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0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6篇
林业   14篇
农学   13篇
基础科学   12篇
  7篇
综合类   75篇
农作物   5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70篇
园艺   37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雷蕾  龚击 《中国食用菌》2020,(1):I0032-I0032
每一个人在不同时期、不同场合都会或多或少的产生心理障碍,有的人在短时间内通过调整负面情绪达到自我校正,有的人向亲友倾诉一番,便可获得心理平衡,然而有的人心理障碍达到一定程度,便形成心理疾病,影响人正常生活社交。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不仅面临着繁重的学习任务和巨大的择业压力,生活中还有经济与人际关系的困扰,这使得他们面临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容易形成心理疾病。  相似文献   
2.
正业扩报装存在着"三多"的特点,即"工作环节多、牵扯部门多、涉及外部单位多",将工作流程规范化,能够提高检查管理的效率,客观、公正的评价工作情况,及时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改进,促进供电企业进一步提高服务质量。十堰供电公司在业扩报装工作中实施了"三减一主动"模式,取得了  相似文献   
3.
为揭示常规营林措施对人工马尾松林分物种组成和空间结构的影响,以三峡库区马尾松飞播林为研究对象,按照未采伐、除灌、伐除非马尾松、伐除优势马尾松4种营林措施建立固定监测样地,分析了马尾松林群落的物种组成和数量特征,并运用角尺度、大小比数、混交度3个林分结构参数,研究不同营林措施处理对马尾松林分空间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营林措施对马尾松林物种组成和优势程度存在明显影响,乔木层生物多样性降低,林下灌草层多样性明显提升。除灌对林木空间分布格局未造成显著改变,伐除非马尾松和伐除优势马尾松均提高了林分空间结构的聚集程度,且林木平均聚集程度随着采伐强度增加而增加。不同营林措施对林分整体大小分化程度影响不大,但采伐明显改善了林分的混交程度。单纯调整某个树种或单个层次的结构来开展森林经营,不利于林分空间结构的整体优化,应根据各树种生物学特性以及功能地位来综合确定采伐木和保留木,并采用中度择伐强度更有利于林分结构调整。  相似文献   
4.
【目的】解析光合产物在马尾松幼苗植株中的运输和分配规律,揭示马尾松生产力形成过程,为探讨不同环境干扰下马尾松光合产物分配过程的变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13)C同位素脉冲标记法,对1.5年生马尾松幼苗进行标记,标记结束后第0、2、5、17、24、72、120、168、216和360 h,按不同部位对马尾松幼苗进行全收获取样,测定~(13)C含量,以监测近期合成的光合产物在马尾松幼苗中的运输和分配规律,同时测定光合产物全碳、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NSC)在各个器官的积累量。【结果】1)标记的光合产物在针叶中合成后,向各库器官的运输量随着时间延长由多逐渐减少,具体表现为标记结束后0~24 h内最多,24~216 h逐渐减少,216 h之后运输完成,且59%以上标记的光合产物在0~24 h内运输到各库器官。2)光合产物运输趋于稳定后,在各器官的分配大小依次为1年生叶当年生叶根茎干1年生枝当年生枝,与生物量的分配大小一致,但与库活力大小不同,其库活力依次为当年生叶当年生枝1年生叶根1年生枝茎干。3)各器官全碳和NSC积累量的分配与近期合成光合产物的分配大小一致,依次为1年生叶当年生叶根茎干1年生枝当年生枝。【结论】马尾松幼苗光合产物运输速率大于0.1 m·h~(-1),59%以上标记的光合产物在合成后的0~24 h内完成向各个库器官输出。新合成的光合产物在各器官中的积累量表现为功能器官(叶和根)居多,这一分配规律有利于马尾松幼苗阶段的生长。  相似文献   
5.
无人机机载激光雷达提取果树单木树冠信息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定株管理是未来果园精准生产管理的趋势,果树单木树冠信息的提取是定株管理的关键。该研究利用无人机采集的苹果园激光探测与测量数据(Light Detection and Ranging,LiDAR)检测和测量每棵果树的树冠面积和树冠直径,并评价空间分辨率对于果树单木树冠检测与提取的影响。该方法主要包括使用反距离权重插值法间接生成冠层高度模型(Canopy Height Model,CHM);使用局部极大值滤波算法和标记控制分水岭分割算法(Marked-Controlled Watered Segmentation,MCWS)对果树进行单木树冠检测与提取,通过与参考数据的比较,评估了该方法的精度,并定量分析了空间分辨率对于单木树冠检测与信息提取结果的敏感性。结果表明,该方法有效地实现果树单木树冠检测与信息提取,代表果树检测精度的F1得分为94.86%,树冠轮廓提取准确率为86.39%,树冠面积的提取数据集和参考数据集的线性拟合结果决定系数和归一化均方根误差分别为0.81和20.56%,树冠直径的提取数据集和参考数据集的线性拟合结果决定系数和归一化均方根误差分别为0.85和14.79%,树冠面积和直径不同程度地被高估。此外,冠层高度模型的空间分辨率接近果树平均树冠直径的1/10时精度最高,可以有效检测果树单木树冠及提取树冠轮廓,从而准确提取果树单木树冠信息。  相似文献   
6.
以清远市为例,在参考IPCC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和省级温室气体清单编制指南基础上,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研究并完善了市县级温室气体清单编制的相关方法,并对2010、2012、2014和2015年清远废弃物处理领域温室气体清单进行了计算分析,结果表明:清远废弃物处理领域温室气体总排放量呈现不断升高的趋势,占清远各领域总排放的比例也不断升高,主要来源为废弃物填埋处理排放甲烷,约占清远废弃物处理总排放的88%~91%。  相似文献   
7.
山东省胶州市林下畜牧经济发展现状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下畜牧经济作为一种新型的经营模式,为畜牧业发展走出庭院、走出村庄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借助林下的生态环境,充分利用现有的林下土地资源和林荫优势,实行林、牧结合的新型生产经营模式,推动林、牧协调发展的生态循环畜牧业,是其最大特色和发展亮点,它能帮助畜牧业发展解决土地紧张、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使其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本文介绍了山东省胶州市林下畜牧经济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并对当地林下畜牧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8.
采用持续淹水模拟试验,研究了施用畜禽粪便(猪粪、牛粪和鸡粪)过程中N、P面源污染物的释放特征.结果表明:施用量越大,上覆水和下渗水的N、P释放量越大,且下渗水释放量高于上覆水;上覆水中,牛粪低肥处理的N、P释放能力最强,N、P的单位释放量分别为0.307、0.012 mg/g,下渗水中,鸡粪低肥处理的N释放能力及牛粪低...  相似文献   
9.
松墨天牛(Monochamus alternatus)是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传播的主要媒介昆虫之一,为了更有效地控制松材线虫病的传播,本文通过比较6株不同来源白僵菌对松墨天牛的毒力,筛选出致病性最好的菌株与3种高分子材料混合制备成微胶囊,比较不同微胶囊在川硬皮肿腿蜂(Scleroderma sichuanensis)体表的附着力以及室内对松墨天牛的侵染效果。结果表明:分离自松墨天牛感病虫体的菌株B2在生长性状和对松墨天牛的致病力上均优于其他菌株;海藻酸钠微胶囊对川硬皮肿腿蜂体表附着率达63%以及室内试验中对松墨天牛的侵染率达60%。本次研究证明了利用天敌昆虫携带病原真菌微胶囊防治蛀干害虫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不同形态锑对水稻生长及根系形态特征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通过溶液培养试验(采用埃斯皮诺营养液),研究不同形态锑[Sb(Ⅲ)和Sb(Ⅴ)]对常规籼稻(丰美占)生长、根系形态以及不同部位Sb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Sb(Ⅲ)和Sb(Ⅴ)均对水稻生长有抑制作用,且Sb(Ⅲ)的毒性较Sb(Ⅴ)高。随Sb(Ⅲ)和Sb(Ⅴ)处理浓度增加,地上部分和根系Sb含量均显著增加,且大量集中在根系。水稻对Sb(Ⅲ)的转运能力较Sb(Ⅴ)强,导致Sb(Ⅲ)处理下水稻地上部分Sb含量高于Sb(Ⅴ)处理,根系Sb含量则相反。Sb(Ⅲ)的加入显著抑制大多数根系形态参数,包括根长、根面积、根体积、根尖数以及根分叉数;而仅20 mg·L~(-1)Sb(Ⅴ)能显著抑制水稻根面积、根直径、根分叉数。上述结果表明:Sb(Ⅲ)和Sb(Ⅴ)处理下,水稻能通过降低根面积和分叉数降低对Sb的吸收。随着Sb(Ⅲ)处理浓度增加,水稻细根比例从52.1%降低至41.5%,中等根比例从45.2%增加至55.2%,表明Sb(Ⅲ)处理下水稻能通过增加根系粗度来降低对Sb的吸收;而随着Sb(Ⅴ)处理浓度增加,水稻细根比例在52.1%~56.8%之间波动,中等根比例在41.7%~45.2%之间波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