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基础科学   2篇
  1篇
综合类   4篇
畜牧兽医   1篇
  2015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保水剂在农业改土节水中的效应研究   总被引:40,自引:1,他引:40  
综合模拟和田间试验,比较研究了保水剂在改良土壤结构、保持土壤水分和节水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分析了保水剂对不同作物效应、保水剂对马铃薯应用效果。研究表明,保水剂能有效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保水和释水能力;能有效促进作物生长、增加作物产量和提高水分利用效率。文中还讨论了保水剂应用的发展趋势和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
四川部分地区猪流行性腹泻的分子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对四川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开展了分子流行病学调查。参照毒株CV777的M基因序列,设计1对特异性引物(预期扩增大小为392bp),建立了快速检测PEDV的RT-PCR技术,对四川9个地区规模化猪场的75份仔猪腹泻病料进行检测与分析。再根据S基因的变异区域设计1对引物(扩增大小为947bp),选择扩增了四川9个地区的代表样品的S基因序列,并进行了进化与变异分析。结果显示,建立了检测PEDV的M基因的RT-PCR技术,并确定了最佳反应条件和反应体系,用该方法检测了四川75份腹泻病料,检出64份PEDV阳性,PEDV阳性检出率为86.67%,结果显示PEDV在四川地区发病季节除冬春季外,近年夏季也呈高发趋势。四川9株PEDV的S基因的核苷酸同源性为95.9%~100%,氨基酸同源性为95.1%~100%,四川毒株与14个国内外参考毒株的核苷酸同源性和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84.6%~99.5%和84.2%~99.5%;四川流行毒株的S基因(S蛋白)存在碱基(氨基酸)缺失和插入现象。结果表明,本研究从分子流行病学角度证实了四川部分地区PEDV的流行与变异情况,为指导该地区PEDV科学防控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
木质素改性研究对于造纸业的节能减排具有重要意义。基于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搜索1998~2009年木质素改性研究的相关论文,运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对论文的刊载时间、期刊分布、合作度及合著率、研究机构、改性方法研究情况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分析评价了近10年间木质素改性的研究,为了解和把握该领域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长江中下游浅水湖泊表层沉积物对氨氮的吸附特征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在室内模拟条件下,研究了长江中下游浅水湖泊13个表层沉积物对氨氮的吸附动力学和热力学特征,并分析了沉积物理化性质对氨氮吸附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①沉积物对氨氮的吸附主要在前2h内完成,之后逐渐达到吸附平衡;用多个模型对实验结果进行模拟,除一级反应动力学模型外,其他模型拟合的效果都较好;②用Henry方程能很好地模拟低浓度条件下沉积物对氨氮的吸附,沉积物对氨氮的吸附-解吸平衡浓度变化较大,为0.60 ̄2.77mg·L-1;③用Langmuir模型对吸附热力学的实验结果进行拟合,达到显著水平,沉积物对氨氮的最大吸附量为294.11~1466.67mg·kg-1;④沉积物对氨氮的最大吸附量Q_(max)取决于沉积物对氨氮的总最大吸附量Qd Qmax,而沉积物对氨氮的吸附-解吸平衡浓度X0则取决于沉积物对氨氮的本底吸附量Qd;⑤Qmax和Qd Qmax与沉积物的OM和CEC呈正相关关系,与总氮、总磷和小于0.01mm的粒度分布均呈较差的负相关关系;X0和Qd与沉积物OM、CEC、总氮、总磷和小于0.01mm的粒度分布均呈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5.
针对延吉市水资源开发利用、保护治理和规划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全国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积累的实践经验,研究并提出延吉市节水型社会建设任务、评价指标体系和保障措施等。初步形成以总量控制、定额管理、水权交易为主的节水运行机制,在总水量控制和经济诱因的驱使下,使各类用水户有了自主节水的动力,改变了传统的以行政手段和方式为主推动节水的模式,在有限的水资源条件下,取得了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保护双赢的局面。  相似文献   
6.
腐植酸肥料应用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腐植酸虽然不能直接提供作物所需的营养,必须与施肥和其它农业技术措施结合起来才能发挥增产作用,但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应将腐植酸广泛应用于农业,并成为保护和治理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降低污染、改善作物品质等的重要生产资料。  相似文献   
7.
我国氮素污染问题日益严重,而传统脱氮工艺流程长,氧耗大,反硝化碳源不足,脱氮效果低.亚硝化-厌氧氨氧化串联工艺是目前最经济、最简洁的生物脱氮工艺,非常适用于低C/N废水的处理,与传统方法相比,该工艺有明显的优点,如低能耗、无需外加有机碳源、低污泥产量等.随着基础研究的逐渐深入,各国学者开始将研究视角转向该工艺的实际应用.本文在首先介绍了亚硝化和厌氧氨氧化工艺原理及亚硝化细菌、厌氧氨氧化菌生化特性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近期亚硝化-厌氧氨氧化串联工艺在污泥消化上清液、垃圾渗滤液等实际高氮低碳废水处理中应用的现状,并指出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8.
采用固相萃取-气相色谱,氢火焰检测器(SPE—GC/FID)方法,研究了沈阳周边典型污灌区10个地下水样品中直链烷烃的污染特征及分布规律。结果表明,污灌区地下水已经受到不同程度的直链烷烃污染,毗邻沈阳城区的S4-S74个采样点直链烷烃平均浓度高达138.58μg·L^-1,是其他各点平均浓度的34.4倍。从分布规律上看,不同碳链长度的直链烷烃浓度呈正态分布趋势,基本在C16-C17处出现峰值。可能的原因是长期的污水灌溉和城市工业活动导致了地下水中直链烷烃污染,而烷烃自身理化性质、微生物降解作用和直链烷烃在包气带中的迁移作用促成了不同碳链长度烷烃呈现正态分布的趋势。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