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04篇
  免费   341篇
  国内免费   243篇
林业   831篇
农学   544篇
基础科学   510篇
  469篇
综合类   3729篇
农作物   445篇
水产渔业   310篇
畜牧兽医   2209篇
园艺   747篇
植物保护   194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61篇
  2022年   160篇
  2021年   180篇
  2020年   210篇
  2019年   299篇
  2018年   308篇
  2017年   166篇
  2016年   175篇
  2015年   191篇
  2014年   629篇
  2013年   407篇
  2012年   513篇
  2011年   500篇
  2010年   428篇
  2009年   457篇
  2008年   385篇
  2007年   431篇
  2006年   398篇
  2005年   363篇
  2004年   342篇
  2003年   282篇
  2002年   248篇
  2001年   219篇
  2000年   262篇
  1999年   247篇
  1998年   216篇
  1997年   224篇
  1996年   175篇
  1995年   195篇
  1994年   186篇
  1993年   183篇
  1992年   155篇
  1991年   177篇
  1990年   132篇
  1989年   94篇
  1988年   38篇
  1987年   41篇
  1986年   25篇
  1985年   29篇
  1984年   30篇
  1983年   28篇
  1982年   23篇
  1981年   20篇
  1980年   10篇
  1979年   15篇
  1977年   3篇
  1959年   3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社会与生产力发展,绿色和环保成为时代的新方向,人们越来越重视农产品中的农药残留和肥料使用过度等问题.近年来,共生养殖逐渐成为热点.本研究克服稻蛙共生养殖、菜蛙共生养殖技术的短板,结合生存绿色蔬菜的理念和综合利用土地资源养殖蛙技术,缩短蛙的饲养期限,减小蛙的死亡率,减少物质投入,为提高食品品质、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和保护生态环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研究不同光照度对异养鞭毛虫Paraphysomonas sp.摄食及抑制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的影响,探讨鞭毛虫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的生长状况.共设6个光照度,分别是0、500、1200、2500、5000、10000 lx.结果表明,不同光照度对异养鞭毛虫种群生长率、微囊藻抑制率均有显著影响(P<0.05).在光照度为0~10000 lx时,鞭毛虫均能显著抑制微囊藻种群生长,抑制率达88%~94%,每个鞭毛虫摄食率高达32~49个/d.伴随着铜绿微囊藻数量的减少,不同光照度下的鞭毛虫种群数量均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鞭毛虫种群数量高达(18~35)×104个/mL,比初始浓度增加了3.6~7倍.光照度最高组(10000 lx)的异养鞭毛虫数量增长缓慢且快速下降,在试验的第3、4天,生长率出现负增长.因此,过高的光照度会抑制异养鞭毛虫数量的增长.异养鞭毛虫可生长的光照度范围为0~10000 lx,最佳生长光照度为0~5000 lx.  相似文献   
3.
耐低温耐低氧萌发野败不育系赣野A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赣野A是江西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将东乡野生稻的耐冷性和耐低氧萌发能力导入抗稻瘟病保持系赣香B后再与赣香A测交和回交育成的野败型三系籼稻不育系。该不育系败育彻底,异交结实率高,配合力较强,具有较强的耐冷性和耐低氧萌发能力,在直播杂交稻育种中应用前景广阔。2019年通过了江西省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4.
采取平板梯度稀释法从健康的菊花根系土壤分离出50株细菌,通过平板对峙试验,筛选出对灰霉菌有效的生防菌株,该菌株对贝母黑斑病菌和贝母炭疽病菌也具有生防作用,通过16SrDNA确定该菌株属于芽孢杆菌属,其代谢产物对贝母灰霉病菌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该菌株在贝母灰霉病菌的生物防治中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禁用农药毒死蜱在豇豆中被高频检出,已成为豇豆中农残超标率居高不下的关键问题之一。为明确毒死蜱在豇豆播种期、苗期、结荚期使用后的残留及其膳食风险,进行了田间模拟残留试验,将采集的成熟豇豆通过乙腈提取,C18分散净化,经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方法测定豇豆中毒死蜱残留量,并进行了膳食风险评估。试验结果表明,毒死蜱在豇豆中的方法定量限为0.01 mg·kg-1,在0.01~5 mg·kg-1添加水平下,毒死蜱的平均回收率为76.3%~88.3%,相对标准偏差(RSD)为2.7%~6.4%;播种期、苗期、结荚期一次施药和结荚期二次施药后,成熟期采收的豇豆样品中均无毒死蜱检出;结荚盛期一次施药后,残留消解曲线为Ct=1 726.6e-0.431t(R2=0.981 5),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半衰期为1.6 d;施药后10 d,豇豆中毒死蜱残留量降至0.05 mg·kg-1以下,慢性膳食摄入风险和急性膳食摄入风险均小于100%;毒死蜱在播种期和苗期的使用,不会导致成熟期豇豆中残留超标,可以安全使用;始花期后的使用需控制10 d以上的采收间隔期;结荚盛期须禁止使用毒死蜱。综上表明,在尚未制定毒死蜱在豇豆生产中精准施用规范的背景下,我国禁止毒死蜱在豇豆生产中的使用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6.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师从2012年开始从河北农业大学引进香梨密植省力化栽培技术,迄今已发展面积5.0万亩,主要分布在库尔勒地区的29团、30团及尉犁县的31团、33团。  相似文献   
7.
8.
作者综述了甜樱桃光合作用的基本特性,以及甜樱桃品种间的差异、叶片内部叶绿素含量、不同节位、不同冠层、环境条件(光照、温度、水分和空气)等内、外因素对甜樱桃光合作用的影响,并对今后甜樱桃光合作用研究进行了展望,旨为甜樱桃科研与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西藏“一江两河”耕地生态安全时空格局与障碍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青藏高原农业活动对耕地生态系统的影响,针对青藏高原耕地生态安全面临的问题,从压力-状态-响应(Press-state-response,PSR)概念模型出发,提出由3类要素、13种指标所组成的耕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构建西藏“一江两河”地区耕地生态安全评价模型,分析1985—2013年期间耕地生态安全的时空演变格局,探讨不同区域耕地生态安全的障碍因素。结果表明,西藏“一江两河”地区农业活动强度较大,尤其2000年以来,化肥、农药的成倍施用给生态安全带来巨大的隐患。20世纪,各县耕地生态安全基本处于“优秀”水平;2000—2010年,各县耕地生态安全等级下降,逐步向“差”转化;2010年以后,耕地生态安全有所改善,逐渐恢复为“优秀”或“良好”。整体来看,“一江两河”地区耕地生态安全水平较为一致,仅个别县域生态安全水平较为落后。区域耕地生态安全障碍因子具有相似性和差异性双重特征,单位面积氮肥、磷肥施用量是限制耕地生态安全的主要障碍因素。本研究揭示了高原地区耕地生态安全的演变过程,可为制定差别化的生态安全调控策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蚕豆是养人、养畜、养地作物,但是蚕豆田草害防治一直是突出问题。在海南州塘河地区蚕豆田用3种处理方式进行杂草防治试验,结果表明,用45%二甲戊灵、48%灭草松、10.8%高效盖草能三种化学药剂综合防治,平均防效达99.75%,防治效果明显,可以在蚕豆田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