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林业   2篇
  3篇
综合类   3篇
畜牧兽医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保水剂和微生物菌肥对半干旱区造林和土壤改良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试验分别设置低、中、高浓度保水剂(20,40,60g/株)和微生物菌肥(150,300,450g/株)用于张北半干旱区风沙土樟子松造林。通过分析不同处理对土壤田间持水量、有效水分含量、水稳性团聚体含量、微生物菌落数量和微生物量碳、氮等指标的差异,研究保水剂与微生物菌肥对土壤物理性质、土壤微生物以及樟子松成活率的影响,探究适用于干旱、半干旱区樟子松造林的最佳配比。结果表明:保水剂和微生物菌肥能够显著改良土壤,提高造林成活率,但不同浓度配比对各项指标影响效果不同。高浓度保水剂单施对田间持水量,有效水分含量和水稳性团聚体含量提高最明显,分别较对照组提高了141%,150%,63.8%;中浓度保水剂和高、中浓度菌肥混施显著提高了土壤微生物活性和土壤微生物量,其中真菌,细菌和放线菌分别较对照组高77%,108%,93%,微生物碳、氮分别较对照组增加132%,178%。此外,施加保水剂和微生物菌肥对樟子松生长具有显著促进作用,株高、地径平均值分别较对照组提高6%,12%。保水剂提高樟子松成活率的效果优于其与微生物菌肥混施,且中浓度保水剂条件下造林成活率最高。在干旱、半干旱区造林时,采用中浓度保水剂和微生物菌肥配施可以改良土壤,提高造林成活率。  相似文献   
2.
保水剂对4种木本植物生长及根系形态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研究干旱区造林植被生长所需的最适保水剂施用量,选取北方干旱区常用的4种水土保持树种(丁香、红瑞木、油松和白蜡)为研究对象,通过盆栽对照实验,研究在5个保水剂用量下,4种植物的株高、地径、生物量和根系形态的变化。结果表明:施用保水剂的试验组,其土壤含水量均比对照组高,且土壤含水量随着保水剂浓度的升高而提高。对丁香和红瑞木2种灌木而言,株高、地径及根系各指标随着保水剂的增加,呈现先增大后减小趋势,其生物量增长幅度分别为20.73%~64.40%和24.92%~98.21%;乔木树种油松和白蜡株的高、地径及根系各指标,其随着保水剂浓度的增大而减小,生物量增长幅度分别为10.1%~56.58%和7.04%~35.61%,较高浓度保水剂对其生长出现抑制作用。保水剂对2种灌木生长的促进作用2种乔木,且灌木的保水剂可受用范围更为广泛。在北方干旱区植被造林中,丁香和红瑞木的最适保水剂用量均为20 g/株,油松为5 g/株,白蜡为10 g/株。该研究为中国北方干旱区植被造林,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3.
保水剂与微生物菌剂对土壤水分、养分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保水剂与其他肥料混施,可以在不同程度上改善土壤的水分和养分条件,促进植物生长。通过将聚丙烯酸钾盐型保水剂与微生物菌剂混合对油松、紫花苜蓿进行盆栽试验,通过对低、中、高(油松:10、20、30 g·株~(-1);紫花苜蓿:20、30、40 g·m~(-2))保水剂和低、中、高(油松:5、10、20 g·株~(-1);紫花苜蓿:15、30、45 g·m~(-2))微生物菌剂混施,分析土壤水分和土壤中速效氮、磷、钾含量变化,及其对土壤水分、养分和植物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处理不同程度地提高了土壤速效氮、磷、钾含量以及土壤含水量。高浓度保水剂和高浓度微生物菌剂混施对一年生油松土壤速效氮促进最显著,低浓度保水剂和中浓度微生物菌剂混施对土壤速效磷、速效钾促进最显著,分别较对照组提高12%、35%和36%;紫花苜蓿高浓度保水剂和高浓度微生物菌剂混施对土壤速效氮、速效磷促进最显著,低浓度保水剂和中浓度微生物菌剂混施对土壤速效钾促进最显著,分别较对照组提高35%、27%和40%。中浓度保水剂和中浓度菌剂混施处理下土壤保水效果最优,而对油松和紫花苜蓿生长的影响达到最佳的分别为低浓度保水剂与低浓度菌剂混施和低浓度保水剂与中浓度菌剂混施。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墙面绿化的降温增湿效应,对绿化墙面进行连续测量,并以无绿化墙面作为对照,探讨温湿度对人体舒适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采用墙面绿化后,绿化墙体比对照墙体室内平均温度降低0.66℃;绿化墙体内外墙面温差为1.08℃;绿化墙体外墙面比对照墙体外墙面平均温度降低0.79℃;温湿度日变化中,温度最高点出现在13∶00左右,14∶00温度有所下降,湿度最低值出现在13∶00左右,温湿度变化呈现出负相关的关系。墙面绿化一定程度上可降低THI指数,提高人体舒适度,缩小室内外温度差。  相似文献   
5.
2007~2009年在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昌黎校区内对3科40种(品种)园林树木连续3年进行定位物候观测,结合当地气象资料,较系统地研究了河北昌黎地区园林树木始花期、花期天数年份间的变化,以及有效积温与始花期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年份间蔷薇科、忍冬科树木始花期有效积温存在极显著差异,木犀科树木差异不明显;同一科内不同种(品种)间始花期有效积温差异显著;蔷薇科、木犀科树木的花期天数在不同年份间没有显著差异,忍冬科树木花期天数不同年份间存在显著差异。不同科的树木始花期对年份间生态因子变化的敏感程度有差异,木犀科树木始花期年份间的变化较蔷薇科、忍冬科树木相对稳定。同一科内不同种(品种)间始花期性状变异幅度较大。不同科的树木花期天数年份间的稳定性有差异,蔷薇科、木犀科树木花期天数年份间的变化较忍冬科树木相对稳定。用有效积温预测园林树木进入始花期的早晚,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7.
[目的]探讨人工恢复植被对沙地土壤特性的影响。[方法]选取毛乌索沙地南缘生长年限相同的5种代表性人工恢复植被(油蒿、沙柳、花棒、小叶杨和紫穗槐)样地为研究对象,以裸露沙地为对照,研究不同人工恢复植被样地的土壤理化性质。[结果]人工恢复植被能够改善沙地土壤理化特性,不同植被对土壤的作用强度不同;紫穗槐和花棒样地的土壤容重等物理性质改善明显;人工恢复植被样地的土壤粒度频率分布均呈现双峰,紫穗槐样地土壤平均粒径最小。分选性最差;人工恢复植被对沙地士壤养分改良效果不明显。[结论]人工恢复植被对沙地土壤特性具有一定程度的影响。沙地土壤物理性质改良效果显著,而沙地土壤化学性质改良效果不显著。  相似文献   
8.
市政道路的沥青路面的平整度常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而其中一个最关键的因素便是路面接缝位置的处理问题。市政道路路面施工规范规定,对于接缝处的施工施工人员一定要确保其能紧密连接在一起,而且路面的表面需保持平顺,否则极易出现跳车情况。从整体上来看,处理沥青路面的接缝处的不仅和施工操作时所选取的机械设备有关,还与整个路面施工工艺本身的严谨性以及合理性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市政道路沥青路面接缝处处理的好不好能直接展现出一个施工队伍施工水平的高低,本文作者主要根据自己的实际工作经验谈了谈市政道路沥青路面的接缝施工技术,并对其施工工艺进行了详细分析。  相似文献   
9.
保水剂用量对矿区紫花苜蓿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北方矿区生态环境脆弱、水土流失严重,植被恢复难度大。为得出矿区紫花苜蓿种植中保水剂的最佳用量,以矿区废弃地土壤为基质,研究6种质量分数的保水剂(0、0.15%、0.30%、0.45%、0.60%和0.90%)对紫花苜蓿存活时间、矿区土壤的土壤含水率、土壤养分及对紫花苜蓿生长状况(光合作用、叶绿素质量分数、生物量和根冠比)的影响。结果表明:施加保水剂能延长紫花苜蓿存活时间,增加土壤含水率,保蓄土壤养分,提高土壤养分质量分数,增强紫花苜蓿光合效率和水分利用效率,减少叶绿素破坏分解,使紫花苜蓿生物量增加。与对照相比,添加保水剂的处理紫花苜蓿存活时间延长6.16%~35.05%,土壤含水率提高1.04%~8.78%,土壤全氮、全磷和全钾质量分数分别提高13.40%~35.54%、2.61%~18.93%和8.53%~15.89%,速效氮、速效磷和速效钾质量分数提高5.88%~47.02%、17.88%~101.73%和12.5%~31.55%。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和水分利用效率分别增加8.94%~96.96%、5.64%~61.12%、14.17%~135.05%、14.85%~49.71%和1.08%~16.48%,叶绿素质量分数增加9.48%~30.29%。紫花苜蓿生物量增加17.01%~61.96%。综合各指标改良效果,以保水剂质量分数0.30%~0.45%为矿区废弃地紫花苜蓿种植的适宜浓度。  相似文献   
10.
简要分析当前市政桥梁扩大基础施工技术以及质量控制的重要措施,希望对同行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