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科学   8篇
  2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蒜种体入土后的直立度控制技术是影响大蒜播种机播种质量的关键技术之一。为此,根据吊蓝移栽机原理,设计了一种偏心式大蒜直立栽种器,并提出一种逆向设计扇形打开器的方法。样机试验表明:在栽种速度0.2m/s、圆盘栽种半径165mm、栽种株距130mm条件下,直立栽种率在98%以上,满足大蒜机械化播种要求,扇形打开器与设计吻合;不足之处在于:整个机械结构尺寸方面还需进一步优化设计。该研究为大蒜直立栽种器的设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
大蒜种体入土后的直立栽种条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蒜种体入土后的直立度控制技术是影响大蒜栽种机栽种质量的关键技术之一。基于国内大蒜栽种农艺要求,将吊篮式移栽机原理作为大蒜栽种机栽植系统设计基础,对大蒜栽种机栽植系统特征参数和成穴参数进行研究,并在ADAMS系统环境下,对大蒜栽种机栽植系统运动轨迹进行模拟和分析,得出大蒜种体入土后的直立栽种条件:1λ1,且机组前进速度不影响λ大小;2大蒜栽植系统形成的种穴满足大蒜直立栽种对种穴参数的要求;3机组前进速度不影响种穴形成。  相似文献   
3.
我国大蒜机械化生产现状及发展思路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是世界上最主要的大蒜生产国和出口国,实现大蒜机械化生产,对于提高我国大蒜产业国际竞争力、减轻劳动强度和增加农民收入等具有重要意义。为此,通过对近年国内外大蒜播种机和大蒜收获机研究进展情况进行分析,发现我国大蒜播种和收获存在着农机落后于农艺、播种落后于收获的问题,并根据生产现状,提出农机农艺融合、播种服务收获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切割长度对天然牧草青贮品质的影响,试验以呼伦贝尔草甸草原天然草地牧草为原料,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分别设置天然牧草不同切割长度(≥1~5 cm、≥5~10 cm、≥10~15 cm)为试验组(A_1、A_2、A_3),设置无任何处理(未切短)的天然牧草作为对照组(CK)进行青贮试验,青贮60 d后进行青贮饲料的感官品质评价、营养品质和发酵品质测定。结果表明:在感官品质评价上,切短处理组的综合得分明显高于CK;A_2和A_3的粗蛋白(CP)含量显著高于CK(P0.05),而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显著低于CK(P0.05);切短处理组的pH值和氨态氮占总氮比例(NH_3-N/TN)均显著低于CK(P0.05),而乳酸(LA)含量显著高于CK(P0.05),A_2和A_3的丁酸(BA)含量显著低于A_1和CK(P0.05);A_2和A_3的V-Score得分均高于90分,并且大于A_1和CK。说明切短处理可以改善天然牧草青贮营养品质及发酵品质,切割长度为≥5~15 cm时青贮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5.
6.
针对传统花生播种机穴播器工作过程中播种深度调节过程繁琐的问题,设计一种可根据土壤含水率变化做出相应深度调节的播种装置。通过分析调节过程中推杆机构运动轨迹,明确调节深度与转臂角度变化关系,结合花生播深自动控制系统,使穴播器在机具工作过程中可根据土壤含水率变化实现无级调节。选取土壤含水率范围、设置播种深度、机具前进速度为试验因素,播种深度合格率为试验指标进行田间试验,采用Design expert软件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明确各因素对试验指标影响规律,并得出回归曲线方程。试验结果表明:播种深度控制过程中调节效果良好,土壤含水率范围为14%~17%、设定播种深度为3.5 mm、机具前进速度为4 km/h情况下,播种深度具有很好的一致性。当土壤含水率为15.83%,设定播种深度为3.18 mm,机具前进速度为3.91 km/h时,播种深度合格率为最大值98.19%,符合相关国家标准及花生种植农艺要求,为花生精准播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根茎类作物收获机自动对行系统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国内根茎类作物收获机械自动化水平低、劳动强度大、对行功能缺失、明薯率低、伤薯率高和漏挖率高等问题,以4UGS2型双行薯类收获机为载体,以垄行截面走向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机械、液压和电子控制等领域关键技术,设计了一种自动对行系统。该系统包括地垄仿形机构、牵引机构、液压系统和控制系统,采用基于PID的速度控制模式实现收获机作业路线实时调整,从而实现收获机行进过程中的自动对行功能,进一步提高了薯类作物收获机械自动化水平。田间收获试验表明:薯类收获机安装自动对行系统后,其平均明薯率为 97.25%,平均伤薯率为1.44%,平均漏挖率为1.57%。通过与人工对行收获试验对比可知,平均明薯率提升了2.16个百分点,平均伤薯率降低了1.40个百分点,平均漏挖率降低了1.81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8.
4UGS2型双行甘薯收获机的研制   总被引:10,自引:5,他引:5  
针对国内甘薯收获机械自动化水平低、挖掘阻力大、易堵塞、土薯分离效果差、生产效率低等突出问题,充分考虑甘薯自身生理性状,根据甘薯体型大、皮薄、结薯深和甘薯秧蔓匍匐缠绕严重等特点,设计研发了4UGS2型双行甘薯收获机,挖掘机构的防堵设计可有效保证土壤顺畅流动,减轻秧茎或杂草搭缠,从而降低作业阻力;两级土薯分离装置、主动型抖动装置和土薯分离装置速度配比优化设计,可以提高明薯率和降低破皮率,保证更有效的土薯分离效果;自动对行装置和自动挖深调控装置的研究,可进一步提高甘薯作物收获机械自动化水平和作业性能。田间收获试验表明:该机型对土质松软、板结较少的垄作旱地适应性较好,拖拉机前进速度为1.40 m/s时,其明薯率达97.40%,伤薯率达1.85%,破皮率达1.83%,可靠性为95%,生产率达0.80 hm~2/h。设计机型的各项性能指标优于传统机型,其明薯率提高6.23个百分点,伤薯率降低4.11个百分点,破皮率降低3.11个百分点,生产率提高0.19 hm~2/h。该机型工作稳定可靠、作业效果好、生产效率较高。该研究可为其他薯类收获机械智能化收获技术研发提供有效借鉴。  相似文献   
9.
小型大蒜联合收获机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文艺  张华  张志起  周进  崔中凯 《农机化研究》2016,(11):186-189,203
针对大蒜收获难、劳动强度高、各地种植模式不统一的问题,设计了一种适合中小地块的小型大蒜联合收获机,并阐述了该机的总体配置及主要部件的结构。该机主要由行走底盘、传动系统、扶禾装置、挖掘装置、夹持装置、蒜秧定位装置、切割装置、横向输送装置、集蒜箱及液压系统等组成,可一次完成大蒜挖掘、夹持输送、切茎、蒜头收集和蒜秧抛送等工作。田间试验表明:收净率达到98.4%,损伤率0.65%,总损失率2.25%,生产率为0.035hm2/h;具有体积小、结构紧凑、操作方便、损伤率小等特点,为提高大蒜机械化收获水平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0.
山东省甘薯生产机械现状及发展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山东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薯类产业创新团队调研资料,阐述了甘薯生产过程中育苗、耕整起垄、移栽、收获等主要环节生产机械应用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从农机农艺融合、重点生产环节突破、甘薯生产企业、政策因素等方面提出相关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