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农学   5篇
基础科学   4篇
  6篇
综合类   30篇
农作物   6篇
畜牧兽医   4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为了解CO2浓度升高条件下马铃薯生长动态及其产量、品质的变化特征,在典型半干旱区(甘肃定西)利用开顶式气室(OTC)试验平台,以马铃薯‘新大坪’为供试品种,设对照(390 μmol·mol-1)和590 μmol·mol-1共2个CO2浓度梯度,开展CO2浓度增加模拟试验。结果表明:CO2浓度增加至590 μmol·mol-1时,马铃薯发育加快,生育期提前,全生育期天数缩短3 d;CO2浓度升高对马铃薯株高、叶面积指数、叶绿素含量和叶片水势有明显促进作用。随着生育进程的推移,马铃薯地上部干物质生产对CO2浓度的响应值呈现先变大再变小的趋势。CO2浓度增加促进了马铃薯块茎产量的提高,单株结薯数和单株薯块质量也有所增加。与对照相比,590 μmol·mol-1CO2处理马铃薯块茎水分、蛋白质、维生素C含量以及铁、锌、铜元素含量分别下降3.43%、11.78%、13.09%、25.58%、31.94%和9.76%,而粗淀粉、粗脂肪、粗纤维和还原糖含量分别增加10.56%、240.00%、14.28%、106.38%。  相似文献   
2.
通过分析市级农科:科研条件建设与创新能力提升面临的问题,基于当前形势下农业科研工作的特点,从明确科研定位、创新管理机制、加强平台建设、培育创新文化、深化人事管理、拓宽合作渠道等方面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以切实提升市级农科:的科研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3.
临夏高寒阴湿区杂交油菜种植密度试验结果表明,适宜的种植密度为24~33万株/hm2;最佳种植密度为28.50万株/hm2时,其产量(3 465.9kg/hm2)、产值(20 795.40元/hm2)高,综合农艺性状好.种植密度的增加或减少产量出现不同程度的减少,差异达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4.
配方施肥对毛竹笋材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对毛竹笋材两用林进行了平衡施肥技术的研究,结果表明:配方施肥能有效地促进毛竹笋、材的生长,所设7个试验处理中,以N2P1K1(1:0.30:0.22)和N1P1K2(1:0.68:0.98)表现较优。N2P1K1为增加出笋数和新竹数的最佳处理,同时也能较有效地促进竹径增粗和提早出笋;N1P1K2为增粗竹径、促进枝下高增高的最佳处理,在提高单株笋重和增加出笋数上则为其次。  相似文献   
5.
为提高山药种植效率,降低劳务成本,开展了"温山药1号"水平定向栽培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温山药1号"定向栽培不仅挖收方便,而且提高了山药的商品性,薯型较好,便于加工。  相似文献   
6.
探究移栽期对黄土高原半干旱区党参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以期为区域党参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于2020年在甘肃省定西市进行党参分期移栽试验,设置3个移栽期,以传统移栽期为对照(CK,4月1日移栽),设置较传统移栽期推迟5 d(T1,4月6日移栽)和10 d(T2,4月11日移栽)处理,并对不同移栽期党参生长发育、生物量积累特征和产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处理分枝期出现时间差异最大,T2较CK、T1分别推迟5、2 d,移栽期推迟,生长期缩短,参根进入快速生长的时间提前,起始生长势(C0)增大,T2较CK、T1分别提高24.72%和6.65%;生长渐增期持续时间随移栽期的推迟而缩短,快增期持续时间差别不大;T1处理参根平均生长速率(Va)较CK、T2分别提高3.73%、2.45%,快增期干物质积累量和生长速率均最高;地上生物量最大生长速率(MGR)表现为T2>T1>CK,T2较CK、T1分别提高17.29%、10.46%,C0Va均最大,T2处理C0较CK、T1分别提高7.74%、10.32%,Va增幅分别为19.67%、12.30%;移栽期推迟,地上部不同生长期生长持续时间缩短,干物质积累量和积累速率增大,产量增加,CK、T1、T2处理产量分别为257.67、306.68、524.90 g/m2,T2较CK、T1分别增加104%、72%。研究结果可为黄土高原半干旱区党参优质栽培,提高气候资源利用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模拟增温对半干旱雨养区春小麦物质生产与分配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明确未来气候变化对半干旱区春小麦生产的影响,了解增温条件下春小麦不同生长阶段物质生产的响应特点以及光合产物在不同器官中的分配特征,利用开放式红外增温系统设置不同的温度梯度,即不增温(对照)、增温1和2℃,模拟田间增温对春小麦物质生产与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增加,春小麦发育加快,全生育期明显缩短,增温1和2℃,比对照分别缩短7和11 d;从各器官干物质生产来看,相对于对照,在增温1、2℃处理下,叶干物质质量在三叶期分别增加了11.23%和27.49%,在拔节期及其以后分别平均降低了20.12%和30.83%。茎干物质质量在拔节期及其以前分别平均增加了17.30%和30.30%,拔节期以后分别平均降低了13.19%和22.09%。根干物质质量在孕穗期及其以前分别平均增加了10.26%和23.30%,孕穗期以后分别平均降低了15.79%和26.05%。穗干物质质量分别平均降低16.43%和29.00%;增温处理下春小麦物质生产随时间的响应规律主要是由净同化率的变化所致;从各器官干物质分配来看,与对照相比,增温1、2℃处理下,春小麦叶和穗干物质质量占全株干物质质量的比例在整个生育期分别平均下降了8.32%、12.01%和0.56%、3.40%,且增温幅度越大,下降的越多。增温1、2℃处理下,茎和根干物质质量占全株干物质质量的比例在整个生育期分别平均增加了3.92%、6.25%和3.86%、8.71%,且增温幅度越大,增加的越多。结果为中国半干旱区春小麦对全球气候变化下的敏感性及适应性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8.
以浙江省秋大豆区试品种(系)为材料,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对大豆的主要农艺性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对大豆产量影响最大的性状是生育期,其后依次为每荚粒数、百粒重、单株荚数、株高、主茎节数、分枝数.生育期、每荚粒数和百粒重为产量的主要影响因素.因此,在品种选育中,应优先考虑选择生育期较长、三四粒荚多、百粒重较重的单株.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浙西地区不同播期对鲜食春大豆产量和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以鲜食春大豆品种衢春豆1号为试验材料,设置3月16日、3月23日、3月30日、4月6日、4月13日、4月20日和4月27日共7个播期处理,比较不同播期下鲜食大豆生育期、农艺性状和产量,棉子糖、蔗糖和水苏糖等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随着播期的延迟,营养生长时间缩短,生殖生长时期逐渐变长,且各处理差异显著;大豆农艺性状中单株荚重、单粒荚数、主茎节数和单株有效荚数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百粒鲜重、每荚粒数和百荚鲜重呈现逐步减少的趋势,而底荚高度逐渐增高,秕荚数逐渐增多;大豆可溶性糖除棉子糖含量随着播期的推迟而下降,可溶性总糖、蔗糖、水苏糖、果糖和葡萄糖含量均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总体变化趋势,4月6日播期下的大豆籽粒可溶性总糖、蔗糖、水苏糖含量达到最高峰,分别为107.60,42.20和34.67 mg·g-1,且这3种可溶性糖含量和百荚鲜重、单株荚数、百粒鲜重和每荚粒数4个荚相关性状极显著正相关,结合产量综合分析表明3月下旬至4月上旬为浙西地区春季大豆种植的适宜时期.  相似文献   
10.
2020年4月~2021年4月期间本地某养殖场有15头牛出现反复腹泻、便秘症状,部分病牛经青霉素、链霉素等抗生素治疗无效,新鲜粪便采样后实验室检查诊断为牛肝片吸虫病,立即为病牛实施了驱虫治疗,灌喂氯氰碘柳胺钠或阿苯达唑等驱虫药,并肌注黄连素,必要时静脉输注25%葡萄糖溶液,维护肝脏功能,观察病牛预后情况。病牛经过5d治疗后腹泻、便秘好转,观察2周后,粪便性状恢复正常,肝区疼痛消退,发热症状消退,眼睑、下颌等肿胀消退;食欲、精神状态复常,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