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5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1篇
  2篇
综合类   10篇
农作物   3篇
畜牧兽医   34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指出了酸性矿山废水(AMD)因其低pH值、高金属浓度等特点,会对周边环境造成较大影响,因此需要根据其特点选择合适的处理技术。阐述了国内外研究的一些酸性矿山废水处理技术及优缺点,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本文详述了现场笔录的属性,对比了现场笔录与勘验笔录的异同,分析了现场笔录这一证据形式的优越性,论述了为什么动物防疫执法要特别重视使用现场笔录,最后阐述了现场笔录在行政处罚简易程序及一般程序运用中的障碍及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3.
对甘肃省当前发展林果业的风险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持续发展的几点对策意见。  相似文献   
4.
种蛋孵化是发展养鹅生产的关键环节,是养鹅生产的基础,为了提高鹅蛋的孵化率,应全面考虑如种蛋来源(鹅种的饲养、公母比例、防疫卫生等)和做好孵化过程中的各项准备工作.  相似文献   
5.
我国庞大的低劣奶牛群是造成奶牛业整体效益不高的主要原因之一。如何改变这种状况?过去举国总动员的胚移项目和如今铺天盖地的性控精液海啸(将在后续文章中专门论述),都不是解决根本问题的良方。美国人用了50多年时间将其全国奶牛群体平均产奶量单产水平由当时的5000公斤左右提高到今日的9000公斤以上!靠得就是认真培育验证公牛和广泛使用其精液,以及脚踏实地的工作态度。然而,由于中国人的浮躁和懒于认真,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以来,安徽省畜牧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从自给、半自给的畜牧业,逐步向商品经济转化;从以自然资源为基础的传统畜牧业,向以科学为基础的现代化畜牧业转化.特别是"九五"期间,安徽省政府决定实施畜牧业进位工程,在政府促动、政策激励、市场牵动、利益驱动的大好形势下,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畜牧业实现了由家庭副业向支柱产业的根本性转变.1997年开始,肉蛋总产量进入全国十强行列.  相似文献   
7.
马传染性贫血(以下简称马传贫)是一种以持续感染,反复发作以及贫血为特征的严重危害马属动物的传染病,病原体为反转录病毒科慢病毒属的马传贫病毒。国际兽医局将其列为B类动物疫病。该病于1968年传入安徽省,经过几十年的防治,于1995年达到稳定控制区的标准。按照农业部《2001年~2005年全国马传染性贫血防治规划》和《2001年~2005年安徽省马传染性贫血防治规划》的要求,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加强了各原疫区市县的监测,以达到农业部马传贫消灭目标的验收。现将马传贫在安徽省的发展过程和历年的监测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沙棘及其育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了沙棘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基础上,介绍了沙棘的育苗技术  相似文献   
9.
安徽省牛血吸虫病综合治理概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潘鑫  汪彤 《中国兽医寄生虫病》2007,15(3):62-62,F0003
安徽省是全国血吸虫病流行严重的湖区五省之一。经过几十年几代人坚持反复斗争,至“九五”末期,耕牛血吸虫病平均感染率为4.69%。“十五”期间,实施以查治病牛和“巩固清净区,突破轻疫区,压缩重疫区”的防治策略,至“十五”末期,耕牛血吸虫病平均感染率下降至3.61%,下降1.08个百分点。但血防形势仍很严峻,仍须继续努力,控制牛血吸虫病疫情,以实现国家控制血吸虫病流行的总目标。  相似文献   
10.
人工诱发鸡新城疫的攻毒条件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4周龄淮南麻黄鸡80羽随机平均分成4组:口鼻接种组、皮下接种组、肌肉接种组和空白对照组,分别用不同稀释度的NDV攻毒,观察攻毒结果并统计死亡情况。结果不同攻毒途径的致病性有差异,肌肉注射致病性最强,皮下注射次之,滴鼻滴口最弱。不同攻毒途径所需的攻毒剂量各不相同,滴鼻滴口所需的剂量最大,皮下注射次之,肌肉注射量最小。本文对造成不同攻毒途径致病性差异的原因进行了深入探讨。人工诱发新城疫,建议采用注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