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52篇 |
国内免费 | 2篇 |
完全免费 | 71篇 |
专业分类
225篇 |
出版年
2020年 | 3篇 |
2018年 | 4篇 |
2017年 | 4篇 |
2015年 | 1篇 |
2014年 | 3篇 |
2013年 | 3篇 |
2012年 | 6篇 |
2011年 | 5篇 |
2010年 | 12篇 |
2009年 | 8篇 |
2008年 | 5篇 |
2007年 | 13篇 |
2006年 | 17篇 |
2005年 | 10篇 |
2004年 | 2篇 |
2003年 | 8篇 |
2002年 | 10篇 |
2000年 | 12篇 |
1999年 | 8篇 |
1998年 | 6篇 |
1997年 | 4篇 |
1996年 | 5篇 |
1995年 | 7篇 |
1994年 | 2篇 |
1993年 | 6篇 |
1992年 | 5篇 |
1991年 | 9篇 |
1990年 | 5篇 |
1989年 | 9篇 |
1988年 | 4篇 |
1987年 | 5篇 |
1986年 | 3篇 |
1985年 | 2篇 |
1984年 | 1篇 |
1983年 | 2篇 |
1982年 | 1篇 |
1981年 | 5篇 |
1980年 | 3篇 |
1979年 | 3篇 |
1978年 | 3篇 |
1959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城市化、工业化和农业集约化的发展影响着土壤环境和健康质量。本研究以位于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江苏省太仓市为典型区,采用地统计学方法对其耕层土壤中Cd、Cr、Cu、M、Hg、Pb、Zn和As等8种重金属结构特征和空间分布格局进行了分析,并用模糊数学法综合评价了土壤重金属的污染程度,结果表明:太仓市表层土壤Zn、Cu属强变异强度,呈对数正态分布;Cd、Ni、Hg、As、Cr和Pb属中等变异强度,呈正态分布。除Cd、Cr和Pb略低于背景值外,其他重金属均高于其背景值,其中以As污染指数和超标率最高。土壤重金属复合污染严重,模糊综合评价污染结果为一级。通过半方差函数模型拟合发现Hg、Cd符合球状模型,其他重金属均符合指数模型,8种重金属元素在一定范围内均存在空间相关性。采用Kriging最优内插法得到了耕层土壤重金属含量的空间分布图,发现土壤重金属含量与母质、土壤质地、有机质含量以及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集约化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快速城市化进程与工业发展,使得土壤污染日益严重。污染物进入土壤后,经水、气、生物等介质传输,通过饮水、呼吸、饮食、皮肤吸收等途径引起人体暴露,带来健康风险。污染土壤健康风险评估是制定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的基础,是一项新的环境管理技术与手段。我国污染土壤的健康风险评估还非常欠缺,为了推动其发展,本文讨论了其研究进展、方法、存在问题与发展趋势。当前,还缺乏准确定量的风险表征方法,评估过程中还具有较大不确定性。污染土壤的健康风险评估正在向多介质、多途径以及多种污染物暴露的方向发展,模型模拟的方法将会得到更多的应用。为了建立准确定量风险评估方法,在未来研究中需要加强对风险评估相关机理研究。这包括污染物的迁移传输规律、污染物的剂量一效应关系和人群生活方式等。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香港地区46个代表性土壤表层样品的8种有机氯农药(OCPs)和6种多氯联苯(PCBs)含量及其组成的分析,初步揭示了香港土壤中有机氯化合物的分布及残留情况。研究结果表明:香港土壤中有机氯农药主要是一些相对难降解的化合物如β-HCH和P,P’-DDE,两者在土壤中的平均含量分别为6.12μg kg^-1和0.41μg kg^-1,远低于荷兰的土壤修复目标值。PCBs在土壤中的检出率很低,且含量基本均小于0.1/μg kg^-1。此外。六六六(HCH)在目前的残留状态下,可能受到土壤pH(KCl)和总有机碳(TOC)的影响,而其他有机氯农药的含量并未呈现出与土壤的理化性质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根据实地考察,提出我国南方8省当前水土流失及生态安全存在10个值得重视的问题。其中前5个是水土流失现状与问题,诸如,整体好转,局部恶化;远看青山在,近看水土流;生态安全问题凸现;治理经验不少,但效益局限;农村水保,治理应当先;后5个问题是水土治理措施与途径,诸如;国家扶持,地区自立;开发治理,经济生态优先;防治规划,战略推进;政策法制,配套实现;科技领先,体系周全。所有这些问题,对该区当前水土流失治理均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可供有关方面参考。 相似文献
6.
在宜城镇蔬菜基地内选择种植时间为1a、5a、10a、15a、20a、45a的菜地序列,并选择周围的水稻田作为对照地,研究了菜地土壤中Hg、Cu、Zn、Cr、Pb 5种元素含量随种植时间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在菜地的种植过程中,土壤中Hg、Cu、Zn、Cr和Pb 5种微量元素的含量有不断累积的趋势,应引起足够重视。以上元素含量随菜地利用时间的增加而累积的原因与菜地中大量投入的无机肥料(尤其是磷肥)、动物粪肥以及农药有关。此外,该文提出的土壤元素含量变化速率的概念,可以直观反映土壤中某一元素浓度的增加或减少的快慢,对预测土壤中元素浓度的变化趋势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珠江三角洲地区有机氯农药的残留一直以来受到关注。本研究通过对该地区30个采自典型类型土壤剖面的表层样品进行DDT的含量和组成分析,初步揭示了珠江三角洲地区的DDT残留情况及其潜在生态风险。研究结果表明:珠江三角洲地区6种典型类型土壤中,除滨海砂土外,其他5种土壤都能够检测到DDT的存在。DDT含量在0.16~32.8μg/kg之间,以o,p′-DDT的检出率最高,其次为p,p′-DDE。该地区可能存在通过使用三氯杀螨醇带入微量DDT的情况。此外,个别采样点存在低剂量DDT的潜在生态风险,需要做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8.
9.
鄱阳湖作为我国第一大淡水湖,早已引起国际上的关注。鄱阳湖自然保护区1992年被列入了《国际重要湿地名录》。本文通过对鄱阳湖区植被、生物多样性、土地利用、水情水势及泥沙等生态环境现状分析,指出了鄱阳湖区湿地植被退化较严重、水土流失不断加剧、土地沙化日趋严重、洪涝灾害日益频繁、血吸虫病猖獗、生物多样性破坏严重等存在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同时,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从战略和全局角度出发,提出了鄱阳湖生态环境统筹规划、合理布局,适度开发、注重保护的若干对策与措施,为鄱阳湖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决策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土壤中有毒有害化学物质的蓄积会影响陆地生态系统中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和生存等,甚至可能会影响到远离污染源的生态系统。生态风险评估方法因此被用来预测土壤污染物引起的生态效应,并定量评估风险产生的大小及其概率。与污染土壤的健康风险评估一样,生态风险评估在我国也处于刚刚兴起的阶段。本文介绍了欧美等发达国家当前使用的一些评估方法,评述了其研究进展,并提出了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发展趋势,旨在推动我国污染土壤的生态风险评估研究,以及基于风险评估的土壤环境质量指导值与标准的建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