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1篇
  1篇
综合类   9篇
园艺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研究了UV-B(280~320 nm)辐射与酸雨(AR)单一和复合胁迫对白菜生理特性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UV-B辐射增强与酸雨的单一处理下,使白菜叶绿素含量降低、蒸腾速率减小,并且下降幅度受UV-B辐射强度与酸雨pH值的影响,在二者的复合作用下,叶绿素含量、蒸腾速率的下降幅度明显高于单一因子作用;对类黄酮含量的影响,UV-B辐射和酸雨单一因子下有一定促进作用,而且二者的复合作用促进的效果更加的明显.UV-B辐射增强与酸雨的复合处理在影响白菜的品质这方面并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协同作用,可能因为在植物体内合成可溶性蛋白质、可溶性糖和Vc是非常复杂的生化反应,影响因素很多,所以仅考虑UV-B辐射与酸雨这两个因素是不行的,这方面还需要做进一步的调查和试验.  相似文献   
2.
高俊  汤莉莉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4):1926-1927,2068
以秦淮河南京市区段疏浚底泥为研究对象,将底泥按不同的比例进行土地投放,并进行盆栽试验,分析种植前后混合土样中的有机质、氮、磷、钾以及重金属含量的变化情况。盆栽试验结果表明,底泥中大量有机质分解将会增加混合土壤中有机质、氮和磷等养分的含量,施用后可以明显提高土壤有机质和氮含量,有利于培肥改土。综合速效钾与5种重金属元素对于小麦生长的影响,泥土比为1:3时底泥与农田土壤混合能达到最理想状态,按照这个比例将秦淮河底泥添加到农田中,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小麦的生长。  相似文献   
3.
施用秦淮河底泥对田间土壤及小麦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合理利用秦淮河河底淤泥。[方法]将秦淮河底泥与农田土按照4∶03、∶12、∶21、∶3、0∶4混匀进行发芽率试验和盆栽试验,研究施用秦淮河底泥对田间土壤及小麦生长的影响。[结果]加入少量的底泥能够提高小麦种子的发芽率;随着底泥用量的增加,发芽率呈下降趋势,芽高呈增长的趋势。当农田土与底泥比例为3∶1时,小麦的各项生长指标最好,但随着底泥用量的增加,小麦长势随之下降。秦淮河疏浚底泥中的有机质、全磷、有效磷和氮含量明显高于农田土。随着底泥用量的增加,盆栽后土壤中的总氮、全磷和有效磷含量增加。[结论]在农田土中适当地添加秦淮河疏浚底泥,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小麦的生长。  相似文献   
4.
不同磷水平处理下水稻田磷氮径流流失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不同磷水平处理下水稻田磷素及氮素的径流损失情况。结果表明,不同磷水平处理下稻田径流水中磷素的浓度随着施磷量的增加而显著增加,磷的径流损失量呈现相同趋势,在每公顷施磷量为0 kg、25 kg6、0 kg1、20 kg及240 kg的情况下,磷的当季径流损失量分别达到了125 g/hm^2、499 g/hm^2、939 g/hm^2、3 022 g/hm^2及5 974 g/hm^2。试验结果还表明,施氮肥后短期内若出现径流则氮素流失较多,但不同磷水平处理对于稻田径流水中氮素的浓度及损失量没有影响。几次径流中活性磷的浓度均有诱发附近水域水体富营养化的可能。  相似文献   
5.
西瓜—豆瓣菜高效栽培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为充分发挥大棚栽培的效益,提高复种指数,增加农民收入,试验总结出西瓜与豆瓣菜高效栽培模式,显著地提高经济效益,同时水旱轮作有效地克服了连作障碍。1茬口安排西瓜1月下旬育苗,3月上旬定植,5月中下旬开始采收,9月下旬采收结束;豆瓣菜9月上旬播种育苗,10月上旬定植,11月下旬至次年1月中下旬收获,2月上旬采收结束。该模式每亩平均  相似文献   
6.
三种水稻土对磷的吸附解吸特性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实验研究了三种不同水稻土磷等温吸附及解吸的情况,并对影响等温吸附特性的因素做了相关探讨。结果表明:三种水稻土磷吸附曲线与简单的Langmuir等温吸附方程极为吻合,磷的解吸曲线与Langmuir等温方程也具备较好的吻合性。供试样品的相关系数均达到显著水平。土壤物理性粘粒含量显著影响土壤最大吸磷量,但对土壤磷的解吸量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7.
田间试验表明,农田土壤中速效氮与速效磷的测定以取土壤水中测定值作为指标较为适宜。试验结果显示,土壤水中速效氮与速效磷的含量与农艺措施相关,采用土壤样品、振荡方法测定的土壤速效氮与速效磷的变化具有一定的滞后性,这可能与土壤对速效养分的吸附有关。  相似文献   
8.
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了磷肥施用量对稻麦轮作土壤中麦季磷素及氮素径流损失的影响。结果表明,麦季径流水中磷素的浓度随着施磷量的增加而显著增加,磷的径流损失量呈现相同趋势。每公顷施磷量为0、15、30、60、120kg时,磷的当季径流损失量分别达到了623、703、1062、2337、6823g·hm^-2。试验还表明,施磷水平对于麦季径流水中氮素的浓度及损失量无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党中央指出:"要迅速在全国上下造成一个重视农业、支援农业和发展农业的热潮,齐心合力把农业搞上去,"把农业搞上去已成为我国国情的大气候,如何把农业搞上去?中央提出:"三靠方针"即:一靠政策、二靠科学、三靠投入。靠政策有一定的局限性;靠投入有一定的制约性;只有靠科学,才有无限的广阔性。国务院最近决定,依靠科技兴农,推广科技成果,有识之士都感到科技兴农是发展中国农业后劲之后劲。但谁来普及科学种田的知识?  相似文献   
10.
一、正余的过去(人不停留、兔子不拉屎的地方)南通东部,黄海之滨,偏僻一角,有一块泥沙冲击而成的贫瘠地,俗称"通东大岸桥",这几个字过去在南通是贫穷、落后、愚昧的代名词,在这块贫瘠的土地上,划分为9个行政村,一个居委会,现有耕地面积30.57平方公里,总人口34076人,组成全省最小的自然镇。这个镇历史上老百姓以晒盐谋生,土地是盐碱地,这是曾经留下这样一首民谣"三天日晒白如霜,两天下雨水汪汪,斜沟高墩密如网,野草不生是荒荡",是人不停留,兔子不拉屎的鬼地方,这里的人民世世代代同贫困结下不解之缘。本世纪五六十年代,这儿仍然是"三穷三咸"即地穷、人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