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1篇
农学   3篇
  1篇
综合类   15篇
农作物   7篇
畜牧兽医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2.
为明确内蒙古2 500℃以上有效积温区不同播期适宜种植的大豆品种及种植密度,本文以MG000、MG00、MG0、MGⅠ生育期组大豆品种为试验材料,开展不同播期、密度试验,通过产量特征分析,确定各生育期组品种的适宜播种期及种植密度。结果表明:MG000组品种适宜作救灾播种品种,适宜生育日数为85~90 d,最佳种植密度在24万~30万株·hm~(-2),叶面积指数范围为2.0~2.2;MG00和MG0组品种适宜晚播,适宜生育日数为90~100 d,最佳种植密度24万~30万株·hm~(-2),叶面积指数范围分别为2.3~2.7、2.8~3.1;MGⅠ组品种种植应适时晚播,适宜生育日数为100~110 d,最佳种植密度21万~24万株·hm~(-2),叶面积指数范围为3.0~3.3。  相似文献   
3.
【目的】内蒙古自治区是中国大豆品种生态类型最为丰富的省份之一,研究内蒙古自治区大豆品种生育期多样性及分布规律,不仅是该区品种合理布局及区内外种质交流的迫切需要,而且可为全国大豆生育期分组和基于生育期组的大豆种植区划提供参考。【方法】以分属MG000、MG00、MG0、MGⅠ、MGⅡ和MGⅢ的21个北美大豆生育期组标准品种为对照,在扎兰屯、赤峰、呼和浩特、杭锦后旗和额济纳旗等5个地点,对从内蒙古自治区各地生产上收集的120个代表性大豆品种进行田间种植,每个品种选整齐一致的15个植株定点观察,分株记载播种期、出苗期(VE)、始花期(R1)、生理成熟期(R7)和完熟期(R8),初霜时记载未成熟材料的最终发育时期。以出苗至生理成熟期(VE—R7)日数作为判定生育期的依据,应用"分年度划分法"对供试品种进行生育期组划分。同时,对代表性品种做地理分布调查,明确其在内蒙古自治区分布的最北界限。【结果】供试内蒙古大豆品种归属于MG0000—MGⅢ这7个生育期组,其中3个早于MG000划分下限1.0—7.4 d,将其归入到MG0000,6个属MG000、20个属MG00、43个属MG0、35个属MGⅠ、8个属MGⅡ、5个属MGⅢ。MG0000分布于大兴安岭东北麓及呼伦贝尔高原东北部地区;MG000分布于大兴安岭东麓近山地区、呼伦贝尔高原的西部及阴山南北高寒地区;MG00分布于呼伦贝尔市大兴安岭以东较冷凉地区、阴山前后冷凉地区局部和阴山东段大兴安岭南部冷凉地区;MG0分布于大兴安岭以东嫩江流域的呼伦贝尔、兴安盟传统农区及通辽市、赤峰市北部山区及阴山山脉前山较暖地区;MGⅠ分布于大兴安岭东南温凉区、赤峰丘陵山地温凉区及阴山南麓温凉区;MGⅡ分布于大兴安岭岭南温和区、阴山南麓土默川平原和河套梁外温和区;MGⅢ分布于西辽河平原温热区、大青山南部梁峁地、河套平原灌溉区和阿拉善高原绿洲地区。根据品种分布区域,参照当地农业区划和气象资料,形成了基于品种生育期组的内蒙古自治区大豆种植区划方案,绘制了各生育期组品种的种植区划图。在以上工作基础上,提出了内蒙古自治区大豆品种引种方案和区域试验分区调整方案。【结论】内蒙古自治区大豆分布区域广,生育期生态类型丰富。通过生育期分组,可优化品种布局,加强区内外种质交流,提高品种选育和推广的针对性,加速品种的推广利用。  相似文献   
4.
关于赤峰地区粘虫发生长期预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粘虫发生年度间差异很大,因此对它多年发展变化趋势进行研究,建立预测模型GM(1.1),经实际检验结果准确。  相似文献   
5.
大豆是赤峰市主要的粮食和经济作物之一,该地区气候和生产条件均适宜种植大豆。为更好地了解赤峰地区大豆产业的发展现状并加快产业发展过程,就赤峰地区大豆生产基本情况和存在问题进行浅析,且提出发展该地区大豆生产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大豆是我国重要的农作物,是国内外蛋白质和食用油的主要来源。文章针对赤峰市大豆生产中的主要病虫草害进行了调查和分析,并提出了防控技术措施,以期为赤峰大豆生产中的病虫草害综合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论农业科研管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十多年来农业科研管理积累的实践经验,基于地区农业科研单位的性质、任务、特点,认为一个科研单位,一个科技团队,只有科研管理上的创新,才能推动科研成果的创新.在科研队伍内部,只完善了科研管理制度远远不够,还必须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竞争机制,使人才能力、技术水平、成果和激励制度兑现,以此调动学术带头人的积极性,发挥每个科技人员的聪明才智,推动社会的科技进步.  相似文献   
8.
设施农业在赤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7年赤峰地区有设施农业种植面积1.87万hm2,农民纯收入在2000~3000元/667m2.设施农业的发展促进了地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同时也提高了农民效益.有效地节省了耕地,缓冲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压力,形成了以设施农业保护地蔬菜生产为中心的产业.  相似文献   
9.
基于SSR标记的赤峰地区甜荞种质的遗传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内蒙古赤峰地区甜荞种质的遗传多样性,为种质资源合理利用提供依据。采用SSR分子标记对大部分来自赤峰地区的73份甜荞种质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分析。15对SSR引物共扩增出77个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有50条,占总数的64.9%。根据SSR扩增结果,应用NTSYSpc2.1数据分析软件计算各品种间的遗传相似系数表明,这些材料之间的遗传相似系数在0.78~0.96之间;在相似系数为0.81时,73份材料可分成4组,赤峰地区的58份材料在每一组中均有分布。赤峰地区的甜荞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具有很大的挖掘优良等位基因、进行选择育种的潜力,并发现了3份比较特异的材料。  相似文献   
10.
内蒙古东南部地区玉米大豆轮作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决内蒙古东南部地区玉米长期连作带来的土壤生态环境问题,依据8年田间定位试验研究,分析不同轮作体系对大豆和玉米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本研究设置了3个作物种植模式,分别为玉米连作(MC)、玉米-大豆轮作(M-S)、玉米-玉米-大豆轮作(M-M-S),于秋季测定大豆和玉米的产量及产量性状,并比较分析不同模式产值效益.结果表明:与MC相比,M-M-S和M-S玉米产量平均增加了8.61%和15.08%,轮作玉米的穗长、穗粗、百粒重均高于MC.不同轮作模式间大豆产量差异不显著,与M-S相比,M-M-S有增加大豆产量、株高、单株荚数及百粒重的趋势,产量平均增加了13.06%.在旱涝年份,轮作对产量影响效果大于常年.不同模式的年均产值和成本表现为MC>M-M-S>M-S,M-M-S与MC效益持平且高于M-S,产投比为M-M-S>MC>M-S.因此,在研究区域内M-M-S模式较M-S模式具有更好的产量和经济生态效益表现,更加适于在内蒙古东南部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