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1篇
  5篇
综合类   2篇
农作物   1篇
园艺   1篇
  2007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γ射线诱变选育金针菇新菌株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6 0 Coγ射线辐照F12 6 的双核菌丝 ,经过筛选培育出金针菇新菌株辐金 1号 ,并进行了生活因子试验、平皿抗杂试验和生产试验。本文报道了该菌株的选育经过、主要特征特性和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2.
金针菇“辐金一号”的特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诱变育种是培育金针菇新品种的有效方法之一。我们用1500戈瑞的γ射线处理经过驯化的野生金针菇F_(126)的双核菌丝,选育出辐金1号品种。现将该品种的特性介绍如下。 一、材料与方法 (一)供试材料 辐金1号,F_(126),C_(17),杂交19,三明1号。 (二)菌丝生长特性测定 用直径7mm的接种器取辐金1号双核菌丝转接于PDA平皿上,置于不同温度及光照条件下培养7天,记载菌丝生长速度。以1NHCl和NaOH将PDA培养基的酸碱度调到不同的pH值,接上菌丝,置于20℃培养6天,观察生长速度。每个处理重复3次。不同品种菌丝拮抗试验在PDA平  相似文献   
3.
河南省小麦诱变育种成就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总结了河南省近40 年来小麦诱变育种的成就。河南省小麦诱变育种起始于60 年代初期,1976 年育成第一个品种,之后的20 多年进展较快,迄今共诱变育成小麦新品种8 个,突变体间接利用育成小麦新品种10 个;无论是诱变育种的手段还是方法都有了明显改进和提高。本文还从育种材料的进一步积累、诱变手段的进一步改进等方面入手,对河南省小麦诱变育种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了一系列对策。  相似文献   
4.
利用理化诱变育成的两个突变体杂交 ,育成了高产、优质、抗倒、抗后期高温和干热风、特早熟小麦新品系豫同 96M1 2 0。本文介绍了该品系的特征特性、突出优点和选育经过 ,分析讨论了该品系的系谱构成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富麦2008(原名:豫同M023)是河南省科学院利用豫麦57为基础材料,通过人工诱变(辐射+太空搭载),选育出的高产、稳产、广适性小麦新品种。2006年9月通过河南省品种审定(豫审麦2006013)和国家(黄淮南片)品种审定(国审麦2006011)。  相似文献   
6.
优异小麦新种质的创造与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麦种质资源创造是小麦育种的物质基础,而理化诱变是创造小麦新种质的有效途径之一.理化诱变与传统的杂交育种相结合可以显著提高小麦诱发突变的效果.本课题组多年来坚持小麦辐射诱变与杂交育种相结合.现将九五期间育成的新品系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菊花花色辐射诱变研究   总被引:30,自引:8,他引:30  
采用60Coγ辐射与组培相结合,研究菊花的诱变育种,结果表明,菊花品种间辐射敏感性差异较大,辐照材料的诱变效果:愈伤组织〉植株〉根芽〉枝条。辐照愈伤组织的适宜剂量为0.8 ̄1.6krad辐照植株、根芽和枝条为2 ̄3krad。绿花、白花、黄花品种诱发花色变异的频率极低,粉紫色品种较易诱发花色变异,且变异谱宽。对于突变嵌合体的分离,组培优于扦插。VM0、VM1、VM2离体培养的再生植株,花变异率依次为  相似文献   
8.
核技术在河南省农业上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回顾了核技术在河南省农业上的研究与应用 ,总结分析了已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问题 ,并就今后的发展提出了设想和对策  相似文献   
9.
10.
小麦新品种豫麦43号及其栽培要点卢甲纯张建伟杨保安范家霖王柏楠(河南省科学院同位素研究所,郑州450052)苏振(郑州市种子管理站)豫麦43号原名为豫同843,是河南省科学院同位素研究所于1983年利用60Co-γ射线(20krad)辐照处理“豫原1...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