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科学   57篇
  4篇
综合类   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为了实现振动深松作业时振频和振幅的无级调节,以适应不同物理性质的土壤进行深松作业,达到减阻深松、节省能耗的目的。为此,采用伺服油缸振动技术设计了一台可变频变幅的振动深松试验台,以测试不同土壤条件下振动深松的最佳工作参数,为振动深松机具的优化设计提供理论依据。试验结果表明:试验台最大振动幅度大于20mm,最大振动频率响应大于50Hz、振动频率0~30Hz、振动幅度0~10mm时,频率响应小于1dB,振幅误差小于4.2%,性能稳定且达到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2.
强紫外线照射、高温高湿及台风等外界条件对热带地区温室塑料薄膜的老化有显著影响,使其机械性能下降,破损严重。为延长薄膜的使用年限,对自然老化状态下薄膜的拉伸性能进行测试,以拉伸力、形变量、断点伸长率、拉伸强度为评价指标,比较不同使用时长、不同安装位置、不同安装形式的薄膜在自然状态下的老化程度。结果表明:0.15mm厚的薄膜使用8个月后拉伸性能有所下降,使用近3年后性能下降更明显;对比不同取样位置处的老化程度,得出卡簧卡槽的夹持会加速老化,0.15mm厚的薄膜使用8个月后夹持处断点伸长率衰减了60.8%,非夹持处断点伸长率仅衰减了12.4%;使用3年后夹持处的断点伸长率衰减了93.2%,非夹持处断点伸长率衰减了33.9%。测试与防护垫层一并安装的0.10mm的薄膜的拉伸性能可知:在垫层的防护下,0.10 mm厚的薄膜使用8个月后夹持处的断点伸长率衰减了2 7.3%,非夹持处的断点伸长率衰减了1 2.8%,夹持处与非夹持处的薄膜拉伸性能差异远低于0.15mm厚的薄膜。综上可知:卡簧卡槽的夹持会加速薄膜老化,垫层的存在可减缓薄膜因夹持带来的加速老化。  相似文献   
3.
通过微径流场模拟降雨试验,研究了我国南方暴雨条件下不同旱地耕作措施的坡耕地产流产沙情况,并设置了秸秆覆盖、横坡起垄、免耕和纵坡起垄4种南方最为常见的旱地表土耕作方式。在320mm/h的稳定降雨强度下,观测到华南保护性耕作研究区域壤质粘土的产流量与降雨时间符合线次或二次函数关系。由各处理的径流含沙量可知:秸秆覆盖是最有效的防治土壤侵蚀的方式;免耕其次;横坡垄作在降雨初期有一定程度的防治效果,但暴雨依旧会造成土壤结构的破坏;顺坡起垄的水土流失程度最大。分析土壤质地可知:流失的土壤大多为粒径小的粉粒和黏粒,暴雨不仅造成水土流失,也造成表层土壤质地的改变。该研究可为华南地区受暴雨侵蚀的坡耕地提供耕作模式价值相关参考。  相似文献   
4.
耕作方式对旱地红壤物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旋耕(RT)、深松(SS)、免耕(NT)3种耕作方式对南方旱地红壤物理特性的影响。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每处理重复三次,旋耕深度为20cm,深松深度为40cm。结果表明:与免耕相比,旋耕和深松降低了土壤密度和硬度,增加了土壤孔隙度。旋耕主要减少了5~10mm风干土的团聚体数量,从而降低了大团聚体的稳定性,对土壤扰动较大。深松处理在0.25~5mm粒径范围内团聚体含量最大,土壤团聚性好。不同耕作方式下土壤含水量由高到低的顺序为:免耕深松旋耕。深松处理可显著改善深层土壤结构,进而提高耕层土壤贮水潜力。随着土层加深,各处理土壤密度和硬度增大,孔隙度减小。收获后各处理土壤密度较播种前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孔隙度有所减小,经过一个生育期,各处理间差异呈减小趋势。结合该地区的土壤和生产条件,建议采用深松处理。  相似文献   
5.
为检验2BMZJ-4玉米免耕播种机在广东的适应性,对该机的播种均匀性、播量和地轮滑移率等指标进行了田间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当玉米种子三轴尺寸分别为8.2、9.0、5.6 mm,机组前进速度为0.81 m/s时,穴距合格率为96.67%,播深合格率为94.88%,漏播指数3.33%,重播指数为3.33%,实际播量为36.45 kg/hm~2,地轮滑移率为13.9%。该机具需要根据土壤情况进行调整,若调整得当,就能够满足广东玉米种植区精量播种的农艺要求。  相似文献   
6.
水培叶菜生产具有生长周期短、周转快,经济效益高等特点,在设施栽培中的生产规模不断的扩大。本文分析了水培叶菜生产的特点和自动化生产的需求,通过对国外自动化生产系统的研究,为我国水培叶菜自动化生产提出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7.
针对社会对大学生综合实践能力要求的不断提高,传统的实践教学培养体系已经不能适应新时期大学生创新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的要求,本文通过整合科研资源、发挥校企合作中生产企业的优势,就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培养体系进行了有益的研究与探讨,旨在培养农业机械化学生创新创业意识,提高综合实践能力,增强学生在就业中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8.
我国甘蔗生产机械化技术与设备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0引言我国是世界糖料生产大国,产糖量居世界第三位。甘蔗种植区域主要在广西、广东、云南、海南等省,种植面积达120万hm2。当前,蔗糖生产大国,如巴西、澳大利亚在蔗糖生产上基本实现了机械化,每吨蔗糖料的成本在70~80元左右,而我国甘蔗生产机械化程度比较低,基本上还是靠人工砍蔗,每吨生产成本在110~150元,比世界先进水平高出了近一倍。以湛江农垦的甘蔗生产为例,除了全面推广机械犁耙整地外,其余作业环节,有的是局部采用机械操作,而大部分作业仍是传统的人工操作,劳动强度大,工效低。尤其是甘蔗种植和收获两大环节,花费的人力、财力较大,…  相似文献   
9.
广东农业机械化对种植业的贡献率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研究农业机械化在农业和农村经济中的量化效果,在分析广东农业机械化特点的基础上,用项目有无比较法测算了广东农业机械化贡献率,并对结果与成因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998年,广东农业机械化贡献率为11.18%,特别是在产业结构调整和劳动力收入的情况下,农业机械化的贡献作用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0.
甘蔗收割机物流虚拟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PRO/E和ADAMS虚拟样机技术对甘蔗收割机的整机及关键部件进行动力学仿真,分别对扶起装置、切割装置、夹持输送装置、铺放输送装置和剥叶装置等关键技术进行虚拟试验,研究了各部件收获甘蔗时的物流过程。通过高速摄影试验,分析扶起装置与夹持输送装置衔接过程并进行了田间试验验证。结果表明,虚拟样机能够顺利实现甘蔗的扶起、切割、夹持输送、铺放输送和剥叶等工序,可为生产物理样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