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1篇
农学   4篇
  2篇
综合类   5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针对鸡粪中泰乐菌素污染严重的问题,通过向鸡粪中添加1%(A1)和5%(A5)的腐植酸避光培养30 d,分析鸡粪中泰乐菌素、pH值和电导率随时间变化的情况,以探究腐植酸对泰乐菌素降解以及对鸡粪pH和电导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腐植酸对鸡粪pH无显著影响;添加1%腐植酸对鸡粪电导率下降和泰乐菌素降解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通过重金属分级提取和生物可给性体外模拟试验,研究了腐植酸钾对污染土壤中铅化学形态组成、生物可给性及基于生物可给性的健康风险评价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比例的腐植酸钾均可显著提高铅污染土壤的pH值和有机质含量,且随着添加量的增大而升高;添加腐植酸钾可显著降低土壤中弱酸提取态铅和可还原态铅含量,增加可氧化态铅和残渣态铅含量,其影响随添加量的增大而增强;土壤中铅的生物可给性随腐植酸钾添加量的增加而显著降低;基于生物可给性的人体健康风险评价显示,经口摄入铅污染土壤造成的危害水平随着腐植酸钾添加量的增大而显著降低,且儿童危害商(非致癌风险)高于成人,约为成人的1.8倍;土壤中铅的安全含量限值随腐植酸钾添加量的增大而增大,非敏感用地高于敏感用地。研究表明,腐植酸钾可有效降低铅污染土壤中铅的健康风险和生态风险,可用于铅污染土壤的修复。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城郊污灌土壤-小麦体系中重金属Cu、Cd、Cr、Pb和Zn的迁移富集特征及潜在健康风险,选取北京城郊污灌区24块代表性小麦(Triticum aestivum)样地,运用高分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HR-ICP-MS)测定了土壤及小麦籽粒中消解态Cu、Cd、Cr、Pb和Zn含量.结果表明,污灌土壤中Cu、Cd、...  相似文献   
4.
笔者进行单作、间作条件下伴矿景天(Sedum plumbizincicola)Cd、As浓度对比,并在此基础上施加不同复配方式的绿色螯合剂,分析其对豌豆(Pisum sativum L.)的生长情况以及对Cd、As富集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不施加绿色螯合剂条件下,与豌豆间作后伴矿景天地上部对Cd、As的吸收显著增加;IDS-TA、PASP-TA能同时增加伴矿景天Cd、As浓度,Cd浓度分别提高了6.60倍、2.93倍,As浓度分别提高2.34倍、1.27倍,IDS-TA能同时降低豌豆植株Cd、As浓度;除IDS-MA外,其余处理组均不同程度的同时增加土壤Cd、As有效态,其中以IDS-TA处理组Cd、As有效态增加率最高。依据研究结果,IDS-TA可在不影响豌豆正常生长和不增加豌豆Cd、As浓度情况下,对伴矿景天植物修复Cd、As起到强化作用,可为珠三角污染菜地土壤Cd、As植物修复的活化剂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为了明确氯吡脲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行为及有机质对该过程的影响,采用振荡平衡法研究氯吡脲在有机质含量不同的2种土壤中的吸附-解吸行为。结果表明:拟二级动力学能够最好地拟合吸附动力学过程,且R2为0.9999。在2种土壤中氯吡脲的吸附解吸等温线均呈非线性,Freundlich方程可以对吸附解吸数据有着较好的拟合,且高有机质土壤的吸附容量远大于低有机质土壤,但解吸过程中存在迟滞现象。通过比较表明,有机质存在时以有机质吸附为主,无机矿物吸附很弱,且有机质能够显著增加氯吡脲的吸附容量。同时,高有机质土壤解吸过程存在显著的迟滞行为,平均为0.6273,而在低有机质土壤中迟滞系数存在负值,表明有机质能够加强对氯吡脲的固定,降低其继续迁移转化的风险。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城郊污灌土壤-小麦体系中重金属Cu、Cd、Cr、Pb和Zn的迁移富集特征及潜在健康风险,选取北京城郊污灌区24块代表性小麦(Triticumaestivum)样地,运用高分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HR-ICP-MS)测定了土壤及小麦籽粒中消解态Cu、Cd、Cr、Pb和Zn含量。结果表明,污灌土壤中Cu、Cd、Cr、Pb和Zn的均值含量分别为26.51、0.24、101.29、28.04mg.kg-1和85.59mg.kg-1,高于北京土壤元素背景值,已出现积累现象;小麦籽粒中5种重金属含量顺序为Zn(52.38mg.kg-1)〉Cu(6.09mg.kg-1)〉C(r4.62mg.kg-1)〉Pb(0.17mg.kg-1)〉Cd(0.04mg.kg-1),其中Cr、Zn含量超出国家标准限值,食品安全需引起关注。在以污灌区小麦粉为主要食源条件下,健康风险评价显示:北京城郊污灌区单一重金属风险系数(HQ)尚未达到显著水平,但是郊区成人和儿童的5种重金属综合健康风险均大于1,4种不同人群的风险系数(HQ)和风险指数(HI)有相同的影响顺序,即郊区儿童〉郊区成人〉城区儿童〉城区成人;5种重金属中,Cr所占风险比例最小,由Cu和Zn所引起的健康风险所占比例最高。表明对北京城郊污灌区小麦籽粒主要消费区域和流通渠道以及由此引发的居民(尤其郊区儿童和成人)重金属健康风险需要予以关注,预防食品安全危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聚丙烯酰胺(PAM)作为一种性能优良的高分子聚合物,近年来广泛应用于农业水土保持及土壤改良。通过文献调研,在综述PAM对土壤中重金属作用及机理基础上,分析了其对土壤重金属污染植物修复的应用潜力:(1)PAM及其改性产物施用于土壤后可吸附特定的重金属离子,降低重金属对植物的毒害作用,但效果受pH值、温度等条件影响;(2)PAM在改善土壤理化性质的同时,可通过吸附、螯合及络合等作用抑制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从而改善修复植物的生长条件。尽管PAM降解产物之一的丙烯酰胺单体(AMD)具有神经毒性,但是通过调节施加方式及引入降解微生物等方法可以避免PAM降解对土壤产生不良影响,进而将健康风险控制在安全范围内。因此,PAM是环境友好的重金属污染土壤植物修复促进剂,且其环境风险可控。  相似文献   
8.
基于文献计量的Cr污染土壤修复发展历程剖析(2001-2015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借助Web of Science,利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定量分析了2001—2015年15年间发表的与Cr污染土壤修复相关的文献,研究了Cr污染土壤修复在不同时期(2001—2005、2006—2010、2011—2015年)的发展与演变,对比了不同阶段Cr污染土壤修复技术发展的异同点.文献计量分析显示,Cr污染土壤修复历程由早期的以电动力修复、生物修复主导的应用可行性研究,逐渐转向土壤淋洗修复、钝化还原修复以及以筛选修复菌种与修复植物为核心的生物修复技术研究时期,进而向多技术联合修复、新技术和新材料的探索研究阶段发展,学科交叉融合不断增强.Cr污染土壤修复技术3个阶段的研究内容由少至多,由浅入深,材料功能优化和环境友好化日益成为研究的驱动力.历经数十年发展后,以负载和纳米化为特征的新型修复材料制备及应用将成为下一阶段的研究重点,而修复技术的深度融合与地域化适应将是修复技术实际应用中需要突破的瓶颈.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晋中盆地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及来源,测定了302个土壤样品中Pb、Cr、Cd、As和Hg五种重金属的含量,采用多元统计方法、地统计学方法和随机森林模型,分析了盆地内土壤重金属的污染状况和污染来源。结果表明:五种重金属含量均值都高于山西省背景值含量,其中As和Cr含量均值接近山西省背景值含量,Pb略高于山西土壤背景值、Cd和Hg则存在明显超标,其中Hg和Cd分别有11. 5%和60. 0%的样点超过国家土壤质量二级标准。源解析结果显示:As和Cr主要来源于土壤母质等自然源,Pb、Cd和Hg主要来源于工、农业生产等人为源。随机森林结果显示:影响Cd含量的主要因素重要性排序依次为土壤有机质含量、人均工业产值和土壤全氮含量,说明Cd的积累受工业活动和农业活动中化肥施用的共同影响;影响Hg含量的主要因素重要性排序依次为人均工业产值和污染企业距离,说明Hg主要来源于工业污染活动;影响Pb含量的主要因素重要性排序依次为道路距离、人均工业产值和污染企业距离,说明Pb既受交通运输的影响又受工业活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通过重金属分级提取和生物可给性体外模拟试验,研究了腐植酸钾对污染土壤中铅化学形态组成、生物可给性及基于生物可给性的健康风险评价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比例的腐植酸钾均可显著提高铅污染土壤的pH值和有机质含量,且随着添加量的增大而升高;添加腐植酸钾可显著降低土壤中弱酸提取态铅和可还原态铅含量,增加可氧化态铅和残渣态铅含量,其影响随添加量的增大而增强;土壤中铅的生物可给性随腐植酸钾添加量的增加而显著降低;基于生物可给性的人体健康风险评价显示,经口摄入铅污染土壤造成的危害水平随着腐植酸钾添加量的增大而显著降低,且儿童危害商(非致癌风险)高于成人,约为成人的1.8倍;土壤中铅的安全含量限值随腐植酸钾添加量的增大而增大,非敏感用地高于敏感用地。研究表明,腐植酸钾可有效降低铅污染土壤中铅的健康风险和生态风险,可用于铅污染土壤的修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