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38篇
农学   1篇
  22篇
综合类   39篇
农作物   2篇
园艺   2篇
  2023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2.
在广西忻城县喀斯特石山区对三种不同植被恢复模式 (任豆间种竹子模式、金银花模式、竹子模式 )地上部分生物量进行测定 .结果表明 :① 3种不同植被恢复模式的净生物量 ,显示出金银花(1 19t·hm-2 ·a-1) >竹子 (1 0 4t·hm-2 ·a-1) >任豆间种竹子 (1 0 1t·hm-2 ·a-1) ;②各种模式地上部分生物量的主要营养 (N ,P ,K)含量 ,显示出任豆间种竹子 (75 0 9kg·hm-2 ) >竹子 (33 4 0kg·hm-2 ) >金银花(2 2 95kg·hm-2 ) ;③各种模式地上部分生物量的主要营养含量的分配 ,均显示出N >K >P的规律。  相似文献   
3.
广西不同植被类型地表径流的研究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黄承标  韦炳二 《林业科学》1991,27(5):490-497
1982—1989年,采用定位对比对不同植被类型的地表径流量及动态进行了观测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植被类型的地表径流差异很大,草坡>针叶林>阔叶林或针阔混交林;区内各植被类型的径流系数较小,平均为0.78%,但各类型间差异很大,可达57倍强。2.地表径流的季节动态,主要受降水的季节分配规律制约;而不同植被类型的地表径流量主要受植被的树冠群体或植物群体、枯枝落叶层和土壤层的综合效能所决定。这种综合效能呈现阔叶混交林或针阔混交林大于针叶林、针叶林大于草坡地的规律。文中还建立了不同植被类型地表径流深与林外降雨量的回归模型。  相似文献   
4.
在广西田林老山林区同一杉木成熟林样地(800m~2)内,选用1株平均木和14株加权平均木的方法,分别对树干茎流进行了比较测定研究。结果表明:(1)用1株平均木测定法,具有简便易行、节省人力、财力的特点;与14株加权平均木测定法相比较,平均测定精度达到98.2%。(2)杉木成熟林开始产生树干茎流的时间比降雨开始的时间推迟8~50min,树干茎流终止的时间比降雨终止的时间延续47~140mim;一次树干茎流过程的总持续时间比降雨过程的总持续时间延续24~65min。(3)树干茎流位与降雨量呈直线相关;树干茎流开始产生的时间与茎流产生前时段的降雨强度呈对数函数相关;树干茎流的终止时间与降雨终止前20min时段的降雨强度呈幂函数相关。一次树干茎流过程的总持续时间与降雨过程的总持续时间呈直线相关。  相似文献   
5.
6.
通过对《中国林业文摘》及其前身《中文科技资料目录(林业)》1983~1993年文献量的统计分析,较系统地揭示了我国林业科学各学科及分支学科研究的动态规律,为合理调整与平衡我国林业科学研究的全面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施肥对马尾松人工幼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明施肥对马尾松人工林生长的影响,在桂西北干热河谷地区选择马尾松人工幼林建立固定样地,采用生物有机无机复混肥不同肥施量进行连续5年4个处理(即A 1.0 kg/株、B1.5 kg/株、C2.0 kg/株,以及CK不施肥)的肥效试验。当林分生长至9年生时,其生长量显示如下规律:(1)胸径生长量为C(11.40 cm)>B(11.10 cm)>A(10.87 cm)>CK(10.80 cm);(2)树高生长量为C(9.87 m)>B(9.43 m)>A(9.23 m)>CK(9.20 m);(3)林分蓄积量为C(79.35 m3/hm2)>B(72.45 m3/hm2)>A(68.34 m3/hm2)>CK(67.33 m3/hm2)。从总体上看,马尾松人工幼林生长量显示出施肥比不施肥提高1.5%~17.9%,其中,施肥量2.0 kg/株处理对林木生长的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明高速公路边坡不同防护模式的小气候特征,于2009~2010年,在南宁至友谊关高速公路边坡上选择代表性的护坡模式设置固定样地,开展主要气象要素的同步对比观测。结果表明:日平均太阳辐照度显示出水泥岩石模式(396.5W/m2)糖蜜草模式(323.1W/m2)三豆混交模式(163.9W/m2)山毛豆模式(144.1W/m2)台湾相思模式(134.2W/m2)。日平均气温显示出水泥岩石模式(25.5℃)三豆混交模式(25.4℃)糖蜜草模式(25.2℃)山毛豆模式及台湾相思模式(25.0℃)。地表温度显示出水泥岩石模式(33.6℃)糖蜜草模式(28.4℃)三豆混交模式(26.3℃)山毛豆模式(25.7℃)台湾相思模式(20.3℃)。日平均空气相对湿度显示出三豆混交模式(91%)糖蜜草模式(90%)台湾相思模式(89%)山毛豆模式(81%)水泥岩石模式(77%)。矩阵分析得出,5种防护模式对小气候调节作用的总排序为台湾相思模式山毛豆模式三豆混交模式糖蜜草模式水泥岩石模式。  相似文献   
9.
对地处南亚热带的广西高峰林场林业示范基地不同林龄的尾巨桉林、灰木莲林和厚荚相思林3种人工林林地0~40 cm土层土壤的理化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3种人工林林地的土壤较为疏松,持水性能较强;土壤养分含量除磷元素相对偏低外,其他元素的含量较为丰富。其林地土壤的养分含量及物理性状优良度的排序为:灰木莲林〉厚荚相思林〉尾巨桉林。方差分析结果表明,3种林分林地土壤除pH值差异显著外,其他指标的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0.
尾巨桉引种新区连续年龄序列生长量及土壤理化特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探明尾巨桉引种新区林木生长量及土壤理化特性,在桂西北乐里林区设置尾巨桉连续年龄序列观测样地,对林分胸径、树高、蓄积量及其土壤理化性质进行测定。结果如下:1)1~4a生尾巨桉胸径平均总生长依次为5.0,8.0,9.7和10.7cm;树高平均总生长依次5.1,8.8,11.2和12.1m;林分平均总蓄积依次为8.29,31.76,51.45和71.89m3/hm2。2)林地(0~100cm)土壤容重为1.188~1.498g/cm3,总孔隙度为46.79%~59.90%,其中非毛管孔隙度为10.34%~28.50%。3)土壤pH值为5.44~5.60;有机质含量为0.78%~2.51%;全N和全P含量分别为0.04%~0.11%;全K含量为0.40%~0.50%;速效K(42.7~63.5mg/kg)>有效Mn(5.91~22.59mg/kg)>速效P(1.4~6.8mg/kg)>有效Zn(0.61~1.72mg/kg)>有效B(0.07~0.35mg/kg)。研究结果表明,桂西北乐里林区尾巨桉引种新区林地土壤容重较大,土壤主要养分含量普遍缺乏,林木生长量较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