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2篇
  4篇
综合类   18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冻融对土壤分离能力及侵蚀阻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冻融后坡面为水力侵蚀产沙提供了大量有效物质源,是河道泥沙的主要策源地。该研究利用室内模拟冻融和径流冲刷试验,设置不同冻融循环次数、坡度和流量梯度,分析冻融对土壤分离能力及侵蚀阻力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冻融条件下,坡度、流量和冻融循环次数均对土壤分离能力有显著影响(P0.05),贡献率分别为17.94%、19.96%和18.43%。冻融前后,土壤分离能力基本均随坡度和流量的增加而增大,冻融后的均值(5.28±2.48g/(cm~2·min))显著大于冻融前(2.39±1.71 g/(cm~2·min)),但冻融后的增幅明显小于冻融前。不同坡度和流量条件下,冻融1次后,土壤分离能力均显著增大(P0.05),但其随冻融循环次数增加的变化趋势差异较大,只有在坡度与流量同时较小(10°和≤18L/min)或较大(15°和≥18L/min)时,呈显著增大趋势。冻融循环1、5、10次后,土壤细沟可蚀性分别增大1.25、1.66和1.72倍,随冻融次数的增加逐渐趋于稳定;土壤临界剪切力冻融后显著降低,与冻融次数无明显关系。冻融后土壤平均容重、水稳性团聚体和抗剪强度分别降低了6.61%、24.77%和21.35%,土壤孔隙度和三相结构指数变化与之相反。冻融条件下,土壤细沟可蚀性与水稳性团聚体和抗剪强度呈显著负相关关系,而与孔隙度呈显著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2.
2007年10月3日下午.华蓥市古桥镇的几户农户养殖的蛋鸭发生了精神沉郁、厌食、行动迟缓、共济失调、眼和鼻孔有浆液性或粘液性分泌物、拉绿色或黄绿色稀粪为特征的疾病,经临床症状、病理剖检和实验室检验,确诊为鸭传染性浆膜炎。由于即时采取了综合防治措施.有效地控制了鸭群的死亡,降低了经济损失,现将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正>日光温室越冬茬黄瓜栽培结果期长、产量高,是我县果蔬区农民主要经济收入来源,因去年冬下雪量较少,阳光照射充足,生长健康,但由于不恰当的管理方式,黄瓜生产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使黄瓜产量降低。像肥水过量,留瓜过多,喷药浓度过大,病害较多,落蔓过低,摘叶过狠等现象。因此,对冯村、埝桥等我县设施蔬菜主产区,农技中心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温室黄瓜的生产情况及存在问题进行了调查与分析,根据上述问题,本篇文章提出了相  相似文献   
4.
为提高大豆的遗传转化效率,利用根癌农杆菌对大豆成熟种子的子叶节进行遗传转化,从影响农杆菌和大豆子叶节外植体双方的因素出发,重点研究共培养阶段培养基的pH值、光照条件和共培养时间三个因素对转化的影响,以寻找适宜农杆菌和外植体的平衡点。分析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的研究结果表明,在共培养阶段,培养基pH值适宜范围为6.0~6.6,pH值以6.6为佳;提供10~16h·d-1光照均提高了转化效率,与完全黑暗差异显著;延长共培养时间显著提高转化效率,以7~10d为宜。本研究范围内以冀豆12、豫豆22和秦黄小粒12三个基因型大豆获得了较高转化效率,供试的6个大豆品种均获得了转基因植株,PCR和Southern分析表明植酸酶基因phyA基因已经整合到大豆基因组中。该结果对提高大豆的遗传转化效率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人工林对黄土高原小流域上下游不同坡面土壤水分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对比不同生态治理小流域的土壤水分,以人工刺槐小流域杨家沟及其相邻自然恢复小流域董庄沟为研究对象,2016年8月每4天在两流域的对照坡面、样点同时采样、分层测定0~120 cm剖面土壤含水量(SWC),通过经典统计学方法分析各流域不同区段、坡向、坡位、土层的SWC变化,并采用土壤水分流域变差系数指标进行流域对比。结果表明:1)董庄沟SWC上游下游,东坡西坡,坡脚坡腰坡肩,沿剖面向下先短暂降低(0~20 cm)又持续增大(20~120 cm),不同区段、坡向间差异显著(P0.05);2)在林木耗水及蒸发调节影响下,杨家沟SWC下降(P0.05)、土壤水分格局发生变化,下游与东坡土壤较湿润,SWC坡脚显著高于坡腰与坡肩(P0.05)、剖面垂向分布先持续下降(0~100 cm)后转而上升(100~120 cm);3)SWC空间变异性董庄沟(29.19%)杨家沟(23.51%),时间变异性杨家沟(10.99%)董庄沟(8.76%);4)上游、东坡、坡腰与60~120 cm土层是杨家沟土壤水分亏缺的主要区域与层次。研究结果可以作为小流域生态建设植被配置与布局的依据。  相似文献   
6.
近年随着播种面积的不断扩大,向日葵病虫害也逐年加重,这是向日葵生产上面临的严重形势,病害严重的地块会造成向日葵籽粒品质下降,产量锐减甚至绝收。本文针对河套地区向日葵上常发的病虫害种类,总结适宜本地区的综合防控措施,旨在提高广大农民"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意识。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硅酸盐对黄瓜白粉病的防治效果.[方法]以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和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为对照药剂,研究硅酸钾和硅酸钠对黄瓜白粉病的病菌毒力及田间药效.[结果]硅酸钾和硅酸钠均对黄瓜白粉病菌生长有抑制作用,EC50分别为3.525、3.865 g/L;硅酸钾在稀释400、300倍,喷施1次条件下防治效果较低,分别为32.0%、53.8%,通过增加施用次数(2次)防治效果大幅上升,分别为83.2%、87.3%;硅酸钠在稀释400、300倍,喷施1次条件下的防治效果分别为52.8%、71.6%,喷施2次后分别上升到78.2%、89.3%.田间试验过程中发现,喷施硅酸钠、硅酸钾200倍稀释液后黄瓜植株开始产生药害现象,而喷施300~400倍稀释液处理10 d内分别施药2次,对黄瓜植株生长安全.[结论]试验结果为生产中硅酸盐的推广应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8.
李波  杨培忠  刘晨光 《种子科技》2003,21(4):208-209
在玉米种子生产过程中,因种子含水量超标受冻害而报废的事件年年都有发生。究其原因,主要是人们往往偏重于花期的管理,忽视了种子收获后的管理,致使种子受冻,发芽率降低。花期去雄管理是把握种子纯度的关键,而收获后的管理是把握种子发芽率的关键,这是涉及种子质量的两个最根本的指标,缺一不可。发芽率高但纯度低自然不能作种用,纯度高但发芽率低也同样不能作种用。由此可见,种子收获后的管理绝对不能放松,要与花期管理同样重视,才能生产出合格的种子。1割父本与不割父本对种子发芽率的不同影响秋天气温低是北方地区的气候特点,玉米种子虽然…  相似文献   
9.
猪肺疫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Pasteurella multocida)引起的,为猪的急性、热性病,常呈散发或地方性流行。1982年大渡河畔某库存肥猪饲养场暴发巴氏杆菌(A型)病,现将诊断情况报告于下。  相似文献   
10.
玉米丝黑穗病年年都有发生,惟有2003年确实让我们大吃一惊:田间调查发病率高的点达到52%,低的点也达到29%,平均41%,减产严重.难怪农民反应强烈,四处告状,要求种子公司赔偿.我们作为调查组的成员,面对大田玉米受危害的事实与受害农民一脸的苦涩和无奈,心里也很不是滋味.秋天本来是收获的季节,而眼前的景象与这个季节实在太不相称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