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1篇
畜牧兽医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正>近年来在蛋鸡中出现了一种新病—新母鸡病。本病大多发生于夏秋季节,褐羽、灰羽鸡多发,白羽鸡少发。本病的临床表现是白天鸡群基本正常,夜间可见病鸡瘫痪,突然死亡。若是及早发现,挑出瘫痪鸡,单独饲养,经过1~3天可康复。剖检死鸡,输卵管内大多有成形蛋,个别死鸡有肠炎变化。此病病程约7~10天,发病率可达3%~5%,病期死淘率占2%~3%,造成较大经济损失。初期治疗效果不显著,半个月后逐渐康复。对此种病现暂定为新母鸡病,或叫产蛋鸡猝死症、开产死亡综合症。  相似文献   
2.
奶牛乳房炎又称奶牛乳腺炎(bovine mastiffs),是奶牛乳腺受物理、化学、微生物刺激所发生的一种炎症变化,是一种复杂的乳腺综合症,包括乳腺感染,乳腺炎症,乳房微循环和免疫障碍等,为奶牛常见病之一,对奶牛养殖业的危害相当严重,据世界奶牛协会统计,全世界约有2.2亿头奶牛,乳房炎的发生率在50%左右。我国乳房炎的发病率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包括隐性乳房炎在内的发病率平均为70%。  相似文献   
3.
复方黄连乳腺炎注射液及小檗碱抑菌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测试复方黄连乳腺炎注射液以其主要有效成分小檗碱体内和体外抑菌效果。采用琼脂平板扩散法(打孔法)和试管二倍稀释法,用复方黄连乳腺炎注射液对引起奶牛乳房炎的3种主要致病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无乳链球菌)进行体外抑菌试验,结果显示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抑菌圈直径为42.3 mm,对大肠杆菌抑菌圈直径为35.2 mm,对无乳链球菌抑菌圈直径为41.5 mm。采用小鼠乳腺炎模型对小檗碱体内抑菌效果和对小鼠乳腺组织中细胞因子的影响进行试验,结果显示:与模型组相比,低剂量组、高剂量组在接菌12~48 h后小鼠乳腺组织中的细菌数均极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低剂量组、高剂量组小鼠乳腺组织TNF-α在接菌24 h后极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接菌24~36 h后,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乳腺组织IFN-γ含量极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结果表明:复方黄连乳腺炎注射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无乳链球菌均有较好抑菌效果,其主要有效成分小檗碱能明显抑制小鼠乳腺内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增殖,降低乳腺组织TNF-α、IFN-γ水平,从而减轻炎症介质对乳腺的病理损伤。  相似文献   
4.
复方黄连乳腺炎注射液的药理作用与安全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讨复方黄连乳腺炎注射液的药理作用及安全性,为兽医临床用药提供理论依据。采用小鼠耳廓肿胀、毛细血管通透性、和棉球诱发小鼠肉芽组织增生方法研究了复方黄连乳腺炎注射液的抗炎作用;采用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小鼠吞噬细胞碳粒廓清能力、以及胸腺指数、脾脏指数研究了该注射液的免疫作用;采用改进Karber法,以半数致死量(LD50)作为评价急性毒性强度的指标,研究了该注射液的急性毒性,并对该注射液的热源性、刺激性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复方黄连乳腺炎注射液高、中剂量组对小鼠耳廓的肿胀度分别为1.24、1.78mg,与对照组(生理盐水)的肿胀度(2.94mg)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对毛细血管通透性的OD值,高、中、低剂量组分别为0.05、0.14、0.14,与对照组(生理盐水)的OD值(0.21)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对小鼠肉芽组织增重,高、中、低剂量组分别为10.18、8.10、10.16mg,与对照组肉芽组织增重(11.90mg)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高、中、低剂量组对小鼠胸腺指数、脾指数的增加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高、中剂量组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红细胞能力与对照组比较具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高剂量组对小鼠吞噬细胞碳粒廓清能力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中剂量、低剂量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急性毒性试验LD50为11222.77mg/kg。数据表明复方黄连乳腺炎注射液对急性和慢性炎症有显著的抗炎作用,能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