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篇
农学   9篇
  24篇
综合类   28篇
农作物   4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正近年来,南瓜套种玉米高产栽培技术获得了发展,很多地区都在尝试,并且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南瓜套种玉米这一种植模式,其本质就是在空间、时间上对热、光、水以及土地资源进行充分的利用,是一种高产出、高投入、高效益的复合种植模式,与传统种植方式相比,不仅节约土地资源,而且可以提高粮食产量。这一种植模式可以在很大程度的上高农作物的抗逆能力,并且使田间生态系统的复杂性增加,促使作物群体的抗逆性增加,降低发生病虫害的几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福建省66个站近44年的历年降水资料分析,阐述暴雨、大暴雨、特大暴雨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福建各类型暴雨主要发生在雨季和夏季,雨季为暴雨的第一高峰期;夏季为大暴雨和特大暴雨第一高峰期;秋冬季和春雨季的各类暴雨出现频率较小;暴雨的地理分布相对均衡,而大、特大暴雨的高发区在沿海地区。各类型暴雨以暴雨为主,但给农业生产造成严重损失的通常是大、特大暴雨。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福建早稻多年田间观测数据与气象资料的相关和回归分析,研究气象条件对早稻产量结构要素的影响,结果表明穗结实粒数是造成早稻产量年际变化的主要因素,幼穗分化到乳熟期的光温水条件对早稻产量起着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闽江口湿地的气候变化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闽江口湿地分布区4个常规气象观测站1971-2004年的气象资料,分析了闽江口湿地日照、气温、极端最低气温、降水量的年际变化特征及其对闽江口湿地生态环境的影响情况。结果表明:年平均气温和季平均气温显著上升,冬季增温幅度最大,夏季最小;日照时数总体下降,极端最低气温、年降水量和季降水量(春季除外)呈上升趋势,但趋势都不显著;日照时数和降水量年际波动大。气象因子的年际变化给区域生态环境带来不同程度的利弊影响。研究结果对于闽江口湿地的保护、合理开发和利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气候变化对福州植物气候生产力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利用Thornthwaite Memoriae模型估算了福州市近30多年来的植物气候生产力的状况,在分析了年均气温、降水量、风速和相对湿度年际变化的基础上,探讨了植物气候生产力的变化原因。植物气候生产力与年均气温、风速成正比,故20世纪70年代后期和90年代后,受其影响,植物气候生产力在增大;植物气候生产力与年降水量和相对湿度成反比,所以20世纪70年代前期以及80年代,植物气候生产力在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6.
福建罗源湾互花米草的遥感动态监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对福建罗源湾互花米草进行监测研究,以2000年和2006年的Landsat TM/ETM+影像为数据源,在对不同地物进行光谱分析的基础上,结合进行了影像归一化植被指数和缨帽变换处理,建立了利用决策树分类法提取罗源湾互花米草的遥感解译技术。结果表明基于决策树分类法能准确快速地对研究区互花米草的生长和分布状况进行动态监测。互花米草主要分布在环绕罗源湾的滩涂上,在2000年~2006年的6年中互花米草的面积增加了17.657 km2,年增长率为10.74%。特别值得关注的是,罗源湾的米草正处于迅速扩张的阶段,严重影响了当地的渔业和生态资源,有关部门需要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7.
福建省2008-2009年度冬季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福建省2008-2009年度冬季总体农业气候特征表现为大部分地区气温偏高,降水量偏少,日照时数正常到一般偏多;发生了3次对农业有影响的寒潮降温过程;出现了时间长、范围广的秋冬气象干旱,尤其是南部地区。对农业生产而言,大部分时段光温条件良好,有利于作物和果树的光合生长,作物长势基本正常;3次主要的寒潮降温过程造成的寒冻害对农牧业造成了较重的经济损失;秋冬气象干旱对缺乏灌溉条件的农作物生长极其不利。  相似文献   
8.
VI-LST遥感模型在福建省干旱灾害监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植被指数(VI)和地表温度(LST)是描述地表特征信息的2个重要参数.本研究采用基于VI和LST特征空间的遥感模型对2000年以来福建省三起比较严重的干旱灾害进行监测分析,结果表明:采用增强型植被指数(EVI)拟合特征空间干边方程的相关系数高于采用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拟合干边方程的相关系数.VI-LST遥感模型能客观地反映地表水分供应状况,较好地反映区域旱情的空间分布和旱情动态发展过程,干旱灾害的卫星遥感监测结果与地面气象监测结果基本一致,在福建省抗旱减灾工作中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在遮阳网覆盖与露地条件下 ,进行不同蔬菜种类的分期播种对比试验 .采用平行观测法 ,较系统地进行小气候和蔬菜生长状况观测 .结合统计分析 ,得到以下主要结论 :( 1)在晴至少云与多云天气条件下 ,遮阳网覆盖能显著降低气温及地温 ,且 0 cm及 10 cm地温降幅大于气温 ;( 2 )在阴雨天气条件下 ,遮阳网覆盖无降温效果 ;( 3)因水气难以散失 ,雨后覆盖遮阳网 ,会造成高温、高湿的小气候条件 ,并会助长病害的蔓延 ;( 4 )无论何种天气条件 ,遮阳网覆盖均会显著削弱太阳辐射 ;( 5)在蔬菜栽培上 ,苗期覆盖遮阳网 ,有减轻病害、保全苗的效果 ;( 6)全生育期覆盖 ,应视品种的耐阴性选用遮光率合适的遮阳网 ,并注意适时揭、盖 ,否则会因光照不足而造成严重减产  相似文献   
10.
福建省农业气象灾害对粮食生产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福建省主要农业气象灾害的特点,对不同粮食作物不同阶段生长发育的影响进行分析,结合近十年灾害个例说明,阐述农业气象灾害对粮食生产的影响,提出防灾减灾措施,以减少粮食灾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