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2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1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探究有机农业生物多样性这一领域的研究现状、热点与态势,基于Web of Science数据库,利用文献计量分析方法,对1986—2019年有机农业生物多样性领域研究文献的发文量、研究力量的分布及合作、期刊分布、研究热点和主题等方面进行数据挖掘和可视化分析。研究表明:检索到的文献最早发表于1996年,2005年之前此领域处于初步发展期,2005年进入稳步增长期,文献数量总体呈逐年增多的趋势。研究主要集中在欧洲和北美发达国家,如德国、美国、英国和瑞典等;发文量最多的机构是法国国家农业研究所和瑞典农业科学大学;学者Tscharntke T发文量最多,近5年Batáry P发文量较多;刊文量最多的期刊是《Agriculture EcosystemsEnvironment》《Journal of Applied Ecology》和《Sustainability》,刊文量前16的期刊中《Journal of Applied Ecology》影响因子最高(6.533)。德国和英国与其他国家合作交流频繁,瑞典农业科学大学和慕尼黑工业大学是机构合作网络的两个中心,Tscharntke T和Bommarco R等较多学者表现出紧密合作的学术形式。通过关键词共现分析发现,国际研究热点从仅关注种植模式对生物多样性影响的基础性研究,逐步拓展到不同尺度或景观复杂性对有机农业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影响的应用型研究。我国研究起步较晚,发文量和篇均被引频次等与欧美国家还存在差距,但近5年发文量增长较快,具有良好的发展趋势。今后此领域仍将是全球有机农业研究和实践的热点方向,涉及多尺度、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基础性研究和地域性应用研究仍是未来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2.
为探明有机种植模式对农田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以太湖地区有机与常规种植模式下稻麦轮作农田为研究对象,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监测农田温室气体(CO_2、CH_4和N_2O)排放的动态变化特征,并运用温室气体增温潜势(GWP)和排放强度(GHGI)进行温室效应估算。结果表明:在稻麦轮作季,有机与常规种植模式下温室气体排放通量整体动态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在稻季,有机种植土壤CH_4排放总量为195.56 kg·hm~(-2),显著高于常规种植(119.77 kg·hm~(-2)),而CO_2和N_2O排放总量与常规种植无显著差异;在麦季,有机种植土壤CO_2、N_2O和CH_4排放总量分别为12 554.92、1.44 kg·hm~(-2)和7.02 kg·hm~(-2),常规种植土壤分别为8 096.61、2.67 kg·hm~(-2)和6.74 kg·hm~(-2)。稻季有机种植土壤温室气体GWP和GHGI显著高于常规种植,而在麦季常规种植较高。在整个稻麦轮作季,有机种植模式下温室气体GWP和GHGI分别为6 501.69 kg CO_2-eq·hm~(-2)和0.44 kg·kg~(-1),显著高于常规种植模式(4 745.38 kg CO_2-eq·hm~(-2)和0.37 kg·kg~(-1))。有机种植模式在稻季温室气体减排方面无明显优势,但是有利于麦季农田土壤温室气体的减排。  相似文献   
3.
不同菠菜基因型氮素吸收与利用效率的差异及其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30个菠菜基因型为材料,采用水培方法评价其在低氮(2mmol/L)和高氮(10mmol/L)水平下对氮素吸收与利用效率的差异。结果表明,供试菠菜基因型在2个氮水平下氮素吸收和利用效率的相关指标均存在显著差异。在高氮水平下,菠菜地上部干质量、含氮量、氮累积量和氮素吸收效率显著高于低氮水平;而氮素利用效率和氮素利用效率指数明显低于低氮水平。其中地上部干质量在低氮和高氮条件下均具有较大的变异系数,可以作为同一供氮水平下氮效率(NUE)的重要评价指标,而地上部氮累积量、氮素吸收效率和氮素利用效率指数的变异系数也较高,且与地上部干质量具有极显著的正相关,故可作为菠菜氮效率的辅助评价指标。根据不同菠菜基因型在低氮和高氮条件下低于或高于供试基因型地上部干质量的平均值作为氮低效基因型和氮高效基因型,所筛选出的氮高效基因型在低氮和高氮水平下均具有较高的地上部干质量、地上部氮累积量、氮素吸收效率、氮素利用效率和氮素利用效率指数。通径分析表明,氮素吸收效率在2个氮水平下对菠菜氮效率的贡献明显高于氮素利用效率,但氮素利用效率对氮效率也有一定的贡献。由此可见,在菠菜氮高效品种的选育工作中应协同提高低氮和高氮条件下氮素的吸收和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不同产区陈化香料烟中、上部烟叶感官质量的变化规律。【方法】选取云南保山、湖北十堰、新疆石河子3个地区分别作为香料烟陈化的南部、中部、北部试点,对这3个产区的香料烟中、上部烟叶进行陈化,研究其感官质量的变化规律。【结果】不同试点陈化的各地区香料烟烟叶感官质量有所不同。香料烟烟叶在感官质量达到最佳状态时的平均评吸总分,以湖北十堰试点陈化的香料烟烟叶最高(85.13分),其次是云南保山试点(82.22分),新疆石河子试点的感官评吸总分最低(81分)。北部试点陈化的各地区香料烟烟叶均在27个月时感官质量达到最佳;除南部试点陈化的新疆石河子香料烟上部烟叶感官质量在18个月时达到峰值外,其余南部和中部试点陈化的各地区香料烟上、中部烟叶均在21个月或者24个月时评吸分值最高。【结论】随着陈化时间的延长,3个试点陈化的香料烟在陈化进程中的感官质量变化规律基本相同,呈现出感官质量持续快速上升期、最佳质量稳定期和感官质量回落期3个阶段,但不同试点、不同等级烟叶的变化幅度及达到最佳陈化质量的时间不同。  相似文献   
5.
中外烤烟烟叶中挥发性香气物质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以河南、湖南、云南、贵州、吉林与津巴布韦烤烟烟叶为材料,采用美国HP5890Ⅱ-5972气质联用仪定性、内标定量法对国内不同香气风格烤烟与津巴布韦烤烟烟叶中中性挥发性香气物质组成和含量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所检测出的29种中性挥发性致香物质中,津巴布韦烤烟烟叶中12种香气物质含量最高,其中11种明显高于国内烟叶,如3,4-二甲基-2,5-呋喃二酮、2-乙酰基吡咯、巨豆三烯酮(A、B、C、D)、2-壬烯醛、螺岩兰草酮等,其烤烟烟叶质量和风格表现出显著的焦甜香气息,香气浓郁。国内河南、湖南等浓香风格烤烟内茄酮、糠醛、糠醇、乙酰基呋喃、2-乙酰基吡咯等西柏烷类降解产物和棕色化反应产物含量较高;云南等清香型烤烟中β-大马酮、二氢猕猴桃内酯和3-羟基-β-二氢大马酮等类胡萝卜素类降解产物含量较高。  相似文献   
6.
为探究不同种植模式对氮磷流失的影响,采用田间径流池法,在太湖地区稻麦轮作系统中,通过连续两年田间试验,研究比较了等氮投入条件下常规种植和有机种植模式农田径流水中氮、磷浓度特征,以及径流氮、磷流失量、流失系数。结果表明,稻季和麦季农田径流中总氮、可溶性氮、铵态氮和硝态氮平均浓度和总氮流失量均表现为:常规种植有机种植对照。与常规种植相比,有机种植模式能够有效减少稻麦轮作农田中氮的径流流失,且对麦季氮素径流流失的减少效果优于稻季;尽管有机种植模式下磷流失系数低于常规种植,但有机肥投入携带的高磷量会增加农田磷素径流流失量。  相似文献   
7.
降低烟叶中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含量的途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硝酸盐和亚硝酸盐是强致癌物质,烟草特有亚硝胺的前体物,本文从栽培措施、施肥管理、遗传育种、调制方法、化学处理和卷烟加工等方面全方位综述了降低烟叶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含量的途径和方法,这对阻断烟草特有亚硝胺形成具有重大作用。从而提高卷烟吸食安全性,减少其对人体的危害。  相似文献   
8.
在有机种植条件下,基于高通量测序分析复合微生物肥及有机肥的施用对有机冬瓜根区土壤微生物区系的影响,结合土壤化学性质及酶活性、有机冬瓜果实品质作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复合微生物肥的施用显著降低土壤真菌群落丰富度,施用有机肥提高真菌群落丰富度,二者均提高土壤真菌、细菌种群多样性;根区土壤中变形菌门、厚壁菌门和放线菌门是优势细菌,子囊菌门是优势真菌;复合微生物肥和有机肥的施用均降低厚壁菌门和芽孢杆菌科的相对丰度,施用复合微生物肥提高结合菌门的相对丰度,降低毛壳菌科和肉座菌科的相对丰度,施用有机肥则相反。施肥显著提高土壤过氧化氢酶、蔗糖酶活性;显著提高冬瓜总氨基酸含量,显著降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因此,施用复合微生物肥及有机肥可改变有机冬瓜根区土壤微生物的丰富度、多样性及群落结构,提高土壤酶活性,改善有机冬瓜品质。  相似文献   
9.
探索在河南气候条件下陈化的不同地区烤烟中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物酶(POD)、脂氧合酶(LOX)、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在不同陈化阶段,国内4个烟区烟叶中各酶活性表现为在烟叶陈化初期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到陈化6个月或者9个月时酶活性达到最大值,之后酶活性逐渐降低。(2)在24个月的陈化进程中,各地区的烟叶中4种酶的酶活均较其陈化初始降幅有所不同,其中湖南烟区烤烟过氧化物酶和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降低幅度最大,分别约为77.01%和14.15%;多酚氧化酶则以云南烟叶降幅最大,为66.67%;贵州烟叶的脂氧合酶活性降低最多,为68.93%。(3)津巴布韦烟区烤烟各酶活在15~39个月时逐渐降低,且活性相对较低,以脂氧合酶活性降幅最大。  相似文献   
10.
不同温湿度处理对烤烟陈化过程中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智能恒温恒湿培养箱通过控制温湿度条件,研究不同温湿度处理对烟叶陈化过程中多酚氧化酶、过氧化物酶、脂氧合酶和苯丙氨酸裂解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随着陈化时间的延长,烟叶中各酶活性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2)在不同温湿度条件下,陈化21个月时各酶活较陈化初始酶活降低幅度有所不同,其中多酚氧化酶活降幅最大,在中温高湿处理酶活下降82.93%.(3)在高温中湿、中温高湿和中温中湿条件下各酶活性在陈化前期上升幅度较大,在中后期下降幅度较大.(4)在整个陈化进程中,不同温湿度处理相比较,多酚氧化酶活降低幅度表现为中温高湿>中温中湿>高温中湿>低温中湿>中温低湿>对照;过氧化物酶活降幅为中温高湿>高温中湿>中温中湿>中温低湿>对照>低温中湿;脂氧合酶活降幅表现为中温中湿>高温中湿>中温高湿>中温低湿>对照>低温中湿;苯丙氨酸裂解酶降低幅度为高温中湿>中温高湿>中温中湿>中温低湿>低温中湿>对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