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1篇
  1篇
综合类   10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对滨海公路噪声污染进行实时监测的基础上,利用相关文献研究成果,设计出不同声环境功能区降噪林带的基本模式:1类、2类、3类和4a类功能区的林带宽度分别为90、53、24和5 m,平均木胸径15 cm,等边三角形交错式栽植,株距分别为:3.04、3.02、2.93和2.32 m。该模式不仅为滨海公路的全线绿化建设提供了科学依据,而且为同类型的道路绿化设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
通过典型样地调查,对西安镇不同级别道路绿地的植物物种丰富度、多样性指数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在西安镇道路绿地中,乔木层的Simpson指数(D)在0.3~0.6之间、Shannon-Weiner指数(H)在0.5~1.5之间,灌木层的Simpson指数(D)在0.3~0.8之间、Shannon-Weiner指数(H)在0.7~2.0之间,草本层的Simpson指数(D)在0.5~1.0之间、Shannon-Weiner指数(H)在1.5~4.0之间,说明西安镇道路绿地乔木层和灌木层多样性指数偏低,草本层植物多样性指数较高。  相似文献   
3.
试析模拟地带性森林群落的种植设计原理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模拟地带性森林群落的种植设计,是以地带性森林群落作为蓝本,以群落中蕴涵的生态学法则为指导的一种绿化种植设计方法,现已逐渐成为一种设计趋势.提出了该种植设计的基本原理,并给予了适当的举例分析.  相似文献   
4.
模拟地带性森林群落的种植设计程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模拟地带性森林群落的种植设计,是以地带性森林群落作为蓝本,以群落中蕴涵的生态学法则为指导的一种绿化种植设计方法,现已逐渐成为一种设计趋势。提出了该种植设计的基本程序,并给予了适当的举例分析。  相似文献   
5.
6.
沈阳市北陵公园油松栎林生活型结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沈阳市北陵公园油松栎林群落为研究对象,应用Raunkiaer生活型分析方法对该群落开展生活型结构分析和比较,并对植物群落的特征进行评价。从而综合园林艺术要求与地带性植被类型特点,为沈阳地区设计近自然的高质量园林植物景观提供合理依据。  相似文献   
7.
为了了解沈阳地区滨水公园的冬季使用特征,从而进一步提高公园的冬季利用率,以沈阳市浑河沿岸一系列滨水公园为调查对象,采用问卷调查、行为观察和访谈相结合的方式,对冬季公园使用者的活动内容和活动范围等进行调查分析,并依此提出了提高冬季滨水公园使用率的3点建议,包括优化冬季植物景观,合理布置健身、休息设施,加大宣传力度、组织适宜冬季开展的活动项目。  相似文献   
8.
公路绿化林带具有净化空气的作用。当下垫面为植被时,汽车尾气的主要成分(CO、NO_X和PM_(10))将不可逆转地被植被吸滞,即干沉降现象。根据这一原理对珲乌高速公路沿线林带进行设计研究。对公路的交通量及空气污染状况进行调查,设定林带净化效应设计目标,确定林带栽植形式,计算林带的主要参数,绘制林带的标准断面图。结果表明,基于净化空气功能的珲乌高速公路北侧林带宽度应为34 m,所需阔叶乔木、针叶乔木、灌木总计4 401株;南侧林带宽度应为15 m,所需阔叶乔木、针叶乔木、灌木总计2 660株,该设计方法可为以净化空气为目的的道路绿化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在解读飘积理论内涵的基础上,以自然力作用下植物群落的结构为参照,从林缘的时间结构、水平结构、垂直结构三个方面着手进行景观分析,重点在林缘线与林冠线的设计方法上进行了初步探索,丰富了林缘植物景观设计的方法论。  相似文献   
10.
基于High-1卫星影像的土地整治遥感监测方法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了找到一种可靠且高效的技术手段来提高国土部门对土地整治成效的有效监管,该文以High-1高分辨率卫星影像为基础数据,以ENVI、Auto CAD和Arc GIS软件为工具,提出了完整的利用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对土地整治成果进行监测的技术方法和操作流程,研究了利用土地整治成果矢量图提取新增耕地、新增道路和新增沟渠信息的方法。最后利用该文方法对南水北调汉江沿线的土地整治工程的某个项目区进行了整治成果的监测和评估,通过实际应用,该方法对新增耕地、新增道路和新增沟渠的监测比分别达到了88.40%,97.34%和98.26%,监测完成后,详细的分析了三者之间监测比产生差异的原因,重点阐述了新增耕地监测比过低的原因,证明了该文方法对土地整治成果监测具有较高的效率,能够应用于土地整治的监管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