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1篇
综合类   8篇
畜牧兽医   17篇
园艺   2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迟发性过敏反应又称第IV型变态反应,是由于接触某种刺激因子(过敏原)作用于皮肤和粘膜后引起机体特异性过敏反应。初次接触后并不立即发病,而往往经过4~20 d的潜伏期(平均7~8 d)使机体先致敏,如再次接触该物质后,可在12 h左右(一般不超过72 h)即可发生过敏反应。  相似文献   
2.
仝军  王建永  赵超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4):13105-13106,13108
[目的]研究益生菌制剂对断奶仔兔生产性能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用体重相近的1月龄伊拉和比利时杂交断奶仔兔60只,随机分为4组。试验组Ⅰ、Ⅱ、Ⅲ分别口服2、4和6ml的益生菌制剂,对照组正常饮水,试验期30d。[结果]试验组的平均日增重高于对照组,其中试验Ⅱ组提高了24.87%;试验Ⅰ、Ⅱ、Ⅲ组的发病率分别比对照组降低12.5%、18.7%和18.7%,死亡率分别降低25.0%、12.5%和12.5%;试验Ⅱ组的脾脏指数、淋巴细胞阳性率与对照组、试验Ⅰ组有显著差异;试验Ⅰ组的胸腺指数与对照组的差异无显著性,Ⅱ、Ⅲ组与对照组差异显著。[结论]断奶仔兔的生产性能和免疫指标均随着饲料中添加益生菌制剂比例的增加而提高,其中以口服4ml益生菌制剂对断奶仔兔作用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3.
牛结核胶体金免疫层析快速诊断方法的建立及初步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立一种快速检测牛结核抗体的方法,用以诊断牛结核病。根据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原理,用兔抗牛血清蛋白和大肠埃希菌表达的牛分支杆菌MPB70-83-ESAT-6蛋白分别作为胶体金标记抗原和检测线上的捕获杭原,制备牛结核抗体检测试纸条。结果表明,MPB70-83-ESAT-6抗原的最适包被浓度为2.5mg/mL;研制的试纸条不与牛的其他疾病的阳性血清反应,具有较高的特异性;该试纸条的最高检出稀释度为1∶640;试纸条与TST的符合率为80%。该试纸条具有敏感、特异、简便、快速的特点,适用于对牛结核病进行普查和检疫,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无菌采集感染温氏附红细胞体(E.wenyoni)的牛血液,抽提E.wenyoni基因组DNA,参考GenBank发表的E.wenyoni 16S rRNA基因序列(AF016546),设计1对特异性引物,扩增并克隆E.wenyoni 16S rRNA部分基因,基因产物大小为1 005 bp.序列比较结果显示,所测序列与参考序列(AF016546)同源性最高.达97.9%.系统发育分析表明,所测序列与支原体属病原代表种的序列接近.同源性约为70%,而与无浆体科病原代表种的序列相差较远,同源性约为50%.可见,E.wenyoni应归为支原体属,而不应属于立克次氏体目、无浆体科.  相似文献   
5.
利用大肠杆菌表达的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重组E2蛋白作为抗原,建立了检测BVDV血清抗体的间接Dot-ELISA.最佳工作条件为:E2蛋白抗原的最适包被质量浓度2.0 mg/L(2.0 ng/点),酶标抗体的工作浓度为1:500,血清稀释度为1:100,3%明胶-TBS作为封闭液,封闭45 min效果最佳.通过重复性试验、交叉试验、特异性试验和稳定性试验等证明,该方法重复性好、特异性强、灵敏度高;与用BVDV全病毒为抗原的IDEXX ELISA试剂盒相比,特异性96.67%,灵敏度90%,符合率95%.应用建立的检测方法对河北省4个奶牛场采集的178份腹泻奶牛血清样本进行检测,结果BVDV血清抗体阳性率40.45%,与IDEXX ELISA试剂盒的检出率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6.
禽致病性大肠杆菌(APEC)作为一种肠道外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包括鸡、火鸡在内的各种禽类的急或慢性传染病统称为禽大肠杆菌病,其临床症状主要包括大场杆菌性肉芽肿、大肠杆菌性败血症、眼炎、心包炎、气囊炎和滑膜炎等,也是一种重要的禽类主要的细菌传染病病原,具有重要的公共卫生学意义。因此,开展圈养野生禽类致病性大肠杆菌的流行病学调查与监测,对于该病的防治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参考和现实意义。本研究旨在介绍圈养野生禽类致病性大肠杆菌的流行特点和防治措施,为圈养野生禽大肠杆菌病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利用不同作物生长期长短、植株高矮、需肥特点等方面合理搭配茬口,充分利用土地,提高产量,增加经济效益。近几年摸索出早春甘蓝、春玉米、秋大白菜一年三季栽培模式,充分利用了甘蓝的生长期短、玉米高棵、大白菜易于管理等特点,实现了每亩年产值6000元以上。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索堆型艾美耳球虫重组质粒pcDNA3-1E在雏鸡组织中的分布情况,将重组质粒pcDNA3-1E经肌肉注射免疫雏鸡,分别在免疫后15d、30d和60d剖杀雏鸡并采取各种组织,抽提各组织总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后经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并观察接种后雏鸡的临床特征。结果:免疫后15d各组织均可检测到3-1E基因,而免疫后30d和60d,仅在pcDNA3-1E质粒注射部位检测到3-1E基因,其他组织均未检测到3-1E基因;50μg的pcDNA3-1E质粒并未对雏鸡产生不良影响。由此表明堆型艾美耳球虫重组质粒pcDNA3-1E在雏鸡体内至少可存在15d,30d后质粒DNA仅分布于接种部位,并至少可持续60d,而且未发现异常临床表现。  相似文献   
9.
田间微集雨技术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22,自引:6,他引:16  
过去30 a,田间微集雨技术逐渐发展成为黄土高原雨养农业区的主要耕作技术。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不同田间微集雨及覆盖(地膜、砂石和秸秆)栽培技术在黄土高原不断更新换代,先后经历了垄沟无覆盖技术、平地覆盖技术、垄沟半覆盖技术和垄沟全覆盖技术等发展过程,特别是沟垄地膜全覆盖技术大面积推广和应用,为西北旱区粮食单产大幅度提高提供了强大的支撑作用。本文综述了田间微集雨技术的演变历程及对农田生态系统的影响及机理,归纳了垄沟和覆盖模式及播种方式对作物产量形成、水分利用效率、作物生理生态、土壤质量、土壤微生物、杂草、病虫害、覆盖物残留和作物物候等的影响,并分析了该技术的高产高效和生态风险以及两者的互作关系。文章最后还对该技术的高效性、可持续性和发展潜力进行了讨论,旨在对雨养农业生态系统的可持续管理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0.
无公害人参菜的栽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参菜[Talinum trianglare(Jacy.)Willd.]又叫飞来参、土人参等,为马齿苋科土人参属多年生可观赏的药菜兼用植物.其株高30~70cm,宿根越冬,温度在12℃以上开始萌发,作为蔬菜食用的部分是不断生长的嫩茎叶;开小红花,花期长,是插花的好材料;根为肉质根,是一种药用补品,具有滋补强壮作用,能补气血、助消化、生津止渴、治咳痰带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