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科学   2篇
  6篇
综合类   3篇
园艺   3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施用不同有机物料对棕壤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研究施用不同有机物料对棕壤酶活性的影响,在昌图棕壤试验地上设6个处理,测定不同培肥方式下土壤酶活性,并研究了土壤酶与土壤肥力因子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1)秸秆还田和施用厩肥均能显著提高土壤酶活性和纤维素分解强度。在提高脲酶、转化酶活性方面施用厩肥效果好于秸秆还田,全量施用优于半量施用;在提高酸性磷酸酶、过氧化氢酶方面秸秆还田效果好于施用厩肥。各处理中,秸秆还田配施厩肥对提高脲酶活性效果最好,对提高其他各类酶活性效果一般。除过氧化氢酶外,其他各类酶活性均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降低。(2)各种土壤酶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脲酶与转化酶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r=0.913**);转化酶与磷酸酶呈极显著负相关(r=-0.643**);磷酸酶与过氧化氢酶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r=0.639**)。土壤酶与其他肥力因子之间也具有一定的相关关系。土壤脲酶与纤维素分解强度、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有机质、含水量均达到极显著正相关关系(r分别为0.906**、0.821**、0.911**、0.917**、0.888**、0.867**);土壤转化酶与纤维素分解强度、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有机质、含水量均达到极显著正相关关系(r分别为0.958**、0.857**、0.855**、0.842**、0.820**、0.831**);土壤酸性磷酸酶与含水量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r=-0.666**),与土壤容重呈显著负相关(r=-0.560*);土壤过氧化氢酶与土壤容重呈极显著负相关(r=-0.765**)。  相似文献   
2.
提高二次回归肥料试验成功率及函数典型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配方施肥工作中,无论采用何种试验设计进行的二次回归肥料试验,均会产生非典型效应函数,无法用于最佳施肥量的确定。为提高二次回归肥料试验成功率及函数典型率,选用D-最优设计进行水稻和玉米试验,设置2次重复,并采用小区多向优化组合排列法、多种数学模型回归统计、误差数据校正等措施优化试验结果,使96次试验的成功率达60%。  相似文献   
3.
氮素对玉米幼苗生长、根系形态及氮素吸收利用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28,自引:9,他引:19  
采用水培试验,比较分析了氮素对高产玉米杂交种幼苗生长、根系形态及氮素吸收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氮素范围内供氮量的增加能够促进玉米地上部的生长,也促进东单90(DD90)和沈玉21(SY21)根系干重的增加,而高量供氮会抑制根系的生长,导致根冠比下降。郑单958(ZD958)在8.0 mmol/L氮水平下地上部受抑制的程度大于根系,造成根冠比有所增加。在各氮素水平下,东单90具有很好的根系形态,提高了氮素的吸收能力,从而提高氮素积累量。随氮浓度的增加,玉米植株氮素吸收效率增大而氮素生理利用效率减小,无论在低氮还是高氮条件下,郑单958和东单90的氮素吸收效率均显著高于沈玉21和郝育12(HY12),氮素生理利用效率却显著低于沈玉21和郝育12。不同品种对氮素的响应存在显著差异,东单90和郑单958耐低氮和对氮素吸收的能力强,郑单958耐高氮能力相对较弱,沈玉21和郝育12对氮素需求量大,耐低氮能力弱。适宜的氮素供应能更好地协调根系与地上部的关系,促进根系形态发育,增加根系对氮素的接触面积,促进根系对氮素的高效吸收。  相似文献   
4.
长期定位施肥对棕壤有机氮组分及剖面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揭示施肥对土壤供氮潜力的影响。【方法】以土壤有机氮作为土壤肥力的重要指标采用Bremner法对棕壤29年长期定位试验的有机氮组成进行分级。【结果】单施化肥处理对耕层土壤有机氮含量及其组成无明显影响;有机肥和化肥配施,耕层土壤各形态酸解有机氮的含量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氨基酸态氮的增加最为明显。在不同施肥处理中的顺序是氨基酸态氮>非酸解态氮>酸解氨态氮>酸解未知态氮>氨基糖态氮。各形态有机氮的剖面分布相似,含量均随土层的加深而降低。不同处理对有机氮各组分含量变化的作用表现为有机无机配施处理>单施有机肥处理>单施化肥处理、不施肥处理。【结论】长期有机无机肥配施显著提高了土壤的供氮潜力,是维持土壤肥力最优的施肥方式。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沈阳东陵区树莓种植区域的土壤养分状况及分布情况,对该区域52个地点的土壤进行采样分析,并对测得数据分别进行了频率分析、描述性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东陵树莓种植区域59.62%的土壤中有效铜含量在1.61~1.79 m∥kg,36.54%的土壤中有效铁含量在15.34~24.08 mg/kg,44.23%的土壤中有效锌含量在0.35~1.72 mg/kg,51.92%的土壤中有效锰含量在27.33~35.39 mg/kg.根据土壤主要养分在不同地区的含量和分级情况,将东陵区树莓种植区分为高氮中磷低钾区、高氮高磷高钾区、低氮低磷中钾区,其中,高氮中磷低钾区所占有的面积比例为19.2%;高氮高磷高钾区所占有的面积比例为32.7%;低氮低磷中钾区所占有的面积比例为40.4%.  相似文献   
6.
长期不同量秸秆炭化还田下水稻土孔隙结构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生物炭被认为是一种能够提高土壤固碳能力、改善土壤结构和减缓全球气候变化的土壤改良剂。土壤孔隙结构直接影响土壤中水、气、热的运动,因此,研究长期施用生物炭对土壤孔隙结构特征的影响,以期为秸秆炭化还田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研究基于2013年建立的水稻秸秆炭化还田长期定位试验,选取在等氮磷钾条件下不施用生物炭 (C0)、施用低量生物炭 (1.5 t/hm2,C1.5)、高量生物炭 (3.0 t/hm2,C3.0)的 3个处理。利用X射线CT扫描和图像处理技术,分析了土壤孔隙结构参数,包括土壤孔隙度、土壤孔隙大小分布、孔隙连通性指数 (欧拉特征值)、各向异性、分形维数、最紧实层孔隙度和最紧实层平均孔隙直径等参数。  【结果】  C1.5和C3.0处理均能显著增加土壤有机碳含量和土壤总孔隙度,降低土壤容重,平均增加或降低比例分别为15.5%、10.5%和7.4%。C1.5与C3.0处理之间的总孔隙度没有显著差异,但孔隙大小分布存在差异。C1.5处理显著增加了大孔隙中当量孔径为100~500 μm和 > 500 μm的孔隙度,增幅分别为81.6%和275.3%,而C3.0处理显著降低了大孔隙中当量孔径100~500 μm的孔隙度,降幅为32.9%。C3.0处理当量孔径 < 25 μm的孔隙度显著大于C0处理和C1.5处理,增幅分别为13.8%和16.3%。C1.5处理的欧拉特征值最低,分形维数、最紧实层孔隙度和平均孔隙直径最大。各处理土壤孔隙的各向异性没有显著差异。  【结论】  长期施用水稻秸秆生物炭能够显著增加稻田土壤有机碳含量和总孔隙度,降低土壤容重。施用适量生物炭会增加土壤大孔隙度和土壤孔隙的连通性,但是过量施用生物炭可能会降低土壤大孔隙度和土壤孔隙的通气导水能力。炭化秸秆还田量与孔隙结构之间的定量关系还需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7.
棕壤有机无机磷分级方法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土壤磷素形态分级方法可用于估算土壤有效磷数量、不同土壤磷组分库数量及其对土壤有效磷的补充能力.以沈阳农业大学棕壤长期定位试验土壤为供试材料,运用蒋柏藩-顾益初石灰性土壤无机磷分级测定方法、Bowman-Cole土壤有机磷分级测定方法及Hedley土壤无机有机磷联合测定修正法,进行土壤磷分级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蒋柏藩法是较适合于棕壤的无机磷分级体系,Hedley修正体系较Bowman -Cole法更适用于棕壤有机磷分级,能较好的反映有机磷在土壤中存在的实际数量和质量.31P核磁共振法测定的4种磷化合物除正磷酸双酯外,均与常规分级方法有较好的相关性;无机正磷酸盐及正磷酸单酯与有效磷呈极显著正相关,是土壤有效磷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8.
以邻苯二甲酸作为番茄的连作障碍自毒物质,珍珠岩为基质进行盆栽试验,并就生物量、光合作用和保护酶活性等指标的变化研究不同浓度邻苯二甲酸对番茄幼苗生长抑制作用以及加入碳化玉米芯缓解邻苯二甲酸对番茄幼苗生长抑制作用的效果。结果表明:施用邻苯二甲酸对幼苗的光合作用指标、生物量及叶绿素b的含量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保护酶活性在处理初期提高,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先上升后下降,同时使幼苗体内MDA含量显著增加。加入碳化玉米芯显著提高了幼苗的生物量、光合作用指标及叶绿素b的含量,有效缓解了对保护酶活性的抑制作用,降低了保护酶活性变化的幅度及幼苗体内MDA含量。  相似文献   
9.
不同施氮处理对水稻氮素吸收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水稻高效施肥的角度,通过田间小区试验,分析不同施氮肥处理对水稻氮素吸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氮肥施用量范围内,水稻氮素吸收量及产量随氮肥施用量增加而提高,氮肥施用过量时,水稻氮素吸收量及产量降低;等量的氮肥(210 kg.hm-2)处理下,随着追肥次数的增加,其水稻氮素吸收量及产量也随之提高;在基肥∶分蘖肥∶穗肥∶粒肥=3∶3∶3∶1的情况下,水稻氮素吸收量及产量均达到最高水平。  相似文献   
10.
不同施肥处理对树莓果实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通过"3414"田间试验,研究了沈阳东陵树莓生产基地不同施肥处理对树莓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底肥树莓增产38.73%;追施化肥树莓的产量提高16.47%~90.35%;氮磷钾合理配施能明显提高树莓的产量,在施肥量N 90 kg/hm2、P2O5198.42l kg/hm2、K2O90 kg/hm2时,树莓产量最高,为11 366.53 kg/hm2。施底肥可以明显改善树莓的品质,提高树莓果实的口感;施用氮磷钾肥均能显著提高树莓的品质,其中氮肥施用量在90 kg/hm2时能提高树莓的品质,比对照可溶性糖含量提高26%,糖酸比和VC含量也有显著的提高;磷肥的施用量在45~90 kg/hm2时对树莓的品质有一定的改善;钾肥对树莓品质的整体提高有显著的效果,与空白相比,随着施钾量的增加,可溶性糖含量大幅增加,增加量达到18.8%~39.1%,VC增加量为14.9%~34.5%,糖酸比提高显著,最高达5.75∶1。不同肥料对树莓品质的贡献顺序为:钾肥氮肥磷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