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科学   4篇
  5篇
综合类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目的】探究松木材挥发性物质对台湾乳白蚁嗅觉行为的影响,为研发高效诱集剂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运用索氏提取和固相微萃取两种样品前处理方法提取松木材中的挥发性成分,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分析挥发性物质的化学组成;从鉴定出的物质中选择8种化合物,使用四臂嗅觉仪进行台湾乳白蚁嗅觉行为试验。【结果】采用索氏提取和固相微萃取前处理方法分别从松木材中鉴定出45和27种组分。从两种方法鉴定出的化合物中选取8种化合物(α-松油醇、马鞭草烯醇、乙酸龙脑酯、雪松醇、α-蒎烯、桃金娘烯醛、乙酸松油酯和长叶烯)进行台湾乳白蚁嗅觉行为试验,双向竞争试验结果,在1.00 mg/mL质量浓度下长叶烯、雪松醇、马鞭草烯醇和桃金娘烯醛对台湾乳白蚁均具有引诱作用;乙酸龙脑酯和α-松油醇对台湾乳白蚁具有趋避作用;α-蒎烯和乙酸松油酯对台湾乳白蚁的趋性不明显;四向竞争试验结果,不同质量浓度的化合物对台湾乳白蚁的引诱程度不同。【结论】松木材中存在的挥发性成分长叶烯、雪松醇、马鞭草烯醇和桃金娘烯醛对台湾乳白蚁均具有引诱作用,具有开发应用于白蚁饵剂的潜力。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不同波长杀虫灯对草地贪夜蛾田间诱杀效果。方法:选用368nm、384nm、405nm和448nm4个单波长杀虫灯,以黑光灯和频振式杀虫灯为对照进行试验。结果:368nm单波长杀虫灯对草地贪夜蛾成虫诱杀效果显著高于384nm、405nm和448nm杀虫灯及黑光灯和频振式杀虫灯。试验结果对于利用或研制杀虫灯诱杀草地贪夜蛾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3.
为探究橡副珠蜡蚧分泌物中哪种物质对黑褐举腹蚁、黑头酸臭蚁和副珠蜡蚧阔柄跳小蜂有引诱作用,从橡副珠蜡蚧整头虫蜡泌物样本中检测到45个组分,取其中5种挥发成分,用"Y"型嗅觉仪在实验室测试5种挥发成分对黑褐举腹蚁、黑头酸臭蚁和副珠蜡蚧阔柄跳小蜂的引诱作用,结果表明:二十八烷醇和2,4-二叔丁基酚对黑褐举腹蚁均有引诱作用,但二十八烷醇引诱作用高于2,4-二叔丁基酚对黑褐举腹蚁的引诱作用;棕榈酸乙酯对黑头酸臭蚁有引诱作用;二十八烷醇和棕榈酸乙酯对副珠蜡蚧阔柄跳小蜂均有引诱作用,但二十八烷醇对副珠蜡蚧阔柄跳小蜂的引诱作用高于棕榈酸乙酯对副珠蜡蚧阔柄跳小蜂的引诱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草地贪夜蛾是2019年迁入我国危害玉米等作物的重大害虫,为筛选对草地贪夜蛾防治效果较好的杀虫剂,开展了14种药剂共19个处理对玉米草地贪夜蛾田间药效防治试验。[方法]在玉米喇叭口期,采用药剂对水全株喷雾施药1次,药后1、3、5、7d(生物制剂增加第14d)评价防治效果。[结果]药后第1d,10.07%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微乳剂+150g/L茚虫威乳油、20%甲氰菊酯乳油、10.07%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微乳剂+10%虫螨腈悬浮剂处理速效性防效好,分别为94.13%、93.60%、92.96%。药后第3d,200g/L氯虫笨甲酰胺悬浮剂+10%氟啶尿乳油、10.07%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微乳剂+150g/L茚虫威乳油、5%高效氯氟氰菊酯微乳剂+10%四氯虫酰胺悬浮剂、10.07%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微乳剂+10%虫螨腈悬浮剂、10.07%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微乳剂+10%虱螨脲悬浮剂、20%甲氰菊酯乳油和10.07%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微乳剂防效均在90%以上。药后第7d,10.07%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微乳剂+150g/L茚虫威乳油、10.07%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微乳剂+10%虫螨腈悬浮剂、10.07%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微乳剂+10%虱螨脲悬浮剂、5%高效氯氟氰菊酯微乳剂+10%四氯虫酰胺悬浮剂、10%虱螨脲悬浮剂防效为87.48%、85.51%、83.91%、83.91%、81.61%,表现出持效性较好的防治效果。上述药剂处理对草地贪夜蛾具有很好防治效果,具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气力式无人机水稻撒播装置的设计与参数优化   总被引:10,自引:7,他引:3  
当前用于无人机挂载的撒播装置通常为离心圆盘式,该方式的落种区为圆弧形,撒播均匀性不稳定,且在作业幅宽方向上的调控比较困难。为了改善撒播作业的效果,探究适合无人机挂载的水稻撒播装置,该文设计了一种气力式无人机水稻撒播装置,利用气流将种子沿不同的方向吹送出去。该文就种子颗粒在所用无人机平台风场中运动情况进行分析和归纳,对撒播装置的关键部件进行了仿真和测试试验,研究了分流箱气流出口尺寸与出口风速的关系,以及导流通道的锥角对导流通道内的气流与气压分布的影响及对撒播幅宽和撒播均匀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分流箱气流出口尺寸与出口风速之间存在极强的负相关关系,根据设计需求选择φ32 mm作为较佳的气流出口直径。导流通道的锥角与撒播幅宽之间存在极强的线性相关关系,相关系数R2=0.999。综合考虑通道内的气压和流速分布,以及锥角对幅宽和均匀性的影响,优选130?为导流通道的锥角。该文进一步研究了无人机作业高度对撒播幅宽和撒播均匀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2.8 m的范围内,作业高度与撒播幅宽的相关性显著系数为0.3590.05,作业高度与撒播均匀性的相关性显著系数为0.1970.05,在给定的高度范围内无人机作业高度对撒播幅宽和撒播均匀性的影响不显著,在实际作业中,综合考虑撒播幅宽和均匀性变异系数以及田间作业环境等因素,优选2 m作为该无人机平台的适宜作业高度。该研究为进一步样机的优化改进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6.
农业物料撒播技术在无人直升机中应用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探究适合无人直升机的农业物料撒播技术,阐述了国内外常见的播量调控技术和抛撒技术,包括机械式、气力式播量调控技术,以及离心式、气力式、均分杆式、摆管式、锥盘式抛撒技术等,并详细分析了不同播量调控技术和抛撒技术的特点和适用范围及其在农业航空撒播方面的应用条件。对比了有人驾驶飞机撒播技术和无人机撒播技术的作业特点及目前航空撒播中常用的方法,分析了无人直升机撒播技术的可行性、优越性、重要性和应用需求及无人直升机撒播的作业要求,并讨论了可在无人直升机中应用的播撒技术和开展相关研究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为进一步开发适用于无人直升机的农业物料播撒装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随着植保无人飞机作业面积的增加,雾滴飘移风险也日益凸显,尤其以除草剂飘移风险危害最高。为明确除草剂溶液对雾滴粒径的影响及植保无人飞机喷施除草剂雾滴沉积飘移分布特性,本研究通过室内雾化室测定了植保无人飞机安装的离心转盘雾化喷头喷洒清水及常用的15种麦田除草剂溶液的雾滴粒径分布,并通过田间试验在药箱中添加荧光示踪剂(60 g/hm2)测定喷施作业区和飘移区的雾滴沉积量分布。室内测定结果表明,与清水相比,除草剂溶液对雾滴粒径影响显著。除唑草酮水分散粒剂外,其余溶液经离心转盘雾化喷头喷洒后,雾滴体积中径较清水均有所降低,且最大降低22.0%;小雾滴(V<150 μm)比例均有所增加,最大增加50.8%。田间飘移试验表明,植保无人飞机喷洒150 μm雾滴,在环境侧风风速为3.76 m/s时,作业区的雾滴沉积覆盖度和雾滴沉积密度仅为风速0.74 m/s时的41.3%和42.2%,且均匀性显著降低。在飘移区下风向12 m位置,雾滴沉积量为作业区的10%以下;下风向50 m处,雾滴沉积量低于检测限(0.0002 μL/cm2)。飘移比率随风速的增加而增加,当风速达到3.76 m/s时,雾滴飘移比率达到46.4%。不同侧风风速下,90%的累积飘移位置在4.8~22.4 m。对飘移区沉积量与飘移距离、侧风风速拟合,结果表明下风向沉积量与风速呈正比。本研究为植保无人飞机冬麦田不同风速作业下的雾滴飘移距离提供数据支持,为喷雾飘移缓冲带、飘移风险评估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智能施药机器人关键技术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喷施化学农药是病虫害防治最主要的手段,对保证作物的产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传统的施药机械工作效率低,且使用同一施药量进行连续喷施作业易造成农药浪费、环境污染。随着农业智能化发展,机器人被广泛应用到农业植保作业中,智能施药机器人以减少劳动力投入、提高农药利用率、减少农药施用量以及减少环境污染为目的,实现了更加高效、精准的病虫害防治。智能施药机器人是集复杂农业机械、智能感知、智能决策、智能控制等技术为一体的现代农业施药装备,可自主、高效、安全、可靠地完成施药作业任务。为明确智能施药机器人及关键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本文总结了适用于不同作业场景的施药机器人的应用进展,从智能施药机器人的移动平台设计、喷雾装置设计、导航技术、智能识别技术4个方面进行分析,结合施药机器人作业环境的复杂多变性,分析智能施药机器人关键技术的现存问题,阐述智能施药机器人未来的发展趋势是精准变量施药、自主导航以及无人化作业,以期为智能施药机器人在未来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颗粒肥撒施过程中的沉积分布模式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颗粒肥撒施过程本质上是颗粒从撒施装置释放,经空中扩散最终沉积在地面的过程,能够在地面形成多样化的颗粒沉积分布状态。颗粒的沉积分布模式能够反映颗粒在地面的沉积分布状态,广泛应用在撒施机具的校准、性能测试与优化、作业质量评估与颗粒沉积分布预测中,在促进精准施肥作业中发挥积极作用。颗粒沉积分布模式的影响因素复杂,撒施作业平台及其作业参数、颗粒物理特性、作业环境甚至测试与收集方法均会对颗粒的沉积分布数据产生影响。在颗粒肥沉积分布模式的测试方法、数据获取、模式应用和影响因素分析方面已取得的研究进展为撒施机具作业性能优化、田间肥料空间分布特性评估和精准施肥决策提供了重要基础。该研究通过综述现有颗粒沉积分布研究进展,分析了颗粒沉积分布模式的实测方法和预测方法的优劣,指出了现有研究中获得的颗粒沉积分布模式的局限性和关键问题,总结了影响颗粒扩散与沉积过程的各种因素及其对颗粒沉积分布效果的影响,通过梳理现有的颗粒沉积分布模式应用研究,指出了开展不同田间条件下颗粒撒施特性以及颗粒沉积分布模式形成机理的深入研究的重要意义,以期为精准施肥处方决策模型积累基础数据,为实现智能化施肥管理提供科学指导与参考依据,以进一步推动颗粒沉积分布模式在田间精准施肥应用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高地隙杂交水稻制种授粉机在作业过程中,当泥底层高差变化过大时,两侧的授粉器上下颠簸导致授粉器风场脱离父本穗层最佳作用位置,甚至完全脱离父本穗层,从而导致局部区域出现授粉缺失。为解决上述问题,该研究设计了一种杂交水稻穗层埋入式管道送风辅助授粉机,从减轻授粉器质量和增加有效作用深度2个方面进行优化,对授粉器的分流器和授粉管进行分析,并对分流器的气流均布效果和授粉器的气流风场特性进行仿真试验。仿真结果表明:在工作区间内,分流器的气流均布效果与入口风量无关(P0.05),根据参数优化选出的分流器可使3支授粉管的入口总压平均变异系数仅为1.14%;授粉管的喷孔直径为12 mm时,授粉边界区域风场速度约为1.2 m/s,可保证花粉横向悬浮运送至整个母本区域。根据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试制样机并进行试验,结果表明:授粉机行走速度为1.5 m/s,作业效率约14 hm~2/h,在通过200 mm地面高差时依然具有稳定的穗层风场保持能力,授粉管喷孔轴心气流平均速度为34.2 m/s的条件下,母本厢花粉采集点的载玻片单位视野内平均粒数为8.35粒(杂交水稻制种农艺上要求至少有3粒花粉),其中平均花粉粒数多于3粒的采集点数量占比为96.02%,基本解决了局部区域授粉缺失问题。该研究可为杂交水稻制种田间机械化授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