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2篇
综合类   3篇
农作物   3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运用组织学方法分别对种植在水、旱条件下,水旱稻不同叶位叶片的解剖结构做了观察。结果发现。水、旱稻在水、旱条件下,叶脉频率随叶位上升而下降,但维管束总的数目却增加;叶片中央气腔的面积随叶位上升而增大,以倒3—4叶为最大,同时旱稻秦爱的值均大于水稻合江相应叶片的值,并且不论水稻或旱稻,水种条件下的叶片气腔明显大于旱种;叶片表面突起高度也同样随叶位上升而增高,并且不论水稻、旱稻,水种处理均大于旱种;叶片厚度、叶肉厚度水稻旱稻均以旗叶最厚,并且中上部几叶以水种条件下的较厚。木质部、韧皮部的面积以上部几叶最大,旱稻品种比水稻品种的叶片木质部、韧皮部面积通常为大。作者认为上述各性状的变化与其栽培环境的改变有关,因此可以认为是生态适应性在结构上的体现。  相似文献   
2.
1985—1986年,我们分别观察研究了夏播和春播大豆不同抗旱品种的根系形态及解剖组织结构,结果表明,在北京地区,大豆抗旱品种根系的主要性状是:幼苗发根力强,根的生长速度快;主根扎得深,根系发达,根的干物重大,深层根量多,属于“深根型”;根系活跃吸收表面积较大;根的输导组织较发达.  相似文献   
3.
我校受农牧渔业部教育司的委托,于中日邦交正常化十周年纪念之际,邀请了日本东京大学名誉教授川田信一郎先生在10月初至11年初来华访问讲学,举办《作物栽培生理、生态》讲习班,为期四周。学员来自全国高等农业院校、科研及生产单位共84人。川田教授讲学内容为:(一)作物栽培生理、生态;(二)作物的根及其研究法;(三)日本农业近50年和作物栽培的变迁。川田教授在日本东京大学任教多年,在从事水稻根系研究工作方面有较深的造诣。通过这一阶段学习,大家感到川田教授在教学方法上的特色是:为了阐明某一具体问  相似文献   
4.
1986—1987年在田间条件下,研究早熟7号和早熟14号大豆植株的光合性能。结果表明:叶片的最高光合速率和平均光合速率,基部叶片>中部叶片>顶部叶片;叶面积、功能期和光合势,均为中上部叶片>顶部叶片>基部叶片。夏大豆植株叶片的平均光合速率,以苗期及开花期较高,随后呈下降趋势,鼓粒后期下降尤其明显。单株光合速率及叶面积随着生育进程呈单峰曲线变化,以结荚期最高。  相似文献   
5.
利用^14C示踪法研究玉米灌浆期功能叶^14C-光合产物在果穗籽粒间的分配。结果发现,饲喂功能叶半片叶时,^14C-光合产物在果穗各行籽粒中的分布是不均匀的,^14C-光合产物的量在一半果穗中较高,在另一半果穗中较低,有所谓的“半侧分布”现象。当剪掉半片叶再饲喂另外半片叶时,^14C-光合产物在果穗各行籽粒中的分布仍有“半侧分布”现象。  相似文献   
6.
连续观察了花生花器分化过程与营养生长间的关系,明确主茎展开叶片数可做为花器分化过程的外部指标。开花始期前主茎及各分支生长可以叶片数目做为判断幼苗生长正常与否的指标之一。同时研究了幼苗期花芽分化与后期结果之间的数量关系,早熟品种幼苗花芽分化数量占总开花数的比例较大。也分析了光、温条件对幼苗生育的影响。最后探讨了观察结果与前人的异同之处。花生是陆续开花陆续结果的作物,其产量的高低主要决定于开花结果期开花及结果数量的多少,同时也是从发芽出苗之后一系列生育过程的最终结果。开花结果期开花结果与开花期以前幼苗生育状况之间的关系如何;这些花果的花芽及其所在节位在苗期何时形成;花芽分化过程中内部形态与茎叶生长之间的关系如何。观察研究这些相关关系,了解实质.以便在苗期采取有效措施,使幼苗生育健壮,为花多果多打下基础。为此,首先从分析幼苗生育特点,我们观察研究:(1)花器形成过程各时期幼苗形态特点与营养器官生长的关系。(2)开花始期前营养生长特点及花器形成数量的初步统计。(3)开花始期前营养生长特点与成熟时饱果所在节位的比较。(4)温度、光照对幼苗生育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本试验用~(14)C-示踪方法研究玉米灌浆期穗位叶~(14)C-光合产物在果穗籽粒之间的分配特性。结果发现,~(14)C-光合产物在果穗籽粒各行间的分配近似相等,而果穗籽粒同一行不同部位籽粒间~(14)C-光合产物分配有差别,其相对值由高到低的顺序为中部籽粒>基部籽粒>尖端籽粒。  相似文献   
8.
在北京田间试验的结果表明,夏大豆植株叶片全氮含量开花期较高,随后逐渐下降:叶片总糖及可溶性糖含量花芽分化期及鼓粒盛期前较高。结荚后单株荚数明显地受到叶片内全氮积累量的制约。籽粒的迅速生育导致叶片全氮及总糖积累量急剧减少。籽粒产量及籽粒积累氮量与开花、鼓粒期叶片全氮积累量呈极显著正相关。花前追施氮肥显著地提高了叶片全氮及总糖积累量,从而提高了籽粒产量。氮素营养可能是夏大豆荚、粒形成的限制因子。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