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1篇
综合类   1篇
畜牧兽医   4篇
园艺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以青海省海南州贵德县拉鸡山地区植物群落为研究对象,从海拔3100~3920m,划分为9个海拔梯度,研究了植物生物量及物种丰富度沿海拔梯度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阳坡地上生物量与物种丰富度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r=0.564,P<0.01),总生物量与根冠比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r=0.714,P<0.01);海拔与地上生物量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r=-0.773,P<0.01),与地下生物量、总生物量、根冠比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r=0.769、r=0.753、r=0.692,P<0.01)。阴坡植物群落总生物量与地上生物量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r=0.495,P<0.05),与地下生物量之间成极显著正相关关系(r=0.960,P<0.01),与海拔呈极显著负相关(r=-0.519,P<0.01);根冠比与地上生物量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r=-0.631,P<0.01)。地上生物量与海拔呈极显著负相关(r=-0.678,P<0.01)。  相似文献   
2.
以青藏高原特有药用及观赏植物绿绒蒿(Meconopsis)为材料,通过机械摩擦、不同水温、红光照射时间和不同浓度的赤霉素处理以及不同栽培介质研究了其萌发特性,以寻找其繁殖环节中的主要限制因素,为大规模育苗提供可行依据。结果表明:多刺绿绒蒿和总状绿绒蒿分别用30℃和40℃的蒸馏水浸泡1天可提高萌发率;机械摩擦和赤霉素浸泡可使总状绿绒蒿种子发芽数和露白个数增多;红光照射30min可使多刺绿绒蒿种子萌发率提高,照射2d可使总状绿绒蒿种子萌发率提高,照射60min可使红花和全缘绿绒蒿种子萌发率提高;500mg/kg的赤霉素对多刺和红花绿绒蒿种子的萌发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济南市大田土壤盐渍化状况,以济南市6个区县为研究区,依据本地土壤图,按8种不同类型盐渍化土壤进行采样,分析各辖区土壤样品盐渍化类型、水溶性盐含量,研究结果表明:济南市大田土壤盐渍化类型为硫酸盐盐化潮土;济南市大田土壤盐渍化程度较低,但存在中、重度盐渍化现象;与其他区相比,济阳区出现的盐渍化程度较严重,这与济阳区所处地理位置有重要关系。  相似文献   
4.
西宁市土地利用效益与新型城镇化耦合协调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和新型城镇化内涵的分析,建立西宁市土地利用效率和新型城镇化耦合协调指标体系,用熵权法计算了各指标权重,结合耦合度、协调度模型计算了西宁市耦合度和协调度。结果表明:2000—2013年西宁市土地利用效益和新型城镇化综合指数不断升高,土地利用效益相对发展趋势为"超前—滞后"型;土地利用效益和新型城镇化耦合演变过程处于颉颃阶段,由低强度向高强度耦合发展;土地利用效益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度总体呈上升趋势,具有逐步优化的趋势。西宁市作为土地资源稀缺的河谷型城市,随着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土地资源紧缺的矛盾将长期存在。今后的发展中应更加注重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合理布局城市结构,从而促进新型城镇化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高寒草甸是青藏高原广泛分布的主要植被类型之一,约占青藏高原可利用草地的50%。深入研究该类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保护和建设本地区的生态环境,实现区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不仅对青藏高原本身、而且对全国的可持续发展有重大战略意义。本文主要综述了国内外对植物吸收不同形态氮的研究进展,旨在为青藏高原高寒草甸退化草地的植被恢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采用室内培养法观察了不同浓度的NaCl及NaCl+Na_2CO_3混合溶液胁迫条件下‘同德’老芒麦(Elymus sibircus‘Tong de’)种子的发芽率及胚根和胚芽的生长状况。结果表明,Na+浓度为15 mmol·L-1时,NaCl+Na_2CO_3胁迫下发芽率显著高于对照。随着各种盐溶液浓度的升高,胚根的生长均呈下降趋势,因此可以用胚根的生长长度来判断‘同德’老芒麦种子萌发对盐的抗性强弱。  相似文献   
7.
氮循环及植物对氮素吸收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氮是植物需求量最大的矿质营养元素,是植物正常生长发育所必需的营养元素之一,同时,氮又是农业生产和生态系统生长发育最受限制的营养元素之一。植物对氮素的选择和吸收利用均受其种类本身、生长环境、氮素形态等多因素的影响。本文就生态系统中氮素循环及植物对氮素吸收利用特点进行了综述和讨论,并结合国内外在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对其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