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1篇
林业   1篇
农学   1篇
  2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为探究滇中高原滇油杉群落多样性及种群时序变化,采用典型抽样法对昆明市金殿云南森林自然中心滇油杉(keteleeria evelyniana)群落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滇油杉林群落共有种子植物70种,隶属38科63属。以乔木层主要物种的重要值作为聚类变量,通过系统聚类分析得到4种群丛类型:滇油杉-滇油杉+油茶-紫茎泽兰林,滇油杉-油茶-紫茎泽兰林,滇油杉-油茶+小铁子-紫茎泽兰+地石榴林,滇油杉-小铁子-紫茎泽兰林。总体来看,各个群丛的Shannon多样性指数、Simpson优势度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和Margalef丰富度指数的数值的大小和群丛盖度、存在时间及所处位置有关。时序分析表明,滇油杉在未来的一段时间中呈强烈增长趋势。可知目前滇油杉群落处于稳定发展的状态。  相似文献   
2.
干热河谷乡土树种清香木种子萌发对果皮的响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干热河谷乡土树种清香木的种子与果皮之间相互关系,在实验室对常温干燥无光照条件下存储的清香木种子进行了含水率、发芽率和生活力的测定.结果表明:存储时间在20~30 d时含水率下降最快.其中,带果皮存储的清香木种子70 d后丧失发芽能力;无果皮存储的清香木种子,70 d时生活力就下降为0,50 d后完全丧失发芽能力,存储不宜超过60 d.经过3种处理比较分析,发芽率呈现趋势为:当日剥皮的种子>带果皮种子>无果皮种子;当日剥皮的种子平均发芽率比带果皮种子和无果皮的种子分别提高了27.36%和22.87%,去除果皮和带果皮未能提高种子的发芽率,但果皮又阻碍了种子的萌发,果皮的包被提高了种子的含水率.为此,清香木种子的繁殖,最好当天剥皮后立即播种.  相似文献   
3.
[目的]明确滇东石漠化地区不同恢复模式效果差异以及养分对酶的影响关系,为石漠化地区恢复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土壤酶活性为恢复效果的衡量指标,采取基于模糊数学的土壤质量评价办法,得到不同模式下土壤酶指数,用以比较恢复模式的效果。基于土壤理化性质与酶活性相关性分析的结果,采取结构方程模型量化土壤理化环境和酶活性环境,进而分析不同土壤理化环境对不同酶环境的影响。[结果]酶活性大小排序为:灌草模式针阔混交林模式阔叶林模式针叶林模式裸地;由结构方程模型和有机质、全磷估计出的养分子环境对由脲酶活性、过氧化氢酶、多酚氧化酶活性构成的酶活性环境存在显著正影响。[结论]灌草模式和针阔混交林模式对石漠化恢复有较好作用。养分环境对酶活性环境的影响系数为0.87。  相似文献   
4.
川西亚高山原始针叶林遭受大规模采伐后自然恢复形成的次生林已成为该区域的主要森林类型之一,也是我国西南林区水源涵养林的重要组成部分。现有亚高山森林水源涵养功能研究主要集中在暗针叶林,对天然次生林关注较少。选择川西米亚罗林区亚高山次生林自然恢复演替序列上高山柳灌丛、次生桦木阔叶林、岷江冷杉桦木针阔混交林,以相邻岷江冷杉成熟林为对照,采用空间代替时间的方法,基于土壤容重、孔隙度、持水性能等测定,分析了次生林恢复过程中土壤物理性质变化及土壤水源涵养效应动态,结果表明:(1)次生林恢复过程中,土壤容重总体呈下降趋势,除灌丛与阔叶林、针阔混交林、暗针叶林间具有显著差异外,其余植被类型间无显著差异,随着土层的加深,土壤容重呈增加趋势;(2)不同恢复阶段土壤孔隙度具有显著差异,以针阔混交林0—30 cm土层总孔隙度(64.39%)和毛管孔隙度(50.49%)为最高,灌丛总孔隙度(41.25%)和毛管孔隙度(33.70%)为最低;而土壤非毛管孔隙度以暗针叶林(14.27%)为最高;随着土层的加深,土壤孔隙度大致呈现出递减的趋势;(3)随着林龄增加,次生林土壤0—30 cm土层最大持水量呈波动性增加趋势,在针阔叶混交林阶段达到最大(1 815.02 t/hm~2),到暗针叶林阶段有所下降(1 659.88 t/hm~2);土壤毛管持水量以针阔混交林(1 369.72 t/hm~2)为最高,而非毛管持水量以暗针叶林(534.95 t/hm~2)为最高,暗示针阔混交林树木生长所需有效水贮存量较大,亚高山暗针叶林具有较强的土壤水分调节能力和土壤渗透能力。从水源涵养功能角度,川西亚高山森林植被恢复应注重构建针阔叶混交林结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