苗的致病性小于其未杂交亲本线虫,从接种后萎蔫的松苗中再分离线虫,杂交后代线虫再分离数远少于亲本线虫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