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8篇
综合类   6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8年   1篇
  1957年   3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1.
栽培连作稻地区,有些群众反映,稻田翻耕后栽培连作晚稻的效果并不好。为了明确稻田翻耕后对连作晚稻生育的影响,以便进一步肯定不同翻耕技术的效果,1955年7—11月我们在浙江栽培连作稻老区余姚县,选择当地有代表性的方桥、黄湖、乌山、冷江等四个乡,进行了一些调查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2.
(1)稻田轮种棉花期间,土壤有机质含量有减低的趋势,但土壤代换性盐基总量及速效磷的合量均增高。轮种水稻期间,土壤有机质又有增加的趋向,而代换性盐基总量及速效磷则渐次减低。此外,土壤中铵态氮则有增多的趋势。(2)稻棉轮种能增强水稻的生长势,提高水稻的产量。根据对比试验及统计资料,一般比连种区增产9%左右。(3)稻田轮种棉花后,冬作绿肥生长良好, 鲜草产量比一般连种稻田增加70%以上。(4)在保证增产的前提下,轮种区的水稻基肥用量,一般可比连作稻区节省40%左右,而轮种区的绿肥产量又能增加,因此可自轮种田内割出60%的绿肥鲜草,作为其他稻田的基肥,而达到全面增产的目的,这在目前肥料普遍不足的情况下有其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李实烨  孔万根 《土壤》1978,10(2):44-44
浙江省冬季经常多雨,间断出现"烂冬"情况(冬作生长期间降雨量可达700-1000毫米),田湿、土烂,严重影响冬作生长。  相似文献   
4.
 在浙江南部黄岩县进行十年(1974-1983)定位研究结果指出,稻田连年种植“大麦双季稻”三熟制在采取化学氮肥配合有机肥施用的条件下,可以保持稳定高产,年平均粮食收获量达到亩产1000公斤左右;同时土壤腐殖质数量略有积累,品质有所改善,土壤结构稳定和微团聚体组成良好而且在土壤剖面上也未出现明显的特异征状。由上证明,“大麦双季稻”是一种比较有效而可行的多熟种植方式。它既能生产多量粮食,也能为啤酒工业及饲料加工业提供一定数量的原料而获得适当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
冬耕提高土壤肥力的作用,已有一定理论基础,但在水田中冬耕对土壤理化性质及水稻生育的影响,还很少看到具体的报导。为此,我们在浙江余姚群众原有稻田冬耕习惯的双季稻地区,进行了一些有关的研究工作,希望积累部分具体资料,为进一步研究稻田耕作法提供依据与参考。  相似文献   
6.
施用不同肥料对稻田作物产量与土壤肥力的长期影响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10年长期施肥的定位试验结果表明:与不施肥区相比,单施猪厩肥的增产率为13.6%,施用NPK肥的为32.7%,NPK化肥和猪厩肥配施的增产率达42.5%.年施N 315 kg/hm2基本可以维持氮素平衡,肥料氮的利用率27.3%~37.3%.磷肥的利用率在25%左右.年施K2O 329.25 kg/hm2仍不能消除土壤钾的亏缺,土壤全钾含量下降18.9%,但土壤速效钾却有大幅提高.连年施用猪厩肥改善了土壤容重、土壤孔隙度等土壤物理性质.  相似文献   
7.
稻田长期连种三熟粮食作物持续增产若干机理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我国东南沿海浙江省台州市路桥区马铺农场,进行了连种20年粮食三熟制的定位研究。结果表明:谷物产量能持续增长,年均亩产可达1031kg。分析持续增产的若干机理,主要为更换作物品种,将常规晚稻抱成杂交稻后稻谷产量在17年内提高3-4成;对农田常年投入足量有机肥可保持土壤肥力的相对稳定,促进土壤有机质积累与更新及氮磷养分有效化;采用有机肥和化肥配合施用可使谷物氮肥效应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8.
9.
吨粮田土壤的培育和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0.
一.引言浙江省钱塘江上游地区,包括金华、建德二专区所属的大部分及临安、新登、富阳、馀杭等县,至少约有六、七百万亩水稻田普遍探用石灰作为肥料。在这些地区的稻田土壤一般多为红壤性母质,故缺乏石灰。栽培水稻又常用未腐熟的有机质肥料如青刈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