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7篇
  免费   63篇
  国内免费   24篇
林业   29篇
农学   37篇
基础科学   23篇
  46篇
综合类   239篇
农作物   44篇
水产渔业   37篇
畜牧兽医   188篇
园艺   50篇
植物保护   2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44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46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45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53篇
  2010年   47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形态特征、特性、品种类型、繁殖方法、栽培要点、病虫害防治等方面,详细介绍玉簪的栽培管理技术。  相似文献   
2.
基于积温的文冠果开花物候期预测模型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建立不同地区及不同类型的文冠果物候模型,为文冠果的经营活动和旅游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北京市大东流苗圃文冠果3个遗传类型:白花类型及“金冠霞帔”“匀冠锦霞”两个文冠果新品种为研究对象,于2017年进行了花期表型调查与物候的观测,结合全国文冠果主要分布区的8个省份15个地点白花文冠果初花期、盛花期、末花期的观测数据,应用中国气象数据网上共享气象数据,对花性状与3个开花物候期进行了时间和空间尺度上的分析。结果(1)3个不同花色遗传类型开花先后顺序为白花类型、“金冠霞帔”“匀冠锦霞”,物候期差异显著或极显著,花序生长随0、3、5、7、10 ℃积温的变化与Logistic生长模型拟合结果较好;花朵数随时间和积温的变化与二次多项式模型拟合较好;(2)各个地区之间同一积温指数各物候期所需积温相差不大,不同积温指数所需积温有显著性差异;不同积温指数和不同物候时期都对物候所需积温影响差异极显著,两个因素交互作用影响差异极显著;(3)5 ℃积温指数(即温暖指数)与物候期日序具有高度相关性,可用于花期预测;(4)白花类型文冠果3个物候期5 ℃积温的日序与经纬度、海拔呈极显著的多元线性回归关系,各观测地点日序的回归模拟值与观测值单因素方差分析证实该回归模型可用于花期预测;(5)用克里金插值法,采用上述预测模型,绘制白花文冠果3个开花物候期的时空分布图。结论基于5 ℃积温指数(即温暖指数)建立的积温模型可用于文冠果花期预测。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马铃薯全粉理化特性的品种间差异,本研究以14种马铃薯全粉为材料,测定了马铃薯全粉的粘度特性、质构特性、糊化特性和回生特性等理化特性指标,并进行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4个中薯系列品种的淀粉含量较高,均高于70%。不同品种马铃薯全粉的理化特性存在较大差异,威芋5号(PT10)、中薯3号(PT34)和中薯5号(PT35)的粘度较大;PT34的硬度最高,中薯13号(PT38)的粘聚性最低,而红色马铃薯PT14的硬度最低,粘聚性最高;PT34的糊化温度较低,糊化焓最高。相关性分析表明,淀粉含量与多数性状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粘度特性的各指标间均存在正相关性,硬度和粘聚性存在显著负相关性,糊化温度(To、Tp和Tc)与糊化焓值(ΔHg和ΔHr)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性。主成分分析表明,马铃薯全粉的理化特性评价可以综合成4个主成分因子。聚类分析表明,14个品种根据理化特性主要可分为两大类。本研究为马铃薯全粉加工和品种遴选提供了一定数据支持,也为马铃薯品质育种中的亲本选择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选取北京市常用的半固定式喷灌设备和圆形喷灌机,在房山区窦店镇、密云区河南寨镇开展实地喷灌效果试验,从灌溉设备质量、灌溉强度、灌溉均匀度和灌溉前后的土壤水分变化等方面,对半固定式喷灌设备和圆形喷灌机应用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半固定式喷灌设备喷灌均匀度为86.8%,圆形喷灌机喷灌均匀度为92.3%,与传统管灌相比,在冬小麦灌溉中应用半固定式喷灌设备和圆形喷灌机可分别节水1 514.55、1 771.2 m3/hm2,节水率分别达到31.71%和34.88%。在产量方面,应用半固定式喷灌设备和圆形喷灌机可分别提高小麦产量0.45%和2.99%。结合设备应用成本和节水效果,建立了喷灌设备应用规模数学模型,结果显示,当连片灌溉面积超过22.08 hm2时,使用圆形喷灌机综合效益更高。试验结果为北京市进一步推广大田节水喷灌技术提供了理论依据和设备支撑。   相似文献   
5.
对黑龙江省"十二五"期间育成的89个水稻品种基本情况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黑龙江省"十二五"期间育成的水稻品种在育成品种总数、产量、品质及抗病、抗逆性等方面均有一定提升;黑龙江省水稻选育的遗传基础仍然十分狭窄,配制组合时不可避免的出现重复,审定品种间亲缘关系较近。今后在黑龙江省的水稻育种工作中应从国内外引进新的优质种质资源,努力挖掘新的骨干亲本。  相似文献   
6.
为探究母鸡叶酸缺乏对子代与叶酸代谢相关的MTHFD2和TYMS基因甲基化模式和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利用亚硫酸盐测序和定量PCR方法进行测定。结果表明:1)亲代叶酸缺乏对子代MTHFD2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没有影响,该基因启动子区16个CpG位点不存在甲基化;2)子代TYMS基因ATG下游8个CpG位点甲基化主要发生在第2、3、4和5位点,但这4个CpG位点的甲基化比率在对照组和叶酸缺乏组之间均未达到差异显著水平(P0.05);并且TYMS总体甲基化水平在对照组和叶酸缺乏组之间差异也不显著(P0.05);3)母鸡叶酸缺乏可引起子代肝脏组织MTHFD2和TYMS基因表达水平均显著增加(P0.05)。综上所述,亲代叶酸缺乏对子代MTHFD2和TYMS基因表达水平发生作用,但未对基因甲基化比率造成影响,表明DNA甲基化模式由多个因素决定,可能存在叶酸以外的其他调控机制。  相似文献   
7.
刘晴 《中国种业》2018,(8):97-99
绥粳18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绥化分院于2000年以绥粳4号为母本、绥粳3号为父本经有性杂交,系谱法选育而成的香粳型水稻品种。2014年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黑审稻2014021),审定4年累计推广142.47万hm~2,为2018年黑龙江省推广最快、种植面积最大的香粳水稻品种;2015-2017年连续3年被黑龙江省种子管理局推介为第二积温带主栽品种。针对该品种穗大、秆强、喜肥水等特异性建立并推广配套栽培技术,对保障优质高效品种安全推广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反季节杧果花器官结构对胚胎败育的影响。[方法]观察反季节杧果生产中花器官和胚胎的结构,探索反季节杧果胚胎败育过程中"金煌"品种的细胞学结构变化,研究胚胎败育的细胞学机理。[结果]"金煌"雄蕊退化,花粉囊间发育差异十分显著,花粉囊小的花粉数量少,而花粉囊大的花粉数量多且发育至成熟,仅有少部分花粉囊的花粉退化,花粉生活力为76.9%。雌器官出现子房萎缩变形、胚珠横生现象;胚珠周围的输导组织断裂现象普遍;在胚囊8核期间,在同一或不同胚珠中出现极核细胞消失或者退化,反足细胞个别退化、助细胞个别或者全部退化的现象。[结论]以上因素都会影响胚珠受精,引起授粉受精不良。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燕山—太行山片区地理位置及人文因素进行分析,寻找该片区返乡下乡人员创业的影响因素,从而为该片区返乡下乡的扶持工作提出一些合理化的建议,更好地促进返乡下乡人员创业,促进该片区的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10.
秸秆还田与化肥减施对水稻生长指标及光合参数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水稻生产中存在秸秆处理不当以及化肥用量增多等问题,以山东省济宁市稻麦轮作体系下水稻“圣稻18号”为研究对象,通过田间试验设置3个处理:常规施肥,小麦秸秆不还田(CK);常规施肥+小麦秸秆全量还田(T1);常规施肥量的85%+小麦秸秆全量还田(T2),深入探究秸秆还田与化肥减施对不同生育期水稻生长、光合参数和产量的影响,为制定合理的水稻种植措施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稻麦轮作体系下秸秆还田不利水稻前期生长,但能显著提高水稻生长中、后期的生长指标,并增强水稻生长中、后期对氮、磷、钾等养分的吸收。水稻生长中后期T2处理的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以及光谱反射率均为最高,其中灌浆期SPAD值与净光合速率分别较CK处理升高4.4%和37.5%;另外,T2处理生长后期的Fv/Fm、PIabs均较前期所升高。试验还表明,T2处理水稻产量最高,比CK处理增产13.1%,增产的直接原因是单位面积有效穗数的增加。综上所述,秸秆还田配合化肥减施有助于水稻栽培生产中实现高产增效,在实际生产中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