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1篇
  3篇
综合类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湖南临湘铅锌矿尾矿库环境状况及开发利用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临湘铅锌矿尾矿库区的沙、土、水环境状况调查与评价,了解到铅锌矿尾砂粒径小,为细砂和粉粒,缺磷无氮、有机质含量低,阳离子代换量低,保水保肥能力较弱而不宜于直接耕作和植树;尾砂中Pb、Cd、Hg、Zn、Cu等含量较高,已对周边地区土壤和水体造成轻度污染;放射性低于一般环境。在加固堤坝,开沟排渗等治理工程完成后,应植草护坡,拌土种草植树,改善其生态环境;同时利用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资源优势,把其纳入“龙潭湖风景区”,开展沙浴、滑沙、赛马、跳伞、自驾车、烧烤和夏令营等参与性强的生态旅游项目,将其建成时尚前卫的休闲度假公园。  相似文献   
2.
利用1998-2005年江西省抚州市土地利用变更数据,得出了抚州市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和土地利用变化动态度,分析了该市土地利用变化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之间的关系,探讨了该市土地利用现状中存在的不合理因素。  相似文献   
3.
湘中地区发育于黑色页岩上的土壤重金属污染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湘中地区的安化、桃江、宁乡系统采集了黑色页岩土壤及其相应的黑色页岩样品,并运用ICP-MS对样品进行微量元素和重金属分析。结果表明:在黑色页岩及其风化形成的土壤样品中,Cr、Cu、U、Mo、Sn、Sb、Tl、Ba等重金属元素都呈明显的富集状态;同时,土壤与母岩的稀土元素在陨石粒径标准化后均表现为相同的右倾型分配模式。运用富集指数法对该区黑色页岩土壤进行评价,发现湘中地区黑色页岩发育的土壤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了重金属的复合污染,且以桃江的污染最为严重;地质累积指数分析结果进一步表明,黑色页岩土壤中普遍受污染的元素主要有Cr、U、Mo、Sb、Ba等。土壤中重金属元素的污染程度排序为:安化:Sb>Ba>Mo>Co=Cu=U;桃江:Sb>Pb>V=Mn=Co=Cu=U=Mo=Ba>Cr=Cd;宁乡:Mo=U=Sb=Ba>Th。  相似文献   
4.
湘中下寒武统黑色页岩土壤的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以湘中发育于下寒武统黑色页岩之上的土壤为研究对象,选择安化东坪、烟溪,桃江,宁乡等地的典型土壤及相应成土母岩,利用等离子质谱(ICP-MS)、X射线荧光光谱(XRF)等分析技术,对土壤、成土母岩(黑色页岩)的主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包括重金属元素、稀土元素等)进行了较系统的分析测定。结果表明,湘中下寒武统黑色页岩土壤风化作用强烈,风化指数CIA均在73以上。强烈的风化使得土壤具有明显贫CaO、Na2O,而富Al2O3、Fe2O3的化学组成特征。土壤因继承成土母岩(黑色页岩)的特征而富集Mo、Cd、Sn、Sb、U、V、Cr、Co、Ni、Cu、Zn、Tl、Pb、Th等多种重金属元素,其综合富集指数(EI值)平均在3以上,最高达17。地质累计指数(Igeo)评价结果显示,土壤重金属的富集已达到污染程度,土壤存在Cd、Mo、Sb、U、Sn、V、Cu、Tl、Ba等重金属的污染,并以Cd、Mo、Sb等重金属污染最强,达中度至极强污染程度。重金属与主量元素的相关性分析显示,土壤中的重金属主要赋存于黏土矿物和铁氧化物(针铁矿)等矿物相中,其中Ba、Sn、Th、Cu、Sc等主要赋存黏土矿物中;Zn、Ni、Mn、Co、Cd、Tl、Pb等则主要赋存于铁氧化物矿物(针铁矿)中;而Cr、V、Mo、Sb、U等则不受黏土矿物和铁氧化物矿物的控制。此外,不同地区土壤的Zr/Hf、Ta/Nb、Nd/Sm等元素比值相对稳定,依次为36.20、0.085、5.30(n=73),并与相应的成土母岩(黑色页岩)相应值基本一致。土壤与成土母岩具有相同的稀土配分型式,且成土过程中稀土元素不发生明显的分异。微量元素比值和稀土元素特征指示土壤中的重金属来自成土母岩(黑色页岩)本身,为自然污染源。  相似文献   
5.
基于1999年和2005年两期TM遥感数据,利用ERDAS8.5和Arcgis等平台进行数据处理,将抚州市土地利用类型分为耕地、林地、草地、水域、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土地等6类,并得出了各地类的土地面积。然后,计算得出了研究区域内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并分析了其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抚州市的土地利用变化明显,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增幅较低且总量偏小,土地利用存在一定的结构问题,生态建设的力度还不够。着眼于政策、技术措施、资金和土地管理的综合视角,根据经济发展的实际,应合理调配用地结构,加大生态建设的力度,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同步提高。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