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农学   4篇
  1篇
综合类   14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8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周培建 《江西植保》2002,25(3):96-96,F003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行政体制改革的深入 ,植保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和工作内容都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主要表现在行政职能弱化 ,社会化程度提高 ,与此同时由于事业经费相对减少 ,生存压力加大。我国现已加入WTO ,随之而来的农业技术推广服务市场必将更加开放 ,竞争更加激烈 ,现行的植保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必将受到冲击 ,因此植保部门必须正视现实 ,调整工作思路 ,从市场的角度看问题按市场规律办事 ,发挥优势 ,扬长避短 ,不断创新 ,以创新求发展 ,在发展中不断创新 ,这才能使植保技术推广体系与时俱进 ,持续健康有序发展。要在…  相似文献   
2.
水稻免耕抛秧技术是我国乃至世界水稻耕作技术上的新突破,是水稻抛秧技术的深化和发展,2003年被农业部确定为重点推广项目之一。为组织该技术在全省示范推广,我站在2003年曾组织泰和、分宜、临川等地示范并召开了该技术示范推广座谈会,汇编了技术专辑,为水稻免耕抛秧技术在我省扩大示范推广创造了条件。在2004年召开的全省农业工作会议上,危朝安副省长要求加大水稻免耕抛秧技术的示范推广力度。我站  相似文献   
3.
不同栽培方式对双季晚粳稻产量及温光利用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目的】研究南方双季稻区晚稻季条件下,不同栽培方式对不同类型晚粳稻产量、生育期及温光利用的影响,为适宜栽培方式及相匹配粳稻品种类型规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迟熟中粳、早熟晚粳、中熟晚粳和迟熟晚粳4种不同生育类型品种为试验材料,采用手栽、抛秧、机插3种栽培方式,系统比较不同栽培方式对不同品种类型晚粳稻产量、生育期及温光利用的影响。【结果】不同类型品种晚粳稻产量均表现手栽>抛秧>机插的趋势,不同栽培方式间产量差异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与手栽比较,两年抛秧方式减产率为6.05%—25.70%,机插方式减产率为9.94%—39.04%;手栽方式产量最高的原因是其总颖花量、结实率和千粒重均较高。抛秧和机插的各生育期均相应推迟,且两者全生育期亦缩短,其中抛秧方式全生育期平均缩短4.9 d,机插平均缩短10.3 d;不同类型品种间,晚粳稻全生育期缩短幅度较中粳稻大;同一熟期类型品种,杂交稻全生育期较常规稻缩短天数多。各类型品种全生育期及其不同生育阶段积温和光照时数及其利用率均表现出手栽>抛秧>机插的趋势,其中机插方式全生育期温光利用率较少,分别为85.66%和80.75%。【结论】根据上述研究结果,对不同栽培方式适宜性及配套适宜品种类型进行了初步归划,认为手栽、抛秧、机插均适宜在该区采用,不同栽培方式应配套适宜粳稻品种类型。  相似文献   
4.
双季稻区晚稻“籼改粳”品种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双季稻区晚稻季条件下,不同类型水稻品种产量、生育期、温光利用差异及其相互关系,为双季稻区适宜品种的选用提供科学依据与技术支撑。【方法】2010—2013年,在长江中游双季稻地区(江西上高),以杂交粳稻(包括籼粳交偏粳型杂交稻、籼粳交偏籼型杂交稻和粳型杂交稻)、常规粳稻、杂交籼稻3种类型水稻品种为试验材料,采用湿润育秧大苗移栽方式,系统比较双季晚稻不同类型水稻品种产量、生育期、温光利用差异及其相互关系。【结果】双季晚稻不同类型水稻品种产量表现为杂交粳稻>常规粳稻>杂交籼稻的趋势,差异显著或极显著。与杂交籼稻相比,4年杂交粳稻的实产增产率为19.20%—28.95%,常规粳稻实产增产率为9.21%—12.17%;通过足量的群体穗数与较大的穗型协调形成足够的总颖花量,并有保持较高的结实率和千粒重,是粳稻综合改良产量结构获得高产的基本途径。杂交粳稻和常规粳稻各生育期均相应推迟,且两者生育期亦延长,其中杂交粳稻生育期平均延长17.1 d,常规粳稻生育期平均延长9.5 d。不同类型品种生育期积温和光照时数及其不同生育阶段温光利用率均表现出杂交粳稻>常规粳稻>杂交籼稻的趋势,其中杂交粳稻生育积温和光照时数及其利用率最多,分别为3713.3℃、931.9 h、90.9%、93.5%。【结论】双季晚稻不同类型水稻品种产量、生育期及温光利用的差异大,适宜的粳稻品种可充分利用生育期长优势,提高温光资源利用率,最终提高产量。据此按照全国粳稻生产发展规划的要求,综合考虑双季稻接茬特点与热量条件以及栽培轻简化机械化的需求,筛选出一批适合当地种植的晚粳稻高产品种,供大面积生产选用,即甬优538、甬优8号、甬优2640、甬优1538、甬优1540、长江19、长江21、小叶迟熟、镇稻5108。  相似文献   
5.
双季杂交晚粳稻超高产形成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研究旨在明确传统双季晚籼稻地区双季杂交晚粳稻超高产产量构成及其群体特征,阐明双季杂交晚粳稻超高产形成规律。以江西省上高县6.77 hm2连片双季杂交晚粳稻高产攻关示范方为依托,选用杂交粳稻甬优8号为材料,对中产(8.25~9.75 t hm–2)、高产(9.75~10.50 t hm–2)和超高产(10.50 t hm–2)3个产量水平群体的产量构成及群体特征进行系统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与中产、高产水平群体相比,超高产水平群体表现穗数足、穗型大、群体颖花量多(50 000×104 hm-2以上)的显著特点,但结实率和千粒重略低,差异不显著;群体茎蘖动态上,群体起点较高,可及时够苗;够苗后增长平缓,高峰苗数量较少、下降平缓,成穗率高(78.0%左右)。群体叶面积指数前期增长较缓,最大值出现在孕穗期,为8.0左右,此后下降缓慢,成熟期仍保持3.5以上;群体光合势生育前期较小,中、后期较大,抽穗至成熟期光合势为300×104 m2 d hm-2以上,总光合势为560×104 m2 d hm-2以上。拔节前干物质量积累速度较慢,拔节后积累速度较快,至抽穗期群体干物质量为10.5 t hm-2左右,抽穗后积累量亦高,成熟期干物质量达19.0 t hm-2左右,后期茎鞘物质转运率大于14.0%。超高产群体根量多、活力较强;植株吸氮能力强、成熟期氮素累积量高,氮素利用率40%以上。根据双季杂交晚粳稻超高产形成特征,我们探讨了培育双季晚粳稻超高产群体的关键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6.
在农业生产中,要提高农作物总产量有两条途径:一是靠扩大种植面积,二是靠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我国由于人多地少,只能采取第二个途径.在广大的北方地区,热量资源一季有余,两季不足,或在南方大部分省市两季有余,三季不足,若进行合理的套作,可充分利用当地的光热资源,提高土地利用率,是实现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的有效途径.综述了套作的概念...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大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研究背景、出现的问题及原因、对策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大学生只有正确处理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关系,才能成为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  相似文献   
8.
农药标签是农药的重要标识物,是了解农药成分、性能、毒性、使用方法、注意事项、厂名、厂址的主要载体,是经营者和使用者的主要参考依据。农药标签需经过农药登记部门严格审查批准后才能印制、使用。因此,农药标签的内容是否规范,是最直观说明一个农药产品是否合法、质量是否合格的重要依据之一。目前,全国已登记的农药产品达16700多个,涉及的标签1万多个。由于农药使用的特殊性,每年都有一大批新农药获准登记,进入农药市场,不要说广大农药经营者,农药使用者不熟悉、不了解,就是农药监管部门也很难全面了解和掌握。农药出现的一…  相似文献   
9.
1 背景九五计划已过去 ,十五规划正式启动 ,中国入世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和经济发展迈入一个新世纪 ,入世对我国的影响是全方位多层次的 ,对农业的影响更大、更突出、更持久。就植保来说 ,从所处的地位和作用来看 ,植保首先之从属于农业内部 ,服务于种植业 ,服务于农民 (微观 ) ,服务于农产品贸易 ,服务于社会 (宏观 )。农业部在《关于做好促进农民增收五项工作的意见》中指出 :认真贯彻落实国办发 [1 999]79号文件 ,稳定农技推广体系 ,创新推广服务机制 ,建立起分别承担公益性职能和经营性服务的农技推广队伍 ,逐步形成国家兴办和国家扶持…  相似文献   
10.
1西班牙柑桔生产特点1.1在种植业布局上,科学定位,生产经营规模化集约化程度高西班牙根据地中海沿岸的小气候以及南北的温度差异进行了品种区划;东部的瓦伦西亚地区以克里曼丁等宽皮柑桔为主;东南部的卡塔赫拉地区以柠檬为主;南部的塞维利亚则以晚熟橙类为主,分工极为明确。每个产区都集中连片、专业化生产,集约化经营,统一品种和栽培标准,形成优势产区。从西班牙东部沿海以瓦伦西亚为中心数百公里,几乎所有的肥田沃土都用来种植柑桔,延绵不断,其规模和气势令人赞叹,主栽品种为克里曼丁。在柑桔销售上主产区外销出口柑桔占其总产量的一半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